首页
>
安徽省
>
合肥市旅游
合肥市文物古迹介绍
21、
相隐寺
相隐寺位于安徽省巢湖之滨的西黄山腹地,曾经是一座高僧辈出的古刹,原名“白衣庵”,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朝末年,遣臣吴相(祖籍合肥人)目睹世事沧桑,以及明朝没落衰亡景象,回到故乡愤世出家,隐居于白衣庵。后清延请其出山,帮助治理朝政,未得应允,并说:“吾出家之志坚,指南即不向北矣!”由此则将白衣庵更名为……
22、
大孔祠堂
大孔祠堂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也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祠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所用木材粗大厚重,显得古朴大方。祠内原有建房60多间,结构为……
23、
蜀山烈士陵园
蜀山烈士陵园位于合肥西郊风景区大蜀山东麓,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1990年5月,蜀山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蜀山烈士陵园也是合肥市旅游景点之一。蜀山烈士陵园的前身为安徽省烈士公园,始……
24、
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由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
25、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
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位于合肥市安庆路北的安徽省博物馆内,建成于1956年2月,是安徽省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展览面积7826平方米。陈列展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砖混结构,面南背北,造型呈U形。正中主楼五层(第五层为塔楼),两侧副楼两层为展厅。建筑简洁壮观,平面规矩,中轴对称,……
26、
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
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位于肥西县三河镇。1858年11月(清咸丰八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和捻军将领张洛行联合对清作战,在三河镇全歼湘军6000余人,湘军头目李续宾、曾国华葬身于此。史称三河大捷。现存三河大捷遗迹有太平军城垒、太平军驻三河大本营等,有太平军火炮、太平军石雕、石刻等……
27、
尹祠
尹祠位于史院集南3公里,由尹氏宗家集资兴建。经江西工匠营造三年零八个月,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告竣。为砖木结构。该祠占地756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中为阁楼,高8米,长6米,宽7米。上下两层,层高4米。上层朝北为戏台,飞檐挑角。底层面南设三道门:外为月亮门;中为黑漆大……
28、
西庐寺
西庐寺位于有“九朵莲花开佛国、五龙簇珠紫蓬山”美誉的国家4A级风景区——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风景区内,相传地藏菩萨前往九华山前曾在此行脚,因而又被称为北九华。三国时期,李典于山顶建庙祭祀其七世祖汉代名将李陵,故西庐寺又称“李陵庙”;因寺地处古庐州府(今合肥市)西南,所以至李唐年间皇家钦赐名“西庐寺”。……
29、
银山智人遗址
银山智人遗址位于巢湖市银屏镇岱山乡银山村的银山山坡上,北距巢湖市约6千米,东北距和县猿人遗址约50千米。1981年首次在银山发现动物化石,1982年、1983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一块人类枕骨化石和一颗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23种哺乳动物化石。银山是一处孤山丘,由砂……
30、
父子进士祠堂(昂氏宗祠)
父子进士祠堂肥东县西山驿镇东昂集行政村祠堂于清代乾隆辛丑四十六年(1781年)落成。共三进五开间,原有屏门隔扇108扇。前院两棵天竹分为两边,至今完好无损。祠堂大门有1对石狮看守,门外两边是八字门。据史书记载:解放前从桥头集到柘皋,昂集是必经之道,南来北往的官人经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尊敬……
31、
卫立煌故居
卫立煌故居在淝河镇卫乡村河口村民组,只剩下三间门楼的卫立煌旧宅孤独地矗立着,宅子的造型、风格和久远的沧桑在周围房屋的掩映下,显得格格不入。这座老宅的主人是卫立煌的侄子,66岁的卫道询老人。据卫道询介绍,他已在这里守护了几十年,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家族的皈依感和精神上的依附。每当有陌生人过来,卫道询……
32、
合肥明教寺
明教寺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风铃叮铛,殿脊高耸像一巨大锡葫芦,银光闪耀,直刺云天,显示了我国佛教寺宇威严庄重的建筑特色。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充满了神奇的宗教色彩。明教寺位于合肥寺消遥津公园边上的明教台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
33、
张治中故居
张治中故居建于1927年,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距巢湖市城区35公里,为巢湖地区典型的农村居民房舍。原有5间4进6厢共26间房屋,第4迸和后两厢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现存的有两进两厢、一侧室,19间房屋,由卧室、客厅、侍卫室、库房、厨房等组成,占地222平方米。故居为砖木结构,……
34、
冯玉祥故居
冯玉祥旧居位于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为1936年—1937年冯玉祥两次回乡时的住所。主体建筑共有5幢22间房屋,有1936年冯玉祥回乡时的起居室(出资翻修的祖先老房)和添建的议事厅及侍卫室等。青砖小瓦木梁结构,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江淮之间典型的民居建筑。室内陈列有毛泽东、朱德题赠的挽帐,……
35、
严氏孤堆
严氏孤堆是一处战国时代的古墓葬。严氏孤堆,又名“颜氏孤堆”、“袁术孤堆”。当地人习惯将“严氏孤堆”称为“大孤堆”,而将“孤堆乡”称为“小孤堆”。说是严氏,可当地地名又不是这个“严”,而是“阎”,匪夷所思。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袁术孤堆”这一名称,不知从何时开始传为袁术墓,或是本来就是袁术墓,后将“袁术……
36、
振湖塔
振湖塔位于巢湖岸边,系清朝光绪年间,由吴姓人集资兴建。塔七层,高十二丈,在水边平野上高高矗立,撑天柱似的显得雄浑壮丽。塔身为六面形密檐式砖石结构,门楣与塔内均嵌有铁浮雕佛像。塔内有螺旋式阶梯,缘梯而上可登塔顶,俯看四周,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塔的大门两侧镌长联一副,乃吴伯华长子吴兆楣所题,联曰:一柱挺峥……
37、
古埂遗址
古埂遗址,在肥西县上派镇东1.5公里处,遗址呈台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5O平方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少量的红陶器表涂有红衣。-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红陶为主,……
38、
吴复墓
吴复墓位于肥东县陈集乡秦家湖村。吴复字伯启(1327—1383),八斗镇大吴村人。元末率群雄揭竿而起,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封安陆侯。死于普安(今贵州安顺市),死后封为黔国公,谥威毅。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享堂、神墙不复存在。现存神道上有一组石灰岩立体雕……
39、
汤池果树窑址
汤池果树窑址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河西村民组。窑址座落在虎尾山,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该窑烧制的器物,以黑釉为主,釉色明亮细腻,器物在庐江、舒城、枞阳、巢湖等地唐宋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窑址座落在虎尾山,分南、北两座,两山之间有一条大道,两山麓有窑门、窑砖、窑灶、窑具,堆积大量器物残片,堆积……
40、
吴王庙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王杨行密在故乡合肥留下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历史遗迹。原名大圣庵。相传百花公主至爱至孝,此庙便是她为吴王守孝所建,她死后也葬于吴王墓不远处,就是今天的公主坟。原存的大圣庵是一座清代建筑,破旧不堪,残缺不全。近年加以改建,由山门、东西厢房及大殿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修复后的吴王塑像庄严,碑刻隽……
走遍合肥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肥东县旅游景点
肥西县旅游景点
巢湖市旅游景点
包河区旅游景点
庐阳区旅游景点
蜀山区旅游景点
长丰县旅游景点
庐江县旅游景点
瑶海区旅游景点
合肥市文物古迹
合肥市红色旅游
合肥市名人故居
合肥市博物馆
合肥市4A级景区
合肥市十大景点
全部合肥市旅游景点
合肥市特产
合肥市美食
合肥市地名网
合肥市名人
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合肥市A级景区名录
合肥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合肥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