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81、
翠微山日军军用山洞遗址
温州第三次沦陷期间,日军强抓民工挖成一个南北走向的军用山洞,洞口宽1.5米,高2米,长约80米,洞中间部分较宽敞,可容纳数十人,是日军侵占温州的一处军事设施。当年朝西南的洞口放着三只装满泥土的竹篓作为掩体,机枪就架在竹篓上。从北洞口至西南口是一个叫源龙(音)的坟墓,经白云庵向南由一条战壕连接,并在坟……
182、
三条桥
三条桥位于垟溪乡和洲岭乡交界地,始建于宋,呈八字形伸臂,是泰顺历史最悠久的木拱廊桥,也可能是世界最早建筑的“廊桥”。我们现在见到的三条桥是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重建的。当年在拆旧桥时发现有贞观年号的旧瓦,因此有人猜测三条桥最早可能建于唐代,按贞观23年唐太宗在位的最后一年计,距今也有135……
183、
养根施宅
养根施宅位于文成县周山畲族乡,年代为清。养根施宅坐北朝南。清咸丰年间(1851~1861)所建,由门厅、东西厢房、正屋组成四合院式二层木构建筑。门厅原为七开间,后加建一间,屋面双落翼式悬山顶。厢房三开间。正屋建于陡板石砌筑的台基上,上花岗岩条石压阶沿,明间前置两级垂带踏跺,明间梁架穿斗式结构,为七柱……
184、
张琴墓
张琴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张琴墓,位于苍南县马站镇山边村积谷岭旁。墓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前辟有墓道,立有牌坊。其石翁仲、石马、石羊、石狮等保存完整。石坊额枋间书“皇清诰授武显将军张琴墓道”。墓外埕为平台,以青砖铺地,设石栏,石……
185、
反军阀示威大会遗址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西楠溪宣布成立。次月,中共浙南特委在瑞安东区重建。7月16日,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扩大影响,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在瑞安陶山(陶山寺背)举行反军阀战争与拥护苏维埃-大会,会场设在10多亩大的平坦山场中。浙南特委、瑞安县委和永嘉县委的负责人,瑞安北区游击队、永嘉“……
186、
华盖山城墙
现存温州市区的华盖山城墙残留2段。北段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残长67米,残高4.3米,残宽7米。南段南北走向,残长30米,残高2.5米,残宽9米,西侧靠山,保护范围以城墙向外延伸5米为界。城墙两侧为块石砌筑,北部为混土夯筑。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国朝顺治十五年修筑并浚壕……神威火器置各山”,雍正、……
187、
百岁亭
百岁亭位于南岳镇上庄村,建于民国时期,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8平方米,为纪念邱寿光夫妇百岁高龄而立。百岁亭为砖木结构建筑,呈六边形,亭身青砖不抹灰,三顺一丁空斗砌法。门为拱形,两侧设有罗马柱。门的上方镶嵌长方形匾额,刻有“百岁亭”三字。亭身东西两侧各开椭圆形通气窗。檐口为青砖叠砌出檐,檐口上方为六……
188、
泰顺廊桥
泰顺廊桥位于温州市泰顺县,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北接文成,西北界景宁,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余米。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
189、
浙江省委在浙南传达八七会议遗址
1928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郑馨受省委指派来到浙南,与坚持地下斗争的中共瑞安特别支部书记林去病取得联系,后又联络了永嘉、平阳的共产党员骨干。同月20日,在瑞安城区明伦堂主持召开了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浙江目前工作大纲决议》等文件,决定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
190、
四连碓造纸作坊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北斗山脚龙溪中游,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元末明初,福建南屏人为避战乱迁居泽雅。因泽雅水多竹茂,遂重操旧业造“南屏纸”,他们在此顺溪建造水渠、碓轮及纸坊,并与山水浑然一体。人们用水碓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制成屏纸。泽雅一带数千人从事造纸,因此到处是水……
191、
东瓯王庙门台
东瓯王庙门台位于鹿城区华盖里,庙中有清末翰林余朝绅撰联。砖石结构,平面呈八字形,通面阔9.8米,青石台基高0.4米,中间设垂带踏跺,明间门额中嵌楷体直书“东瓯王庙”青石匾,左右次间做成照壁式,悬山造顶。东瓯王庙门台为纪念东瓯王驺摇,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现存门台为清代重建。东瓯王庙门台于1981年被公……
192、
白马殿
鹿城白马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解放南路214号。鹿城白马殿原名英济庙,俗称白马庙,相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乘白马来温赈饥,郡民建庙崇祀。整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建于清中期。由山门、正殿、前抱厦、戏台、观音楼等组成回廊式合院。山门为五间两层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底层正面砖砌墙面开三圆拱门洞,用实木板门,二……
193、
地藏桥
地藏桥位于鹿城区任宅前,俗称水心桥,原是通往西山的必经桥梁。七孔,梁式石桥,南北走向,总长36米,宽2.45米,中孔高约6米。呈八字形,中间三孔,可通船只。桥墩构筑简单,各由四根并列方形石柱组成,上盖帽梁。各孔桥面铺石板5条,刻有花竹和几何图案,中孔桥面东侧,正中横刻“地藏桥”三字。两旁自北至南及两……
194、
塔湖庙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扩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
195、
浙南石棚墓群
浙南石棚墓群分布于浙江省瑞安市篁社镇棋盘山、平阳县钱仓龙头山和苍南县钱库镇桐桥等地,属于商周(公元前1700-公元前256年)时代墓葬。墓群中已确定的有13处。主要有两类墓葬,一类是四角或四面各立一米高的支石,上盖长数米、宽0.5米左右的巨型整石,有较大的地面空间;另一类是在大盖石下反垫支若干小石,……
196、
上朱垟王德墓
王德墓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残存石虎,内伴葬其孙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0),出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后因病回乡。三十一年(1552),与叔父王沛聚义兵千人备战抗……
197、
琦君故居
琦君故居位于温州市瓯海区瞿溪街道,年代为民国。琦君故居位于瓯海区瞿溪镇三溪中学内,由正屋、凉亭、水池、左右廊围成合院式建筑。正屋明间前檐置五扇门,次间为槛窗,明间后金柱间设五扇屏门,门后东侧为楼梯可至二楼。二楼南侧有美人靠,东、西、北三面为西式风格,廊柱为清水砖柱,柱间为连续券。屋面铺设小青瓦。厢廊……
198、
温州登云桥
谢池登云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东端,原为登临积谷山留云亭的必经之路,故名登云桥。东西走向,为五跨桥墩式梁桥。桥墩用条石及块石分层顺丁垒砌,桥面每跨铺八根花岗岩石板,中跨桥板南侧面阴刻“万历辛亥岁乡望□□□重建”十二字。桥两侧用青石栏杆,方形俯莲式望柱,望柱间用长条栏杆,中间支以蜀柱。谢池登云……
199、
青街李氏、池氏大屋
青街李氏、池氏大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李氏大屋,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2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前后两进,并设厢房,均二层重檐,为合院式木构建筑。通面阔40米,通进深36米,两厅均为九间,两厅与厢房以回廊贯通,二层回廊设美人靠,梁架均为抬梁穿斗混……
200、
梅坦大屋
梅坦大屋位于鹤盛镇梅坦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梅坦大屋”古民居为谷亦淮故宅,现有明德堂新屋由谷亦淮之孙谷宁魁在宣统二年清末民初所建,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宅院里外的砖砖瓦瓦上,仍可依稀寻访到它昔日光彩夺目的容颜。大屋的建筑精工考究,其八字门台艺术十分精致,门楼上的砖……
走遍温州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乐清市旅游景点
永嘉县旅游景点
泰顺县旅游景点
文成县旅游景点
鹿城区旅游景点
瑞安市旅游景点
平阳县旅游景点
瓯海区旅游景点
苍南县旅游景点
洞头区旅游景点
龙湾区旅游景点
龙港市旅游景点
温州市文物古迹
温州市红色旅游
温州市名人故居
温州市博物馆
温州市十大祠堂
温州市十大古村
温州市4A级景区
温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温州市旅游景点
温州市特产
温州市美食
温州市地名网
温州市名人
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温州市A级景区名录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