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陶公洞
陶公洞位于大若岩景区,在大若岩山脚下。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是浙南最大的石室。“洞内晦明,随云变幻,云归则暗,云散则明。”洞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有三间观音阁,阁前有可纳数百人的讲经坛。洞外建九楹前殿、钟鼓楼、厢房及僧厨,洞内南侧一条56级石梯通向上层“天台”。天台后建有胡公殿,供奉胡公大帝……
102、
籀园
籀园位于鹿城区九山湖滨胜昔桥畔,温州学界为纪念孙诒让而建,由籀公祠和籀园图书馆组成,1916年落成。1919年称温属图书馆。青田杜师预篆书旧温属六县联立籀园图书馆题额。大门上青石刻有南通张搴书籀园2字。籀公祠3间,坐西朝东,为五间歇山顶建筑,明间抬梁式梁架结构,次间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四面回廊……
103、
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遗址
1932年3月,共产党员叶廷鹏等在麻步镇渔塘凤山头陈体昌家成立了浙南红军游击队,队长叶廷鹏,副队长黄先河、徐岩夏。浙南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在平阳北港的麻步、渔塘、朝阳山、凤林、包垟和钱库(今属苍南县)及瑞安公阳一带。在中共浙南委员会领导下,浙南红军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1935年至1936年期间……
104、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驻大屯旧址
1938年元旦过后第三天,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移驻山门乡大屯村。省委机关办公地点设在大屯村东南面贫苦农民郑永盛的平房里。教导队随省委驻在大屯,负责保卫工作和培训军队干部。省委机关的油印室、收发报机组、缝纫组、军械组、红军食堂等分设在大屯村其他群众家里。当时,这个只有几十户人……
105、
师儒侍养牌坊
师儒侍养”牌坊“师儒侍养”牌坊位于平阳县坡南街,面南而立。郑思恭(1566-1646),字允之,号太和,明平阳坡南人,万历十四年岁贡,选授永康训导,捐俸添置教具,赈济贫困生员。后升蓝山教谕,因父应祥年迈,辞职回家侍父终身。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特为建坊。在家二十余年,著有《易学金针》、……
106、
白柯湾战斗遗址
白柯湾战斗,又称三条岗战斗,是红军挺进师在泰顺较著名的战斗之一。 1936年2月7日,粟裕、刘英率领红军挺进师第三纵队(四、五支队)和师直属队、重机枪班、警卫队等共200多人,从文成县珊溪镇经峰文乡、松垟乡灵家山村,进驻九峰乡白柯湾村修整。第三天午饭前,交通员报告:国民党浙保第十大队第三中队从九峰村……
107、
文成县革命烈士墓
文成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是浙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革命时期,文成县青年赵刚、郑敬衡、周定、郑嘉义等人在北京、杭州等地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文成(当时属瑞安县西区)是浙南农民-区域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文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作出了重大……
108、
林去病故居
林去病(1905-1932),原名宝康,瑞安城区西门街人。1919年7月考入瑞安中学,1923年夏到温州大同女子小学任教。1925年初担任《温州大公报》副刊编辑,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1926年先后到乐清、瑞安发展党组织,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加入国民党组织。1927……
109、
东安硐桥
东安硐桥,在浙江瑞安丰湖街。始建于宋,明初重建,清乾隆五年(1740)修葺,今保存完好。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拱券跨度19.21米,净跨4.53米,宽21.58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建有丰湖亭和广济庙。亭面宽三问,进深一间;庙二进,正殿面阔五间,明问前建戏台,均为晚清木构建筑物。硐桥是瑞安市民家喻……
110、
七枫巷胡宅
胡氏民居,位于鹿城区七枫巷60号,坐北朝南,前为院落与七枫巷及南面民居隔开,青砖铺地,为三间二层带前后廊建筑,立面装饰为西方巴洛克夹带哥特式风格。明间外设大门套,一、二层外廊皆为青石栏杆,二层设有仿西方的爱奥尼克柱式,开窗上用半圆拱窗套,中央为突出的拱心石。楼房顶部用统一的大檐口配以齿状饰,其上为典……
111、
郑敬衡故居
郑敬衡(1900—1927),原名一里、益明,文成县金垟乡谷山村人。1915年考入瑞安中学,1919年至1923年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受聘于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任教员。1926在杭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派,到温州从事农运和党务工作。在永嘉、瑞安等到地积极宣传革命道理……
112、
《平报》社遗址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外地求学的平阳学生纷纷返乡,联合本地进步教员和知识青年,在中共浙南特委和平阳县委领导下,成立了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简称“抗日救亡团”)。抗日救亡团于1937年8月14日出版《战报》,11月1日更名为《平阳日报》,12月3日又更名为《平报》。为了使《平报》取得合法身份,《平报》向国民……
113、
溪西南侧程氏民居
溪西南侧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平山村,程让平祖居南侧。建于清晚期。坐西朝东,由门台、正屋、厢房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门台为砖木混合结构,单开间,悬山顶,山墙砖砌抹灰。进深三柱。板瓦灰脊,脊上灰塑卷草纹。围墙与门台相连接,呈内凹形,下部块石垒砌,上部砖砌抹灰。北厢房为三间两层木构建筑,硬山……
114、
富文故居
富文(1895—1965),字郁离,乳名体仁。文成县西坑梧溪村人。7岁时父母逝世,由两姐抚养成长。先毕业于浙江省第十一中学,1921年考入保定军校八期。此后,长期服务军界。历任排、连、营、团、旅长等职。1936年任三十一集团军中将参谋长。抗日期间,任陕西第一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暨榆林县长,驻榆……
115、
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驻福泉寺旧址
1937年2月,驻泰顺县峰文的红军挺进师被国民党包围,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率部反击,最后冲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此后,粟裕率主力部队转向浙西南地区,刘英带领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警卫队转到瑞(安)平(阳)边区活动。是年4月,刘英等人来到瑞安陶山沙门山,得到沙门山福泉寺主持池新华的接待。刘英在寺内一屏风和……
116、
宝胜寺双塔
宝胜寺双塔在平阳钱仓镇近郊北山麓。寺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寺前原有四塔,现仅存二塔,相距仅11.8米。每座残高约15米,六面五层。顶层残破,不见塔刹。80年代进行修缮。1984年修建两塔时,在东塔第二层北面壁龛内发现石碑一方,始知塔建于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比原定造于靖康年间推前了一百……
117、
宝大商行
宝大商行旧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晏公殿巷37号,建于民国。商行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为三间两层西式建筑。通面阔15.3米,进深17.3米,东墙角有永余堂界石。建筑立面装饰考究,三角形山花,巴洛克式门套,上有商行当年的商标图案。宝大商行旧址由原工商联会主席王纯侯从别人处以一万银元购建,用于经营……
118、
洞头妈祖宫
妈祖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洞头列岛有妈祖庙9座,东沙的妈祖宫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浙江尚存的规模最大、建构最完整的一座,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清乾隆年间,福建惠安的渔民在东沙港从事渔业生产,船上敬奉妈祖樟木雕像,手、足和身子之间用关节插连。当这些渔民要返乡接神像上船时……
119、
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遗址
1938年3月,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在平阳北港水头街三桥堂成立,主任黄耕夫。留守处以公开合法的身份进行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以平阳山门救亡干校学员为主,组织了一支10多人的新四军流动宣传队,以演戏、演讲、座谈等形式,深入浙南城乡,开展宣传工作,扩大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影响;……
120、
厉宅
厉氏民居系温州开港后中西建筑艺术互相融合的典型民居居建筑之一。厉氏民居位于墨池社区瓦市巷36弄3号,坐北朝南,由南北两院及东侧院落组成。北院建筑呈“H型”分布,由南北厢房及正屋组成,南北各有一天井。正屋五间一层木构建筑,南厢房两间一层,北厢房为三间一层(东面西厢已改建)。南天井南侧有青砖砌门台通南院……
走遍温州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乐清市旅游景点
永嘉县旅游景点
泰顺县旅游景点
文成县旅游景点
鹿城区旅游景点
瑞安市旅游景点
平阳县旅游景点
瓯海区旅游景点
苍南县旅游景点
洞头区旅游景点
龙湾区旅游景点
龙港市旅游景点
温州市文物古迹
温州市红色旅游
温州市名人故居
温州市博物馆
温州市十大祠堂
温州市十大古村
温州市4A级景区
温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温州市旅游景点
温州市特产
温州市美食
温州市地名网
温州市名人
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温州市A级景区名录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