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81、
“砻糠桥惨案”遗址
1942年7月温州第二次沦陷于日军之手,日军在南塘抓捕了潘瑞明等18位男青年,囚禁在砻糠桥(今龙方桥)边的空房里。第二天一早,日军把他们押到河边,用竹杆打他们,逼他们下水。幸好他们熟识水性,就拼命向对岸游去。日军见他们个个会游泳,就端起枪胁迫他们泅回来,他们泅回来爬上岸后,日军就用绳索把他们五花大绑……
82、
溪东程氏民居
溪东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和平村。该建筑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由门台、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建筑。门台为单开间木构建筑。悬山顶,山墙由砖砌抹灰。进深三柱,上设覆斗天花。屋面铺小青瓦,脊上灰塑卷草纹。围墙与门台相连,下为块石垒砌,上为砖砌,比较完整。前院厢房为三间二层木构建筑。前带腰檐,底……
83、
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
时代:明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金昭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上村,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金昭(1516-1581),字懋卿,号霞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牌坊为六柱三楼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横长方形,高7.63米,通面宽9.9米,进深2……
84、
陈卓如故居
陈卓如(1904-1932),原名顺生,又名卓儒、琢如,瑞安东区驮山村人。1924年考入温州省立第十师范,1925年在温州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回家乡驮山坚持革命斗争。1928年春组建驮山农民赤卫队,并自筹经费购买0、制作军服,武装……
85、
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1938年,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进驻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麓西南侧的龙井禅寺。粟裕负责省军区全面工作,张文碧负责政治工作,王守知负责管理电台。部队下辖3个中队和1支教导队,分别驻扎在山门街、凤林、马头岗和大屯等地。粟裕办公室(兼寝室)在禅寺东首横厢0上。当年,为给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讲课,粟裕经常在此挑灯……
86、
括苍支队岭头会师遗址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的新年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此时,永嘉(瓯北)广大农村已为浙南人民武装括苍支队所控制。1月6日至25日,中共括苍中心县委第三次扩大会议在岭头村召开,传达了中共浙南地委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部的指示。会议结束后,括苍支队所属的一、二……
87、
木业公所旧址
玉环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场头路以北,西城路小学东侧。坐北朝南,由门楼、戏台、厢楼、大殿组成,现仅存门楼。门楼面阔七间二层歇山顶砖木混合建筑。明间二层内设藻井天花,斗出两跳,梁架呈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北立面二层挂落上刻回形纹,下排为花草纹。南立面下为青石须弥座,束腰部分用减地平金及法雕刻如意花草……
88、
池上楼
谢池巷池上楼位于鹿城区谢池巷,系纪念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而建。谢灵运(385-433),东晋明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才思俊逸,开我国山水诗之先河,永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携眷来郡,建有“池上楼”。明万历《温州府志》卷18有关谢氏古迹有池上楼、谢公楼(在拱辰门上,谢灵运游适之地),读书堂(在旧……
89、
陈伯远故居
陈伯远(1886-1967),名凤韶,乳名圣履,文成县大峃镇人,是清末文成县第一个反清勇士。1908年进东北武备讲习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在保定六镇统制吴禄祯属下任职,曾参与策划袭击京师,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因事泄,清廷派大军骤袭,身受重伤,突围后得民众掩护,返回杭州,参加光复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参加革……
90、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旧址
泰顺县峰文乡小南山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东特委和红军挺进师共同开辟的游击根据地。1936年3月,在这一带活动了近半年的红军挺进师主力部队和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为有效地统一领导由闽东方面原创建的各级地方党组织和由临时省委新创建的地方党组织,决定成立中共浙南特委,并调派闽东特委郑宗毓任浙南特委书记。……
91、
朱自清旧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是我国新民主革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爱国学者。 1923年2月,由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研究部部长兼图书馆馆主任、著名教育家金嵘轩提议,朱自清被聘请到该校任教。是年,朱自清携家小来温,先在离十中较近的大士门……
92、
澄鲜阁和谢公亭
澄鲜阁与谢公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西端。刘宋永初三年(422)七月十六日,太守谢灵运抵永嘉郡,常登拱辰门上谢公楼遥望江天,政暇频游江心孤屿。澄鲜阁原名“水陆阁”,号称“江上楼”;北宋崇宁元年(1102)创建,明正统间重建。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时,为纪念谢公,取其“空水共澄鲜”之意,易名……
93、
朔门街郑宅
朔门街郑宅,亦作郑明云民居,位于温州鹿城区朔门街30弄15号,坐南朝北,由北侧两个院落和南侧邻街店面组成。北侧东部为一传统式合院,面阔三间,正屋进深8.5米。底层前廊做成船篷轩,二层外廊做成装饰“寿”字纹木栏杆,东西两侧各带两间厢楼,为单坡屋面,山墙上开砖漏窗。底层柱头出单跳承花板,厢楼用立体雕刻牛……
94、
乐清东塔
时代:宋地址: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北宋熙宁间(1068—1077)九牛山尖古塔被雷震圮,邑令葛逢以“青龙有声井邑兴”迁建于此。“时有僧曰梅塔主者,建塔九层,并建塔院,设钟鼓。”南宋淳熙间(1174-1189),县令赵彦晖、袁采续建。塔高约18米,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须弥座。每层平座为平砖叠涩。八角倚……
95、
中共乐清支部成立旧址
乐清沿海一带有多处盐场。长期以来,这些盐场的盐民深受官兵和廒商的压迫与剥削。20世纪20年代,乐清规模最大的盐场是翁垟长林场,有盐民200多人。1926年春,该盐场的盐民不满官商的压迫剥削,图谋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并开展--活动。。同年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派林去病等3人到该盐场宣传革命道理。林去病以地……
96、
沧河巷林宅
林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沧河巷一百零四弄5号。坐北朝南。门台位于围墙中轴线偏东,为巴洛克风格,青石门楣,上罩半圆形大门罩,门台背部砖砌仿木构,上塑有精美雕刻,砖砌屋檐,勾头滴水。门台与围墙为石英砂抹面,围墙下为青石台基,壁柱下青石雕出花草纹,门台西侧墙上正对正屋明间为一砖砌照壁……
97、
夏承焘旧居
夏承焘旧居位于登选坊66号,由门屋、正屋、厢房组成合院式建筑,整体坐北朝南。门屋面阔五开间,为一层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屋面铺小青瓦。门屋明间为过道。前院有两厢,东厢改变更多。西厢为三间一层硬山顶木构建筑。正屋为五间一层木构硬山顶建筑,层高高于门屋,带前廊,明间进深七柱十三檩,屋面铺小青瓦。后院有两厢……
98、
育婴堂旧址
温州育婴堂旧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广场路230号。坐北朝南。由门屋、正楼、两厢组成合院式建筑。门屋五间一层砖立面,木构结构。硬山顶,铺小青瓦。明间为门屋过道,外有砖门台,西式装饰风格。正楼七间两层,砖砌立面,内部砖墙,木柱结构。一层明间为过道,天花做成粉白条。后部由楼道通二层。屋顶为四脊顶。东西稍、尽间……
99、
雪溪胡氏大院
雪溪胡宅坐落在三魁镇雪溪乡桥西村的胡宅,占地面积4254平方米,建于清代,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着油漆,尽显木质本色。雪溪四周的环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雪溪胡宅的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墙都是附近溪流里的卵石堆砌而成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很是紧密,不同颜色的卵石间隔着排列……
100、
山门革命烈士墓
平阳山门是浙南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西区的革命中心,被敌人称为“赤色中心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平西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革命优秀儿女,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被抓被杀上千人,被拆烧民房1000多间,经省民政厅批准的烈士就有117名,是浙南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代价最大的地区之一。这批烈士用自己的鲜血……
走遍温州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乐清市旅游景点
永嘉县旅游景点
泰顺县旅游景点
文成县旅游景点
鹿城区旅游景点
瑞安市旅游景点
平阳县旅游景点
瓯海区旅游景点
苍南县旅游景点
洞头区旅游景点
龙湾区旅游景点
龙港市旅游景点
温州市文物古迹
温州市红色旅游
温州市名人故居
温州市博物馆
温州市十大祠堂
温州市十大古村
温州市4A级景区
温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温州市旅游景点
温州市特产
温州市美食
温州市地名网
温州市名人
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温州市A级景区名录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