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文物古迹介绍
81、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
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塔在海淀区温泉南面山坡上。1936年兴建,为纪念1911年深州清军第二十镇官兵武装起义牺牲的烈士。塔身石砌,八角七层,饰以灰蓝瓦飞檐,庄严静溢。陵园东向,立石门,园内自南而北顺山势一线排列,还建有石碑、碑亭、摩崖石刻、八角形石幢等。建筑物上分别刻有冯玉祥、赵登禹、张自忠等题字和优……
82、
鹫峰地震台
鹫峰地震台位于秀峰寺南侧,这是我国近代自建的第一座地震观测台。地震台坐西朝东,为一座为两层楼阁式建筑。房屋右前方有李善邦雕像。1928年,由时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倡议建设,1929年林行规先生捐赠此处山坡地,由李善邦先生负责在此筹建。1930年建成后,聘请地质学家李善邦负责,并于当年……
83、
永山宅院
永山宅院位于曙光街道老营房路。解放后,永山宅院改为蓝靛厂小学。永山宅院经多年使用及改造,院落格局无存,现仅存东西两院十一座建筑,建筑均为清中期小式建筑风格,板瓦屋面。现有正厅五间、正房三间、耳房一座、配房三间,其余七座均为倒座排房。2012年,原蓝靛厂小学腾退后,由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永山宅院进行修缮……
84、
正白旗北庙
正白旗北庙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正白旗甲9号,是海淀区仅存的清代旗营庙宇。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北高南低。两进院均为三合布局。从南向北依次有垂花门、东西配殿、正殿,二进院东西配殿、正殿及耳房。一进院正殿后的抱厦内绘红楼梦故事画,保存较好。院内古树林立,有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及国槐等。目前为四王府小学……
85、
齐白石墓
齐白石墓,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魏公村小区北侧,此地原为湖南义地中齐白石私人墓茔地。齐白石,名璜,号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杰出的中国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7年齐白石逝世后安葬于此,墓为南北向,占地约88平米。200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
86、
北坞金山寺及戏楼
北坞金山寺及戏楼,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北坞村,原名普陀寺。明天顺五年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有殿三进,依次为灵官殿、正殿和娘娘殿。东跨院内有戏楼,始建光绪年间。坐北朝南,面阔三楹,双卷式建筑,前接戏台,台东西长两丈余,宽一丈余,上建戏楼东西南三面开敞,小巧玲珑,现保存完好。1……
87、
公主坟门殿建筑
公主坟因葬有清嘉庆皇帝两位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庄静固伦公主)而得名。原布局为坐北朝南。北有围墙,从南向北依次有东西配殿、门殿、月台、享殿、宝顶、土围。1965年修建地铁1号线时被发掘,未发现墓志,墓穴为砖砌筑,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等现只存原门殿,原为小式硬山调大脊,现经改建成小式悬山卷棚。2014年……
88、
立马关帝庙
立马关帝庙,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蓝靛厂大街东端,院分两进,殿分中殿、正殿两层,全盛时殿堂禅房共40余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慈禧太后的大太监刘诚印主持,建成之后大太监崔玉贵献香火地680亩,宫中年老病衰的太监,可栖居于此。该庙祀奉的是关羽,因山门左侧之殿塑有一匹红色马,即“赤兔马”,故名。20……
89、
周云端塔
周云端塔,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2公里处,建于明弘治三年,为“僧录司左善世兼大慈仁寺开山第一代主持并大觉堂上周云端大和尚灵塔”。周云端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密檐式实心塔,高约15米。塔基为双层须弥座,座上有斗拱平座及三层砖雕仰莲。周云端塔是海淀区现存的保护较为完好的明代塔之一。2001……
90、
彩和坊24号院
彩和坊24号院,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彩和坊南端,建于光绪年间,为清朝著名太监李莲英在海淀镇修建的三处宅院之一。该院原来大门坐东朝西,进门后南侧为车马房,现尚存三进四合院落,东跨院原为花园,现无存。2000年,海淀区卫生局投重资对该处宅院进行了全面修缮,是海淀镇现存的较为完好的宅院。1999年公……
91、
西北旺关帝庙
西北旺关帝庙位于西北旺镇西北旺东村。始建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重修,现有山门一座,旁门两座,正殿、东西配殿,后殿及耳房各一座,东西配房。除山门、后殿及耳房、东西配房之外,均为新建。后殿为卷棚硬山顶,旋子彩画,新修正殿门前有碑一通,碑额前书“万古不朽”,后书“因果不昧”,后殿门前有碑座一个。2014年被……
92、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位于海淀区颐和园内万寿山北坡藏式建筑群中,塔高16米,呈七层八角形,全用琉璃建造,墙面上有佛像浮雕,由下向上每三层有竖向矩形窗。各层均有檐,因此呈楼阁和密檐互用的形式。但从整达到十五层。塔内为实心,不能攀登。塔的平面呈方形、六角形、人角形、十二角形。这种形式的塔在隋、唐时代盛行,到辽……
93、
妙云寺
妙云寺建于乾隆年间,建成后赐给了山东巡抚贵泰,至清末,贵泰的后人将家庙卖给了驻藏大臣张家,张家不信佛,将寺中泥胎偶像倒,作为别墅使用,取名“石居”,并换上“石居”石匾。1937年“七七”事变后,“石居”曾被协和医院占用,20世纪60年代曾为海淀修养所。该寺坐南朝北,四合布局,依次为山门、敞轩、正殿及……
94、
黄庄双关帝庙
黄庄双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补修,因庙西侧尚有一座关帝庙,格局形式相同,故称“双关帝庙”。又因古代凡关帝庙前必立旗杆一根为标志,所以又称“双旗杆老爷庙”庙坐北朝南,四合布局,山门殿三楹,原供关公坐像。东西配殿各三楹,西配殿于1982年被拆。庙内现存古柏一株。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
95、
六郎庄真武庙
郎庄真武庙位于海淀区六郎庄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建造者为曹雪芹祖父曹寅。六郎庄真武庙是曹寅在监造畅春园西园时同时负责的一个工程。原供奉真武大帝,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四合布局,现仅存正殿、东配殿、东西配房及后院西配殿。2014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对此处进行了修缮保护。2014年六郎庄真武庙被公布为海淀……
96、
北安河双关帝庙
北安河双关帝庙位于苏家坨镇北安河村,建于清代。 整体格局坐西朝东,依次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筒瓦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和玺、苏式彩绘兼有,现代门窗装修。前殿面阔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小式大木。南北配殿做法同前殿。现存建筑有前殿、南北配殿、正殿。 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97、
冷泉村福泉寺
冷泉村福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冷泉村。建于清代。因当地泉水众多,故寺名福泉。福泉寺坐北朝南,原为四合布局,寺内佛像1949年以后拆除,“文革”中殿宇复遭破坏。现仅存正殿三间,建筑面积82平方米,门窗改为现代装修。硬山调大脊,灰筒瓦,脊上嵌有砖雕花饰。1983年重修。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
98、
孙岳墓
孙岳墓建于1931年,墓及园寝座落于温泉村显龙山东脉山麓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0亩。园寝由墓、碑亭、纪念堂组成,墓四周建半椭圆形月台1座,青石台阶,墓为黄土堆坟,墓前立墓志铭一方。坟四周砌白石基座,墓前摆置青石质雕刻精致的须弥座供桌1座。纪念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内有冯玉祥、谭延闿、何其巩、蒋介石等……
99、
恩佑寺山门
恩佑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南侧50米为恩慕寺山门。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此处原为清初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康熙晚年常宴寝于此,后死在这里。雍正皇帝“为圣祖仁皇帝荐福,建恩佑寺于畅春园东垣”。寺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现仅存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0、
瑞云庵明照洞
瑞云庵明照洞,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西北,车耳营村西,原为金章宗黄普院旧址,后荒废。明朝弘治十四年建为瑞云庵,山门有“明照洞瑞云庵”石额。该庵坐北朝南,背依崇山,傍临深谷。庵后为明照洞,原为天然生成,后又人工琢凿,洞内复有小洞,小洞内凿有小井。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海淀区
北京市旅游景点
海淀区文物古迹
海淀区红色旅游
海淀区博物馆
海淀区4A级景区
海淀区十大景点
海淀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海淀区旅游景点
海淀区特产
海淀区美食
海淀区地名网
海淀区名人
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淀区A级景区名录
海淀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