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旅游
长治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
建封寺
建封寺又名百法寺,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里信村南,是唐代高僧、百法疏主释义忠出家和坐化之地,庙西南舍利塔为供养其身之塔。据碑文记载,建封寺创建于唐代,明代、清代均有重修。现存正殿、舍利塔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布局由三条轴线并列,中轴线现仅存正殿;东轴线上有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东西耳殿各二间;……
122、
贾村玉皇庙
贾村玉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民国地址:长治市潞城市翟店镇贾村,地处县城的西部,距县城5公里贾村玉皇庙,创建年代不详,一进院布局,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10米,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正殿位于高0.32米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四椽栿压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单檐悬山……
123、
流渠菩萨庙
流渠菩萨庙位于襄垣县上马乡流渠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35.2 米,东西25.8 米,占地面积913 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主体为元代遗构,明、清曾修缮过,大门、戏台、东厢房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现存有戏台、正殿,东侧有厢房三间,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其中东厢房为二层楼房。正殿面阔三间,……
124、
化城寺
化城寺位于襄垣县下良镇下良村东高地上。坐南朝北,东西长13.2米,南北长7米,占地面积为92平方米。据碑碣记载为明嘉靖三十年(1557年)重修,现仅存0为明代遗构,现存阁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回廊式建筑。一层为砖砌窑洞式;二层楼阁为砖木结构式。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二层重檐歇山顶,柱头斗拱……
125、
盘秀山玉皇庙
玉皇庙 坐落于县城南盘秀山,共有三间,全部用巨石砌成,保持着宋代建筑的风格,室内壁画犹存。嶷神岭西有风凰山,山上有座王伯当庙。王伯当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将领,荥阳浚仪人,曾被李密封为琅琊公。大业十四年(618),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他和李密一起投降唐朝,后来又一起反叛唐朝。当他跑到嶷神岭箭堑一……
126、
明慧大师塔
0大师塔 0大师塔在县城东部35公里虹梯关乡虹霓村。村落不大,四面环山。塔建于红褐色的紫峰山下海慧院遗址上。塔背嵌有五代唐长兴三年(929)刻记,记0大师一段轶事,谓唐乾符四年(887年)他住持海慧院,有人报说保广要杀大师,师云:“吾久于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诛,偿宿债矣。”是年正月十三日果然被杀……
127、
甘露庙
甘露庙,也叫甘泽王庙,位于古韩镇桃树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1.5米,南北宽8.65米,占地面积约为18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现存正殿,两侧建有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七檩前廊,柱头斗拱为五跴双下昂。庙内存清嘉庆三年(1798年)改建碧霞元君菩萨碑……
128、
西社卫公庙
西社卫公庙时代:元、清地址: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西社卫公庙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均有增建修葺。现存一进院布局,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上有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布有西妆殿、东厢房、东耳殿,剩余建筑均已坍塌。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柱网排列采用减柱手法,单檐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
129、
炎帝遗址首阳山
炎帝遗址首阳山 首阳山又名羊头山,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的师庄乡境内,它西延长子,南接高平,临顶远眺,三县景色,尽收眼底,俗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说。羊头山高峻挺拨,绵延近百里,山顶松林茂盛,山腰灌木丛生。因主峰上有两塔如双锥直刺青天,当地人又称其为锥锥山。据北魏《风土记》一书中写道:“神农城在羊头山……
130、
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
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于离襄垣县城西23公里处的大平村,是上党战役指挥部的一个旧址。1945年l0月,-司令员和-政委率晋冀鲁豫军区指挥部由崔蒙移驻这里,住在小东院孙树章家。在这里指挥了决定上党战役胜负的老爷山、磨盘垴打援战和土落截击战,取得了上党战役第二阶段的全面胜利。1943年8月,阎锡山派其1……
131、
壁头遗址
壁头遗址壁头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长治市西北10公里小常乡壁头村西漳河东岸遗址地表上散布着大量的陶片,其面积约3万平方米。1956年调查发现,壁头村村西断壁上暴露有灰色泥质夹砂绳纹和蓝纹陶片,采集到鬲口沿、鼎足、石斧、石镰、石刀等人类-用品和石制生产工具。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类型。19……
132、
甘村李卫公庙
甘村李卫公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甘村北部。坐北朝南,南北宽45米,东西长36米,面积为162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正脊题记为清雍正元年(1722年)维修。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现存山门、献殿、正殿,两侧有东西妆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殿等。正殿砖砌台基,高1.3米,……
133、
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
襄垣南罗山仰韶文化遗址,位于襄垣县古韩镇南峰村的漳河南岸台地上。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为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3米。遗址的西部断崖暴露有灰坑等遗迹,遗址地表散落有陶片。采集有新石器时期的彩绘陶片、泥质灰陶盆、夹砂灰陶鬲足残片,商代的泥质灰陶豆残片、绳纹泥质灰陶片等遗物。灰坑……
134、
沙窟遗址
沙窟遗址沙窟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壶关县黄山乡沙窟村西遗址位于沙窟村西北土丘地段,依地势分布梯田间,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0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断崖处暴露灰坑,文化堆积层达1.5米厚,遗址内发现大量陶片,以绳纹、网纹、弦纹俱多,可辩器型有鬲足、豆柄、口沿等,质地均属泥质夹砂……
135、
灵空山圣寿寺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西北19公里灵空山峪中,坐落在悬崖的半腰灵空山圣寿寺位于沁源县灵空山镇灵空山中。坐北向南,五路院落一字排开,各有山门而又互相贯通。据寺内碑文记载,始建于唐代,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始名圣寿寺,现存建筑基本为明清遗构。圣寿寺五路院落自西至东分别是罗汉院、窑楼院、……
136、
虹梯关铭
虹梯关铭虹梯关铭(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平顺县城东约25公里处的虹梯关乡碑滩村中虹梯关铭为一通石刻大碑,碑滩村因碑而得名。明嘉靖八年(1529年)雕造。是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兵科给事夏言镌刻碑铭。“虹梯”原名“洪梯”,因夏言“望之若虹霓然”,遂改名虹梯关。明嘉靖八年(1529年)置平顺县,设虹梯关……
137、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位于武乡县东丘陵山区,这里山环水绕,峡谷幽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总部在王家峪期间,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统一……
138、
屯留宝峰寺
宝峰寺宝峰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明地址:屯留县路村乡姬村始建年代无考。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中轴线依次有戏台、水陆殿、五方佛殿,殿前左右各有廊房七间,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五方佛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枋用材较大,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
139、
脑张遗址
脑张遗址脑张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屯留县城南六公里西贾乡西魏村脑张东南遗址地处平坦,东连东魏村,南接司徒,北靠翠屏山,玉溪河环绕而过,总面积约77.5千平方米,从遗址内的断崖和地面可以看见文化层,包含有大量的灰土、陶片。陶片以灰陶片为主,纹饰以绳纹、蓝纹为主,可辩器型有新石器时期的陶鬲……
140、
大中汉三嵕庙
山西长治长子县大中汉三嵕庙文物等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正殿元代,戏台、配殿等清代地址:长治市长子县城西8公里大中汉村状况:元代正殿渗漏严重,山墙歪闪大中汉三嵕庙位于长子县常张乡大中汉村西。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约为73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大殿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清代建筑。三嵕……
走遍长治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潞州区旅游景点
襄垣县旅游景点
潞城区旅游景点
平顺县旅游景点
武乡县旅游景点
长子县旅游景点
黎城县旅游景点
壶关县旅游景点
上党区旅游景点
屯留区旅游景点
沁源县旅游景点
沁县旅游景点
长治市文物古迹
长治市红色旅游
长治市名人故居
长治市4A级景区
长治市十大景点
全部长治市旅游景点
长治市特产
长治市美食
长治市地名网
长治市名人
长治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治市A级景区名录
长治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治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治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治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