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旅游
晋中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
寿阳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寿阳县博大街东南。坐南朝北,占地面积54.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五年(1825)、十六年至二十五年(1836-1845)曾予修缮。文昌阁为二层砖木构楼阁式建筑,砖砌台基,四周围栏。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副阶周匝,重檐歇山顶。二层四周围廊,斗拱三踩单昂。一层明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二层……
122、
南政隆福寺
隆福寺隆福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平遥县南政乡南政村南政隆福寺位于平遥县南政乡南政村北。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布局,清光绪《平遥县志》载,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明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占地面积2954平方米。南政隆福寺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影壁、山门、-殿、大佛殿台基及大雄宝殿,……
123、
石膏山天竺寺
石膏山天竺寺位于灵石县南关镇峪口村石膏山半山腰中岩,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明、清、民国均有增建补修。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建在一溶洞内,洞口宽24米,深16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为大雄宝殿,东西为耳殿、配殿,庙门位于西南角。大雄宝殿建在高1.05米的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
124、
资福寺
位于榆社县海金山水库西北4公里的下赤峪村西土岗上,背靠山梁,前临小河,土崖如削,高约15米,寺庙据险而建,十分壮观。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正面是大雄宝殿3间,单檐庑殿顶,进深3间,建于元至正十年,是典型的元代木结构建筑。正墙有水陆画,线条流畅,刚劲有力,着色淡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再下有白龙庙3间(坐……
125、
祁县罗家祠堂
罗家祠堂位于祁县西六支乡河湾村南。始建于元代,明、清多次重修,1998年曾进行维修,现仅存门房、祭堂,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05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院落布局。祭堂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筒板瓦顶,六檩前出廊式构架,斗拱三踩。前檐明间施六抹格扇门,次间设槛墙、直棂窗。堂内山墙、后墙存彩绘人物、山……
126、
猫儿岭墓群
猫儿岭墓群叠压错综复杂。1984年配合基本建设进行发掘清理,出土文物几千件,尚有大量古墓待发掘。已出土文物有春秋陶鬲,战国汉代青铜剑、铁剑、各式带钩,陶制鼎、豆、壶等,有秦代的篆刻铜印。此外有春秋贝币、战国刀币、汉代五铢和唐代墓志铭,墓0土谷种菜籽现仍能发芽生长,彩陶绘制精美,栩栩如生,对研究春秋以……
127、
晋中二郎庙(真君府)(旧电影院)
二郎庙(真君府),位于平遥城内南大街南段路东,坐东向西。准确始建年代不详。因原为梁氏祠堂,与古城内吉祥寺同为平遥梁官村梁氏祖业,且因与北大街二郎庙区别,故也称梁二郎庙、南二郎庙、真君府。是道教场所。是一座专门供奉二郎神的庙宇群。二郎神民间多认为他是与水利、防止水灾等有关的神。这里在全国来说应该属于比……
128、
邓峪村石塔造像
邓峪村石塔造像邓峪村石塔造像(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榆社县城南9公里的邓峪村造像雕刻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单层楼阁式,高3米,平面方形,周长3.65米,基座为八角形,周围刻有莲花等图案,塔身中部四周饰以石栏、石柱,柱身刻有二龙戏珠,四面中部刻有大小佛像10余尊,顶部边檐刻有花纹图案,塔身下侧……
129、
介休源神庙
源神庙时代:明、清地址: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狐歧山麓介休源神庙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东南狐歧山麓,因源泉而建,故名。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北宋、元两次重建,明、清屡有重修,1989年亦进行过维修。庙宇坐东南朝西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623平方米。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戏台和正……
130、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位于左权县城内的北街胡同里,坐北向南,是一处很有教育意义的革命纪念馆。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早年参加中国革命,并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左权麻田一带。为纪念他,将当时的辽县改为左权县。左权烈士陵园内,有左权将军六角纪念碑,左权将军的铜塑像,石膏像。……
131、
介子推庙
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介子推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名士介子推而建。介庙所建处,原有母子相、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的是,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
132、
平遥清凉寺
清凉寺在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北,因文殊菩萨设道场于清凉宝山(五台山)而得名。据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清凉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后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六年(1537)、隆庆五年(1571)重修或葺新,清雍正十三年(1735)又重妆佛像。清凉寺山门为砖拱窑洞五间,再……
133、
北关木牌坊
木牌坊位于和顺县义兴镇北关村中和北街。据民国《和顺县志》载,创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1984年曾进行过抢修,2000年进行过落架维修并施彩绘。占地面积35.77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间木结构牌坊,通高9.7米,宽8米,石砌台基,单檐歇山顶。柱前后均施戗柱支撑并设抱鼓石,上雕石狮,明楼檐下斗……
134、
利应侯庙
利应侯庙利应侯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地址:平遥县襄垣乡郝洞村金泰和六年(1206年)建成,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修葺。庙坐北朝南,占地2325.96平方米,现仅存正殿,其余建筑己毁。正殿为元代建筑,建在高1米余的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昂。殿内有彩塑11尊,均……
135、
辽阳街礼拜堂
辽阳街礼拜堂俗称“洋楼”,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南街村辽阳街中段。1922年,美国教会设计修建礼拜堂,开展基督教义传教活动。2002年局部维修。礼拜堂为西洋式楼阁教堂,占地面积518平方米,坐南朝北,主楼为两面坡瓦顶,门楼方塔形古堡式顶,四面装有时钟,高约20米。建筑分设东西两门,楼体各角、门窗、楼柱均以……
136、
辽阳街三元阁
辽阳街三元阁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北街村辽阳街中段。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4平方米,坐北朝南。三元阁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下层石砌台基,高4.5米,中设券洞,南北贯通。上层楼阁式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重檐歇山顶。上檐斗拱三踩单昂,下檐斗拱一斗三升交卷云式耍头。阁体四周副阶周匝,有廊柱18……
137、
绵山正果寺
正果寺内有八尊高僧、四位高道的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颇有灵气,是研究绵山历史文化和地理气候的重要文物。此处还有通天云衢、五龙松、弥勒殿、圣母殿、观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龙殿等,来历神奇,庙殿灵验。乾坤塔明七暗九层,高达69米,高出云霄,巍峨壮观,是我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门票 ……
138、
兴梵寺
兴梵寺兴梵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宋地址:祁县东观镇东观村据大殿正脊下题记“大宋天圣三年(1025年)始建西管村,大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移建东观镇”。现仅存大雄宝殿。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砖石结构的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面琉璃瓦剪边。建筑面积287.3平方米。斗栱为四铺作出单……
139、
南垣山墓群
南垣山墓群位于介休市城关乡南街村南5公里。地势呈南高北低阶梯形,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1年大运高速公路祁临段建设,省文物局考古所发掘清理战国墓42座,均为土坑竖穴,长5—12米,宽3.5—8米,深4—9米。出土有陶鼎、陶豆、铜镜、铜车马饰、铜带钩等随葬品近200件,入藏介休市博物馆。2003……
140、
榆次城隍庙
榆次城隍庙位于晋中榆次老城景区内,是山西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城隍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榆次县令曹显觉得旧城隍庙狭小简陋、便拆掉就旧庙在现在的地方营建了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山门一间。后经过多次维修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庙内主殿建筑结构精巧细……
走遍晋中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平遥县旅游景点
介休市旅游景点
榆次区旅游景点
祁县旅游景点
太谷区旅游景点
左权县旅游景点
灵石县旅游景点
昔阳县旅游景点
和顺县旅游景点
榆社县旅游景点
寿阳县旅游景点
晋中市文物古迹
晋中市红色旅游
晋中市名人故居
晋中市博物馆
晋中市4A级景区
晋中市十大景点
全部晋中市旅游景点
晋中市特产
晋中市美食
晋中市地名网
晋中市名人
晋中市A级景区名录
晋中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晋中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晋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晋中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