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旅游
吕梁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晋绥日报社旧址
晋绥日报社旧址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社旧址位于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为了统一根据地宣传工作,中共晋西区党委于1940年9月18日创办了机关报——《抗战日报》,贺龙亲笔为之书写了“人民呼声”的题词。《……
42、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第七批国保)时代:元至民国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峪道河镇柏草坡村中部柏草坡龙天土地庙位于汾阳市城北11.5千米峪道河镇柏草坡村中。坐北向南,一进院落,东西28.81米,南北49.71米,占地面积1432平方米。据史料记载,该庙始建于金代,元以后屡次维修。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主要有:戏……
43、
太符观
在山西汾阳市城东北15公里上庙村。此观始建年代不详,金承安五年在此创建醮坛,刻立碑记,后经明、清修葺,始成现状。为道教庙宇,规模宏敞,布局疏朗,场面开阔。山门三间,有如精巧的牌坊,三彩琉璃团龙,镶贴在门外两壁,劲健有力,观内东西配殿各五间,悬山式屋顶,前檐插廊,东奉后土圣母,西奉五岳大帝,殿内悬塑满……
44、
兴东垣东岳庙
兴东垣东岳庙(第五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石楼县城东北20公里的兴东垣村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1388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及清代均进行过修葺。现存建筑大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呈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和大殿。……
45、
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石安村1940年1月,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孟门镇石安村成立,下设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财政局旧址、司法科旧址、税务科旧址、公安局旧址等机构。抗日战争期间,石安村为离石的抗日指挥中心,组织发动群众建立了抗日救国各救会组织,以……
46、
交城古瓷窑址
古瓷窑址古瓷窑址(第三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交城县城东北3公里磁窑村唐宋窑址叠压于磁窑遗址之上,磁窑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4000年左右。唐宋窑址有河东区和河西区两处,河东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00米;河西区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有大量黑、白、青、黄褐等瓷器残片堆集,部分……
47、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崖乡蔡家崖村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北政府及军区所在地,军区司令部驻扎在蔡家崖牛家大院。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驻扎蔡家崖,军区主要所属机关及附属机关在此办公。该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48平方米,建筑面……
48、
中阳楼
中阳楼,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古县城中央大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现存碑碣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时值中阳县治于此,故名。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坍塌,何时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遭雷火,清宣统元年重建。解放后,县政府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现存中阳楼保存完好。中阳楼四面临街……
49、
汾阳后土圣母庙
后土圣母庙,又称后土庙。在山西汾阳县城西北二公里栗家庄乡田村。因庙内供奉后土圣母,故名。在母系氏族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称为“后”;而土者,地也。“地即母”(《后汉书·傀嚣传》),二者都是繁衍人类的。所谓“后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最高的女性君王。近年来,也有的认为,后土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女娲”。后……
50、
“四八”烈士殉难处
“四八”烈士殉难处“四八”烈士殉难处(第一批省保)时代:1946年地址:兴县城东南东会乡寨上村北黑茶山山侧1946年4月8日,0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新四军军长叶挺、0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贵州老教育家黄齐生、十八集团军参谋李少华和随行人员魏万合、赵登俊、黄晓宏、高琼等16人,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
51、
玉虚宫下院
时代:清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柳林县城青龙城宝宁山始建年代不详,主殿玄天殿匾额为明正德年间(1510年)。宫址坐南朝北,依山势而建,七十二台阶至山门,二进院,有玄天殿、观音堂、药王殿、圣母殿、子孙乳母殿等建筑。主殿玄天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布顶,琉璃剪边,坐落在高大的砖砌台基上,周设栏……
52、
孝义吕祖庙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创建于明洪武十四年至天启三年间,位于孝义古城南门外西巷百余米处桥北村,占地面积1100余平方米。庙内正殿塑吕洞宾像,仙像金鱼彩塑,器物一应俱全,偏殿塑太上老君及财神像各一尊,建筑物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西花院内珍花异卉,亭台楼阁,小桥曲水,园林秀美宜人,与古庙浑然一……
53、
汾阳狄青墓
狄青墓狄青墓(第三批省保)时代:宋地址:汾阳市城北十里刘村村东狄青,字汉臣(公元1008—1057年),宋汾州西河人。在西夏战争中屡立战功,由士兵升大将,皇祐五年(1053年)官拜枢密使。嘉祐四年(1059年)归葬于此。嘉祐七年,追赠为狄武襄公。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
54、
贺龙中学
贺龙中学贺龙中学(第三批省保)时代:1945年地址:方山县大武镇大武村学校于1945年9月在贺龙元帅领导下于文水县成立,称“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贺龙元帅亲任校长。1945年10月迁驻方山县大武村。1945年7月1日改称“贺龙中学”。直至1948年夏扩建为“西北军政大学”后,校址随即南……
55、
秀容古城遗址
秀容古城为北魏鲜卑族秀容郡(国)南迁岚县境时,郡主尔荣在汉汾阳县城的基础上,于北魏明帝永兴二年(410年)扩建而成。现存古城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1100米,周长4800米。城墙土砌夯筑,墙基宽20米,顶部窄处宽2米,最宽处达7米,墙高3-13米,夯土层厚6-8厘米,最厚达15厘米。城墙四角除西南……
56、
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
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第四批省保)时代:清地址:交口县回龙乡韩家沟村韩极(1780——1854)字天枢,号玉衡,咸丰皇帝皓封奉政大夫、国子监大学士,并赐世袭“骑都尉”,咸丰四年(1854年)病故,其子(袭四川省通判)建韩极墓楼。咸丰五年(1855年),皇帝御赐,建天枢之坊于河畔。……
57、
峪道河遗址
峪道河遗址峪道河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汾阳市城北6公里峪道河镇遗址地处汾水以西,缓坡丘陵的山前地带,后连起伏的吕梁山脉。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龙山(晚期)文化时期遗存。遗址分布广阔,由南向北,李贞沟纵深到田褚、水泉,东扩至崖头、峪口等几个自然村,面积约680万平方米,与东堡、上贤遗址……
58、
隋城遗址
隋城遗址隋城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岚县岚城镇岚城村北1公里据清雍正八年《岚县志》载,隋城历为苛岚、岚城、宜芳、岚州、楼烦郡,东会州治所,始建于隋大业十年(614年),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州城,经唐、五代、北宋延续460余年,宋元丰二年(1097年)在旧城南筑新城,即今岚城。宋城建成后……
59、
贺昌烈士陵园
柳林县贺昌烈士纪念陵园位于贺昌烈士的家乡山西省柳林县县城西南,紧靠307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12948平方米。1984年,柳林县人民为纪念贺昌烈士的丰功伟绩,由贺昌村委捐地,团县委开始筹建,1985年碑体竣工,-和聂荣臻亲自为纪念碑题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的……
60、
坪上遗址
坪上遗址坪上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北朝地址:柳林县三交镇坪上村东1公里遗址位于黄河东岸二级台地,东面连山,南北临沟,地形较平缓,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0.5—1米,地面暴露有灰坑和多种类形的遗物。遗址东部有一……
走遍吕梁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兴县旅游景点
汾阳市旅游景点
柳林县旅游景点
临县旅游景点
孝义市旅游景点
交城县旅游景点
离石区旅游景点
文水县旅游景点
方山县旅游景点
交口县旅游景点
岚县旅游景点
石楼县旅游景点
中阳县旅游景点
吕梁市文物古迹
吕梁市红色旅游
吕梁市名人故居
吕梁市4A级景区
吕梁市十大景点
全部吕梁市旅游景点
吕梁市特产
吕梁市美食
吕梁市地名网
吕梁市名人
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吕梁市A级景区名录
吕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吕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吕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