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61、
连寺沟泰山庙
连寺沟泰山庙时代:清地址:忻州市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泰山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泰山庙坐落于土丘之上,南低北高,建筑依地势而建,坐北向南,南北长95m,东西宽40m,占地面积为3800㎡。中轴线依次为戏台、山门、过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别为东西耳房、东西配殿及东耳殿,西耳殿残毁不存,山门外设倒……
162、
下小沿沿山寺
下小沿沿山寺,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下小沿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4.3米,南北宽22.1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据正殿云板题字和清重修石碣记载,创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现存建筑除西耳殿为清代建筑外,均为明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东西各有配殿,西……
163、
汾阳宫遗址
汾阳宫遗址汾阳宫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隋地址:宁武县余庄乡天池汾阳宫筑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分外城、内城,环天池的建筑有亭、台、楼、阁等,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隋炀帝曾四度来此避暑游览。隋末,刘武周造反起兵,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将宫城焚毁,后再未修复。遗址主殿坐落在天池之南的老马沟东侧,长1……
164、
国都殿村关帝庙
国都殿村关帝庙,位于五台县陈家庄乡国都殿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悬山顶。石砌台基,台阶九步。 本雕雀替,大斗左右伸出花牙子,当心间隔扇,两尽间窗。殿内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绘的三国演义壁画59平方米。有“雍正十二年(1734)”的石碑1通,“光绪二……
165、
落宝沟银洞遗址
落宝沟银洞遗址,位于五台县台怀镇落宝沟村东北约500米。坐东向西,东西长20米,南北宽30米,分布面积600平方米。所处位置为土石山区,相传该银矿为五代时北汉皇帝刘旻,命五台山高僧继顒所开,所得银两北汉政权收取40%,寺庙留存60%,缓解了北汉政权的财政危机,被北汉政权封为“大汉国都僧统检验”、“太……
166、
天涯石鼓神祠
天涯石鼓神祠(又名石鼓大王庙),位于原平市子干乡停旨头村东南约100米处天涯山下。坐北朝南,东西长42.9米,南北宽75.28米,占地面积323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金天会三年(1125)重修,明成化六年(1470)重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葺,现存建筑均为明清遗构。二进院……
167、
芦芽山太子殿
芦芽山太子殿,位于五寨县前所乡洞儿上村芦芽山顶。创建年代不详,据石碣载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又据殿前石匾记载其重修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坐南朝北。南北长3.5米,东西宽3.5米,面积12.25平方米。现仅存殿宇1座,平面呈方形,由红砂条石垒砌,面宽一间,进深一间,四角攒尖顶,内部结构为……
168、
雪仰头陀塔
雪仰头陀塔,又名晓祖宝塔,位于宁武县涔山乡小石洞村的悬崖栈道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2平方米。创建于清代,现存为清代建筑。六边形砖塔,通高8.5米。共四层,每层檐下有叠涩檐。塔座高1.1米,其余各层三面辟假壶门,每面书佛教咒语,塔刹已残。塔基下有地宫。地宫为砖石券拱窑洞,深1.74米,宽1.6米。……
169、
五岳圣母庙
五岳圣母庙,位于神池县八角镇细岭村山脚底自然村东300米的碧峰山顶。坐北朝南。南北长67.1米,东西宽25.6米,占地面积1717平方米。据寺内明弘治十七年(1504)创建碑记载:原名碧峰山五岳庙。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戏台、过殿、正殿,两侧分别建有……
170、
宁武太子殿
太子殿,位于宁武县西马坊乡达摩庵村东北的芦芽山绝顶上。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0.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碣记载,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单体建筑,殿平面呈正方形,均为3.2米。殿内为石券窑洞式结构,有四根石柱。攒尖顶。门正面额书刻“太子殿”三字,两侧刻对联“复慈云于中国,性法雨于边方”。外……
171、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总部旧址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总部旧址,位于代县雁门关乡太和岭口村东。1937年,侵华日军进入山西前夕,阎锡山在该村设第二战区司令官行营总部。9月上旬,周恩来在此与阎锡山谈判八路军入晋后的活动地域、指挥关系、补充兵员、武器装备和动员群众等问题;并商定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扭转了山西局势。旧址坐……
172、
定襄文庙
定襄文庙,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城内村中。坐北向南。东西长37.4米,南北宽为77.4米,占地面积约289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清时期建筑。沿中轴原建有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两侧有道冠古金坊、德配天地坊、乡贤祠、名宦祠、东庑、西庑。现仅存明伦堂、日新斋、时习斋、东庑和西庑,其余建……
173、
小关庙大殿
小关庙大殿,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小关庙街。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祯元年(1628)、清乾隆四年(1739)、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现存为明代遗构。大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石砌台基,基宽13.7米,深17.4米,高0.3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
174、
射虎川戏台
射虎川戏台,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碧霞寺对面。原为奶奶庙的附属建筑,现庙毁,仅存两座戏台。 据碑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坐东朝西,两座戏台南北一字排列。北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卷棚硬山顶,四檩卷棚式构架,前台敞朗,后檐墙辟……
175、
张家堡观音寺
张家堡观音寺,又称龙王庙,位于代县新高乡张家堡村北。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22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和龙王殿,两侧为财神殿和老爷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龙王殿石砌台基,基宽8.7米、深7.3米、高0.2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
176、
永泉寺
永泉寺,位于繁峙县砂河镇北关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108米,东西宽21米,占地面积2268平方米。据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碑记载,寺庙创建于明弘治年间,现存除正殿为明代遗构外,余均为清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过殿、正殿,两侧有东西殿。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七檩无廊式……
177、
五台山凤林寺
五台山凤林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火厂自然村西北1700米处。据《清凉山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彻天和尚卓庵修。“至明万历(1573-1620),庵改为寺,赐额凤林。 ”清朝、民国两代皆予以修葺,但此后却屡遭兵燹,最终被夷为平地。仅留二虎禅师灵骨塔和其弟子塔2座。1996年真慧……
178、
繁峙鼓楼
繁峙鼓楼,位于繁峙县繁城镇东城街村鼓楼街1号。坐北朝南,南北长58.5米,东西宽21米,占地面积1229平方米。据重修鼓楼碑记载,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年(1755)增设钟楼、鼓楼,光绪四年(1878)重修,现存为明、清建筑。方形城台,台高6米,台基中设拱券门洞,南北贯通,鼓楼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
179、
繁峙寿宁寺
寿宁寺,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南峪口村北200米处。坐北朝南。南北长30.95米,东西宽20.45米,占地面积63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耳殿。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9米,面宽七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斗栱一斗三升插假昂,前檐明、次、稍……
180、
元好问祠堂
元好问祠堂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南北大街北部84号。坐西向东,东西长40米,南北宽17.8米。创建于清道光年间,20世纪50年代及2006年维修,现存为清代。中轴线上有西大厅,两侧南北各存有碑房11间。祠堂主人元好问(1190-1257),金元时期文坛领袖,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现存西大厅面宽三……
走遍忻州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五台县旅游景点
代县旅游景点
原平市旅游景点
忻府区旅游景点
繁峙县旅游景点
宁武县旅游景点
定襄县旅游景点
神池县旅游景点
五寨县旅游景点
河曲县旅游景点
岢岚县旅游景点
偏关县旅游景点
静乐县旅游景点
保德县旅游景点
忻州市文物古迹
忻州市红色旅游
忻州市名人故居
忻州市4A级景区
忻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忻州市旅游景点
忻州市特产
忻州市美食
忻州市地名网
忻州市名人
忻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忻州市A级景区名录
忻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