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
五台山宝华寺
五台山宝华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阳坡道村东北约400米。据《清凉山志》记载,该寺创建于明代,由僧人正参修建,原名杂花庵,为丛林静室。清康熙五十年(1711),由僧人清修重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改称宝华寺。现在的宝华寺是演林老和尚于1986年重建的,保存清代风格。该寺布局规整,建筑宏伟。坐……
122、
五台县烈士陵园
五台县烈士陵园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18.3亩,坐落于台城镇西庄村,陵园坐西朝东,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厅、五台人民抗日和解放斗争史展厅三部分组成。矗立在园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雄伟壮观,仿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青石基座,青石栏杆,汉白玉碑身,正面为聂荣臻元帅的题词,背面为徐向前元帅……
123、
证空寺
证空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下高陵村北。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题记载,明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嘉庆七年(1802)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42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现存过殿和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石砌台基……
124、
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台沟村东约30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49.4米,占地面积为5028.92平方米。 据明《清凉山志》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元代及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现存建筑除文殊殿为清代遗构外,余皆为新建。一进院落布局,中……
125、
繁峙天齐庙
天齐庙,位于繁峙县繁城镇作头村中。坐北朝南。南北宽68.6米,东西宽29.4米,占地面积2022.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清康熙十八年(1679)、嘉庆二十二(1817)年屡次修缮,现存为清代建筑。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山门、过殿和正殿(东岳殿),两……
126、
公孙杵臼祠堂
公孙杵臼祠堂,位于忻府区新建路办事处逯家庄村东。坐北向南,东西41.8米,南北110.5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题记载,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建。两进院布局,中轴线上有戏台、过殿、两侧为东西配殿,除戏台为近年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悬山式卷棚顶。大殿建于高0.65米的……
127、
代县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代县峨口镇正下社村东。据寺内元代石灯塔及正殿题记载,建于元至顺四年(1333)、至正四年(1344)重修,明弘治十年(1497)重建,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又予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厢房和东……
128、
北宋西庙
北宋西庙,位于忻府区紫岩乡北宋村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38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梁架题记,元至正二年(1342)、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现存过殿、正殿、东配殿、东西耳殿和钟鼓楼等。除东耳殿为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一斗二升……
129、
繁峙洪福寺
洪福寺,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山会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53米,东西宽30.3米,占地面积159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扩建、嘉靖十年(1531)重修,清咸丰十年(1853)续修。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过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现存除正殿为近代、东配……
130、
晋王墓
晋王墓晋王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李克用,沙陀族人。公元882年,归顺唐朝,任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唐乾宁二年(895年)-爵晋王。天祐五年(908年)卒,葬于此。墓地坐北朝南,由封土堆、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通长30余米,距墓门3.8米的墓道两侧,自上而下均……
131、
赵武灵王祠
赵武灵王祠,又称凤灵寺,位于代县新高乡赵村村南。创建年代不详。据祠内碑载,明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37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照壁、戏台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正殿砖砌台基,基宽12.5米、深10.6米、高0.37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
132、
代县兴佛寺
兴佛寺,亦称龙王庙,位于代县新高乡陈家堡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龙王殿题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723平方米。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和龙王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龙王殿石砌台基,基宽10米、深8.7米、高0.4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
133、
上门王定祥寺
上门王定祥寺,位于代县上磨坊乡上门王村中。据寺内碑载,元大德年间(1297—1307)创建,明初毁于兵燹,明景泰元年(1450)、弘治二年(1489)重建, 清代屡有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10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现仅存大雄宝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大雄宝殿为二层木构楼阁,砖砌台基,基宽1……
134、
寿宁观照壁
寿宁观照壁,位于代县上馆镇北关村中。据清光绪版《代州志》载,原为寿宁观附属建筑。寿宁观建于宋代,明弘治年间(1488-1505)改为太宁宫,现已毁, 仅存五龙璧,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清咸丰二年(1852),因遭水患局部损坏,清咸丰三年(1853)重建后,改五龙璧为三龙璧。北南向北,占地面积4……
135、
寺沟塔
寺沟塔,位于五台县豆村镇寺沟村北100米。据第三层塔碣记载,建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15米,占地面积7.8平方米。 塔基平面六边形,高1.34米,径3.08米,为砖砌束腰须弥座,上下枭、上下枋呈枭混式,壶门处雕各种花卉。塔身五层实心,一层檐下设五铺作双抄斗栱,南侧及相……
136、
羊舌寺
羊舌寺,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堡内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07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大雄宝殿和文殊殿,两侧为僧舍和东西配殿。现存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均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转砌台基,基宽21.……
137、
圭峰寺
位于繁峙县城西南22公里岩头乡安头村附近,距西豆公路1公里。圭峰寺创建于隋,历代重修。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东配殿三间,东楼二层六间,均属清代所建。殿内塑像已毁。寺内有明以来重修碑记十余通。圭峰寺背山面河,形似凤凰,山石嶙峋,奇形怪状。石间生有绞纹古柏,“古柏”躯干别致,形似“扭纹”,好像用手拧过似的……
138、
五级福田寺
五级福田寺,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五级村中。据碑记,该寺建于大清嘉庆六年(1801)。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91平方米。一进两院,中轴线上分别为天王殿、过殿、藏经阁、正殿。 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设廊,卷棚硬山顶,左右为钟鼓楼,天王殿旁开山门,月台上置石狮一对。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灰瓦顶,东……
139、
代县五龙庙
五龙庙,位于代县新高乡董家寨村东。据庙内碑载,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明万历四年(1576)、清雍正二年(1724)、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14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木构牌楼和正殿,两侧为侧门、钟鼓楼和耳殿。正殿砖砌台基,基宽9.9米……
140、
广武城址
广武城址,位于代县阳明堡镇古城村西80米处。据清光绪《代州志》载,初筑于战国,汉高祖三年(前204)始置广武县, 北魏熙平年间(516-517)迁于上馆城(今代县城),原城遂废。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2500米,分布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现存东墙残长820米,西墙残……
走遍忻州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五台县旅游景点
代县旅游景点
原平市旅游景点
忻府区旅游景点
繁峙县旅游景点
宁武县旅游景点
定襄县旅游景点
神池县旅游景点
五寨县旅游景点
河曲县旅游景点
岢岚县旅游景点
偏关县旅游景点
静乐县旅游景点
保德县旅游景点
忻州市文物古迹
忻州市红色旅游
忻州市名人故居
忻州市4A级景区
忻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忻州市旅游景点
忻州市特产
忻州市美食
忻州市地名网
忻州市名人
忻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忻州市A级景区名录
忻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