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281、
上阳阁遗址
上阳阁遗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上阳阁村南。东西约500米,南北约600米,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遗址地处滹沱河南岸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呈缓坡状分布,西临季节河。文化层厚0.5~1.6米,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灰陶、夹砂灰褐陶和泥质灰陶片,器表有绳纹、篮纹或为素面,可辨器形为翁和敛口罐;汉代的泥质灰陶片……
282、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位于代县雁门关乡太和岭村西北约5000米的石墙沟南。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部在雁门关以南的石墙沟至城上之间伏击日军,毙敌200余人,烧毁汽车数十辆,一度切断了日军的交通命脉,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役。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
283、
繁峙吉祥寺
吉祥寺又称清凉寺,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大草坪村富家庄自然村东北500米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和喇嘛塔,东西两侧为配殿。除文殊殿为清代建筑外,其余建筑均为1985年至2009年恢复新建。文殊殿石砌台基,基高1.2米,面宽……
284、
忻州五岳庙
五岳庙,位于忻府区曹张乡令狐庄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9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脊檩题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一进院布局,现存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三踩单昂,明间设板门,次间为直棂窗。东西配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悬山顶。庙内村清代功德碑1通,古松1……
285、
忻州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忻府区高城乡金山铺村中。坐北向南,东西100米、南北110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大殿脊檩题记,明洪武二年(1369)重修,清代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明代遗构。大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前明间设板门。近年村人又在庙内修建龙王殿、僧房各一栋……
286、
定襄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定襄县河边镇南庄村北约500 米。1972 年6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南庄村村民在村北立碑建碑楼。碑楼为砖混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镌刻毛泽东手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字,下层石碑记载本乡162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姓名与事迹。碑高1.3米,宽0.……
287、
定襄白村遗址
白村遗址白村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定襄县受录乡白村村西约1公里处遗址坐落在滹沱河东岸台地上。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厚1—2米。地面暴露陶器有罐、盆、甗、三足瓮、细瓮。陶质有夹砂、泥质以灰陶居多,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篮纹等。遗物中石器较多,有石球、斧、凿、三棱尖状器等……
288、
古竹林寺遗址
古竹林寺遗址,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东北1500米的山坳中。创始年代不详,据《五台县志》载:“唐代僧人法照曾入寺修行”,现毁不存,遗址分布面积1089平方米。1998年复建寺庙时,出土一批唐代石雕像。遗址内有石碑2通,一为“大明万历辛丑二十九年(1601)”石碑,另一为“大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289、
林遮峪遗址
林遮峪遗址林遮峪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保德县城南35公里林遮峪乡林遮峪村南500米墩儿梁该地背山面水,地势平坦,遗址长1000米,宽500米,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从断崖观测文化层厚0.5---1米,器形有鬲、罐等,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为次。1971年在此遗址内清理出一座商代晚期墓……
290、
六度庵
六度庵,位于五台县沟南乡沟南村沟南学校内。始创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坐北向南,四合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积267平方米。小山门一间。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前出廊,悬山灰瓦顶,当心间门,两次间为窗,斗栱左右伸出花牙子。正殿檐下正中悬挂有匾书“智宏六度”。东西配殿各面宽五间,进深四椽,硬山灰瓦顶,当……
291、
代县浮屠塔
浮屠塔,又称洪济寺砖塔,位于代县上磨坊乡东若院村北约500米处。创建年代不详。原为洪济寺内建筑,现寺毁仅存塔,为宋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85平方米。六边形单层砖塔,通高4米。平面呈六边形,底边长1.5米。塔基束腰须弥座,塔身六面向内略弧,南北向雕有板门,其余四面雕有菱花窗,叠涩处仰莲塔檐,上……
292、
三岔堡址
三岔堡址,位于五寨县三岔镇三岔村。据《五寨县志》载: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40),属偏头关,清雍正三年(1725)划归为五寨县,废弃于晚清时期。平面基本呈方形,周长约1200米。现存北门洞、北墙及东墙残垣。北门宽约6米、进深约10米。东墙高约1米,上部包砖,下砌条石。基宽约8米,残高3~5米,夯层厚……
293、
蒯屯关摩崖造像
蒯屯关摩崖造像,位于宁武县化北屯乡蒯屯关村东150米处。汾河岸边的中山阁悬崖下,坐东朝西。据造像题记载,元大德二年(1298)造。现存造像面价约3平方米。造像分上下两组佛像。上组造像3尊,立式,长0.2米,高0.13米。下组造像10尊,每尊佛高约0.15米,长0.6米,宽0.17米。距佛像不远有题记……
294、
洪济寺砖塔
洪济寺砖塔洪济寺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代县磨坊乡东若院村始建于隋仁寿初年(600年),宋乾德五年(967年)大修,金正隆、元延祐、明天顺年间均有修葺。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4米。塔基平面呈六边形,砖雕圆柱支撑。塔身由水磨砖构筑,呈六棱体,每面均精雕形态各异的窗户,塔顶中段为正……
295、
突袭阳方口火车站遗址
突袭阳方口火车站遗址,位于宁武县阳方口镇阳方口村火车站。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入侵后在此建火车站,掠夺煤炭资源。战役发生在1940年8月21日,八路军120师714团,在此袭击了同蒲铁路北段的阳方口车站,以破坏日军运输线。这次战役共击毙日军180人,缴获步枪21支,战刀2把。战役遗址为原候车室。到20世……
296、
五寨县故城
五寨县故城,位于五寨县砚城镇城内村中。据《五寨县志》载:五寨故城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万历九年(1581)扩城砌砖,设东、西、南三门,因有前、后、左、上、中五卫所,故名五寨堡。清雍正三年(1725)置五寨县。五寨县故城平面呈方形,边长均为500余米,现存东城墙约35米,西城墙约450米,南城……
297、
荆芥玉皇庙
荆芥玉皇庙,位于原平市楼板寨乡荆芥村西北玉皇卯山顶。坐北面南,东西长11.6米,南北宽15米,占地面积174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嘉庆六年(1801)、同治四年(1865)、光绪十八年(1892)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正殿、两……
298、
鹅峰寺
鹅峰寺,位于代县峨口镇南旧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97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现仅存正殿, 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正殿石砌台基,基宽14.5米,深6.8米,高0.6米。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装修已改。寺……
299、
下田关帝庙
下田关帝庙,位于代县上馆镇下田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载,清乾隆元年(1736)、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和老爷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老爷殿石砌台基,基宽10.5米、深7.8米、高0.7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
300、
平型关堡
平型关堡,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平面呈矩形,周长1050,米,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保存情况一般,此堡设有三门,即东门、南门、北门。东门已全部损毁。南门现存底部情况:宽2.5米,高3.4米,进深5.6米,现存城楼残高5.1米,建筑情况不明。此堡南北门外均有翁城,南门瓮城已毁,北门瓮城保存较好,……
走遍忻州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五台县旅游景点
代县旅游景点
原平市旅游景点
忻府区旅游景点
繁峙县旅游景点
宁武县旅游景点
定襄县旅游景点
神池县旅游景点
五寨县旅游景点
河曲县旅游景点
岢岚县旅游景点
偏关县旅游景点
静乐县旅游景点
保德县旅游景点
忻州市文物古迹
忻州市红色旅游
忻州市名人故居
忻州市4A级景区
忻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忻州市旅游景点
忻州市特产
忻州市美食
忻州市地名网
忻州市名人
忻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忻州市A级景区名录
忻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