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261、
北元护城楼
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元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
262、
三井战斗遗址
三井战斗遗址,位于岢岚县三井镇三井村中。1938年3月10日,八路军120师358旅、359旅的两个团在村干河北岸,伏击由岢岚县城由五寨方向撤退的日军,歼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其中缴获的“九零”火炮一门现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这是八路军120师抗日战争中缴获的第一门大炮,贺龙亲自命名为“功……
263、
五台山慈福寺
五台山慈福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西约3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85米,南北宽155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正殿题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除山门为新建外,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五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和藏经阁,两侧为配殿、耳殿。寺内……
264、
仙人涧券洞
仙人涧券洞,位于岢岚县岚漪镇东街村东北约500米的东山石涧中。据券洞题记载,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分布有上、下两洞,相距76米,上洞顶宽7米、深5米,洞楣上额嵌“青峰洞”石匾,清乾隆十四年(1749)款;下洞顶宽9米,深10米、洞楣上额嵌“仙人洞”石匾,同治二年(1863)……
265、
代县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代县峨口镇富村下新街。创建年代不详。据戏台匾额题记载,清雍正九年(1731)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10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正殿砖砌台基,基宽15.6米、深8.1米、高0.25米。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
266、
繁峙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大明烟村中。原名凤林寺。坐北朝南。南北长32.3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54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过殿、正殿。寺内原有窑楼、西贴房,现均毁。正殿石砌台基,基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以……
267、
作霖寺
作霖寺,位于忻府区合索乡南营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文殊殿题记载,明弘治十年(1497)和清代均有重修。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文殊殿,为清代遗构。文殊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五踩双昂,装修不存。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三……
268、
赤土沟堡
赤土沟堡,位于代县上磨坊乡赤土沟村中。平面呈长方形,东西55米,南北65米,分布面积3575平方米。四面墙体断续残存,东墙残长65米,南墙残长25米,西墙残长10米,北墙残长46米,基宽1.2~2.1米,顶宽0.3~1.2米,残高1.6~3.6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1~0.16米。属明代遗存。……
269、
枣林遗址
枣林遗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枣林东村东约200米处。东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分布面积约48万平方米。遗址地处滹沱河支流胡峪河两岸台地, 地势开阔平坦。文化层厚0.3~1米,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器表饰有绳纹、篮纹和戳印纹,可辨器形为瓮和鬲;东周时代的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器表饰……
270、
洪福寺砖塔
洪福寺砖塔洪福寺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代县峪口乡峪口村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为八角五层五檐楼阁式砖塔,通高18米。塔基为方形石砌须弥座,由三部分组成:底层为石条砌边的正方体;中层为小于底层的正方体,正南面开券洞门,踏旋转楼梯可通塔顶;第三部分砌以雕花砖栏杆,栏杆内三层莲瓣承托塔……
271、
代县妙觉寺
妙觉寺,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关村中。据寺内钟铭记载,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代、民国多次修缮。坐东向西,占地面积669平方米。 寺内现仅存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新建。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基宽11.4米、深9米、高1.2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
272、
瓦磁地遗址
瓦磁地遗址,位于繁峙县下茹越乡瓦磁地村东50米的滹沱河北岸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北高南低,呈缓坡状。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分布面积4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宽1.2米,深0.8米,圜底。采集有夹砂绳纹灰陶片泥质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鬲和战国时期的豆。依据采集物判……
273、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位于原平市东社镇赵村村民委员会库房内。占地面积1平方米。青石质,螭首,方座。碑身高1.66米,宽0.8米,厚0.19米,座长0.8米,宽0.5米。唐长寿二年(693)立石。额题“为金轮圣神皇帝修故伽蓝之碑”。22行,满行36字,碑文记述了张合堡等村民修浮屠及武德年间重修伽蓝之事。1……
274、
神池烈士陵园
神池烈士陵园,位于神池县龙泉镇旧堡村环城旅游路北100米处。为纪念革命先烈,始建于1954年,1967年7月重建时从旧址县城东三道街搬往现址。陵园占地面积777平方米。园内陈列有从红军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烈士711人,其中军队系统648人,地方系统63人。当院建六角攒顶飞檐碑亭1座,碑亭中西立……
275、
南村清澄寺
南村清澄寺,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南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3米,南北宽45米,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梁架题记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重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中轴线分布有大殿、山门,两侧有钟楼、鼓楼。大殿石砌台基,六檩前代廊构架,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殿……
276、
偏关吴城遗址
吴城遗址吴城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至汉地址:偏关县南楼沟乡吴城村又名“吴王城”,文化内涵包括庙底沟二期、龙山晚期、东周、秦、西汉时期。城垣南北1000米,东西500米,残高3.5米,夯层9——12厘米。地表采集物有陶片、瓦和瓦当,可辨器型有罐、盆、鬲、瓮等,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和附加堆纹……
277、
吴家湾王氏节孝坊
吴家湾王氏节孝坊,位于宁武县石家庄镇吴家湾村中。坐东朝西,清代建筑。石牌坊为四柱三间无楼式。坊通高约5米,通宽约6.3米。四柱均为方形,柱脚前后设方形报鼓石,明间上方有方形石匾,周边有火焰状,上楷书“皇恩”,左右“日”“月”,上坊背面“贞节”,正面“和熊媲美”;下坊“处士吴毓奇妻节妇王氏坊”。次间坊……
278、
下汤头遗址
下汤头遗址,位于定襄县受禄乡下汤头村东北约100米处。在滹沱河北岸台地上,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75米,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等,文化层厚0.7~1.5米。采集有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片,器表为素面和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1998年修建朔黄铁路时,山……
279、
繁峙琉璃塔
繁峙琉璃塔时代:明地址:繁峙县岩头乡庄子村原属大护国文殊寺内建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为八角十三层琉璃塔,高32米。底径12米,顶径4米。基座石砌束腰须弥式,雕仰覆莲瓣。塔中有阁,顺塔洞可上至六层。塔身外表全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以绿色琉璃为主。塔外表有……
280、
程飞故居
飞故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二南巷11号。程飞,原名赵树生,槐荫村人,1924年生。1949年后,曾任国家外经部副部长。故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720平方米。早年为一进两院,现二门和花栏墙已毁不存。砖券大门,匾书“瑞凝”,门前有石雕栓马桩。北房面宽七间,进深五椽,硬山顶,当心间凹进,安六抹头格扇门,……
走遍忻州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五台县旅游景点
代县旅游景点
原平市旅游景点
忻府区旅游景点
繁峙县旅游景点
宁武县旅游景点
定襄县旅游景点
神池县旅游景点
五寨县旅游景点
河曲县旅游景点
岢岚县旅游景点
偏关县旅游景点
静乐县旅游景点
保德县旅游景点
忻州市文物古迹
忻州市红色旅游
忻州市名人故居
忻州市4A级景区
忻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忻州市旅游景点
忻州市特产
忻州市美食
忻州市地名网
忻州市名人
忻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忻州市A级景区名录
忻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