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旅游
邯郸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邯郸碑林
邯郸碑林是一座碑林建筑群,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内武灵丛台北侧,七贤祠的西院,东部与东湖北段相邻,进七贤祠有西门与之相通。1987年开始筹建,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邯郸碑林,藏碑三百余块,碑刻从宋元到现代,对研究邯郸的人文历史极具价值。其……
42、
转军洞
转军洞转军洞(ZhuanjunCave)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初,河北邺城遗址附近,考古专家最近发掘出1700多年前曹魏至十六国时期邺城的南城门和北城门,同时还发现了民间传说中的曹操“转军洞”。据介绍,这次发掘的邺城遗址城门,位于临漳县城西南30公里处,距现存著名的曹魏时期铜雀台、……
43、
元符寺
元符寺位于成安县城西北18里之东二祖村村北(该村原属滏阳县、磁县。1945年后属成安县)。据《磁县县志》记载,元符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在寺内建塔,安放二祖慧可大师灵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昭义军监军使李朝正在塔前立碑。唐元复二年、宋嘉祜二年曾两次……
44、
南响堂寺
南响堂寺南响堂寺位于古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西侧要隘处(现在西纸坊村),由石窟、靠山楼阁、殿宇和古塔组成。据现存隋碑记载,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身,刻有记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石窟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壁上还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补凿的……
45、
定晋岩禅果寺碑刻
定晋岩禅果寺碑刻位于武安市口上村寺沟。据碑文记载:定晋岩禅果寺始建于东魏高欢渤海王时期,后唐同光至天成年间(923-930年)重修,明正德十年发生火灾,寺院全焚。明正统、成化、嘉靖和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都有重修,寺院建筑约于1940年第二次毁坏。寺院建筑宏伟,气势磅礴,依山就势,均建于定晋山岩之……
46、
井堂寺
井堂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部肥乡县城北一公里处,南邻309国道,东邻县城至青兰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堂街),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寺内圣井为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远看此处瑞气冲天,近前更觉神志清爽,遂对颜回与子路两位学生说:“此处地下颇有……
47、
丛台公园工农兵雕塑
丛台公园工农兵雕塑,简称工农兵雕塑,位于河北邯郸市丛台公园东大门内。该塑像于1972年10月建成,高度约11米左右。工农兵塑像于1972年10月建成,由于基座西面汉白玉石板上刻有“1969年5月”的字样,许多人误认为塑像是这一时期建成的。原来基座的上方曾经矗立的是毛泽东的塑像。底座高5.16米,寓意……
48、
寺后坡石窟
水浴寺石窟又称“寺后坡石窟”,建于北齐时期,唐宋时有续凿。其位于峰峰矿区寺后坡村西北200米处,与鼓山西麓的北响堂寺隔天宫峰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石窟小,得名“小响堂寺”。此处共有东西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的经幢,水浴寺石窟的东面有古建筑群一处,建筑多毁。在寺院西侧的一处坐北朝南的……
49、
邯郸榕桦寺
邯郸市北张庄村榕桦寺(原名重华寺),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北张庄村东头,始建于东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曾是我国佛寺廿五古刹之一。现存的大雄宝殿、伽蓝殿,重建于民国廿六年,属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伽蓝殿的西面,占地约亩大的地方是原“祖师塔林”地下埋有祖师的遗骨和随葬的古文物。地面建筑解放初还存在墓塔……
50、
磁县讲武城遗址
讲武城遗址讲武城遗址位于磁县城南漳河北岸讲武城村。讲武城唐以前称武城,宋代以后改称讲武城。讲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后,经常活动在这里,把此地作为培养武将的基地。古城平面呈平行四边形,除南墙及东墙南段被彰河冲毁外,其余大部分尚存。1958年发掘,出有板瓦……
51、
大乘玉佛寺
大乘玉佛寺大乘玉佛寺位于邯郸市区西部,插箭岭公园南部,占地66亩,始建于南北朝大象年间,经唐、宋、元、明、清历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当时名僧云集,香火旺盛,为中原名寺大刹,后几经兴衰,毁于战乱。为弘扬佛教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经政府批准,寺院得以恢复重建。重建后的大乘玉佛寺,规模宏大,楼堂……
52、
赵窑遗址
赵窑遗址赵窑遗址位于武安县城东北20公里,东距京广铁路11公里。四周群山起伏,河流纵横,中间为一盆地,赵窑村便位于盆地中央的台地上。赵窑遗址位于赵窑村南,东南有洺河,北有马惠河,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原河北文化学院和河北省文化局工作队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探方2……
53、
邯郸天齐庙
天齐庙位于磁县花官营乡吴庄村,邯郸市中华路南延6公里处的东侧,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始建于唐,址在村东。元时,因漳河改道迁至现址。该庙历史闻名遐迩,历代均有增矿,至明时景胜为最,有“三门相照、三殿并峙”三说。山门、钟楼廊庑大殿,参差座落,加之榕树复荫,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后因种种原因夷为平地,仅存……
54、
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分布在河北省武安县县城西南洛河北岸的台地上。该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的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约为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遗址的文化堆积极为丰富,又颇具地方特色,对于探讨仰韶文化的渊源和追溯更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具有关键性意义。由于该遗址……
55、
圣井岗龙王庙
圣井岗龙王庙位于邯郸市西北5公里户村镇肖河村东北,南临邯武公路,西依紫山,北靠古石龙景区。圣井岗龙王庙占地1.5万平方米,是一组具有元代风格的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有戏楼,山门,前殿,后殿,钟楼,东道房,东配殿,送子奶奶庙、西道房,配殿,眼光奶奶庙等,整体布局对称统一。“圣……
56、
五礼记碑
五礼记碑俗称五礼碑,位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1108年)所作《五礼新议》,故又称“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该碑刻立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原为唐魏博节度使何进滔碑,由柳公权撰并书丹。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为了维护何巩固其统治地位,把吉礼、宾礼、嘉礼、军礼……
57、
北丛井造像碑
北丛井造像碑北丛井造像碑位于武安市北丛井村,据碑文记载,为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龙山寺比丘道宝造像碑。魏碑正面造像从特征和龛形分析,并非是东魏同期所凿。比丘道宝碑记,起初为记事碑,至宋代,佛教徒又在碑阴雕像,雕刻较为细腻,有典型的宋代造像特征。碑为青石质,碑身与座置于两地,龟趺座,在原处。碑为长方……
58、
大名兴化寺
兴化寺位于大名府城西门外,铁窗口村南,现在寺庙正在修复和完善中,院子中间坐落着一尊三面观音,大寂光殿坐东朝西全部是木结构,大殿的北、东、南三面的外墙上画满了佛教故事,殿内东面供奉着三尊菩萨,可以说是金碧辉煌,殿的北面供奉着小时候的释迦摩尼,站在大象身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名县是中国佛家禅宗文化的发……
59、
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遗址位于武安市磁山二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是中国华北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遗址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73年首次发现,遗址为早于仰韶时代的新石器文化,约为公元前5400—公元前5100年。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方式,在遗址中发现的房基,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发现的窖穴,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最深……
60、
邯郸乐毅墓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近代重新大规模修整过。现在的墓地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米。墓碑及碑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墓前有广场,东西种植松树。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
走遍邯郸市
河北省旅游景点
武安市旅游景点
涉县旅游景点
永年区旅游景点
磁县旅游景点
丛台区旅游景点
峰峰矿区旅游景点
大名县旅游景点
邯山区旅游景点
魏县旅游景点
馆陶县旅游景点
临漳县旅游景点
复兴区旅游景点
邱县旅游景点
成安县旅游景点
广平县旅游景点
曲周县旅游景点
肥乡区旅游景点
鸡泽县旅游景点
邯郸市文物古迹
邯郸市红色旅游
邯郸市名人故居
邯郸市博物馆
邯郸市十大祠堂
邯郸市4A级景区
邯郸市十大景点
邯郸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邯郸市旅游景点
邯郸市特产
邯郸市美食
邯郸市地名网
邯郸市名人
邯郸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邯郸市A级景区名录
邯郸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邯郸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十大古建筑
2021年河北省智慧景区示范点
第一批河北省诚信文明示范景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