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21、
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梁家祠)
位于广宁县南街镇新楼江布村,距县城仅1公里。1924年10月10日,广宁县农民协会在县城南街举行成立大会,各区乡代表和农会执委300多人以及农会会员1000多人参加大会。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委书记阮啸仙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代表的身份,带领广州农讲所学员、广东农军代表10多人参加大会,并向广宁县农民协会……
22、
铜鼓岗墓群
铜鼓岗墓群位于广宁县南街镇首约村,西面濒临绥江,东面紧靠广宁至广州公路干线,是一座孤立山岗,周围丘陵起伏。墓分布在长约200米、高60米的岗顶北侧。1977年发现并进行清理。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6 米~3.4米、宽0.6米 ~0.9米、深2米~3米。墓坑上大下小,尺寸相近,无棺椁痕迹,尸骨……
23、
茅岗遗址
茅岗遗址位于高要市金利镇茅岗村茅岗山南北面的山脚下。年代为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78年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堆积中含大量贝壳及动物遗骸,包括有蚝、蛤、螺和猪、牛、鹿、羊、象、刺猬、青鱼、龟、鳄等。部分动物已属家养。还有两个个体的人类遗骸。发现干栏式木构建筑,有三组,平面为长方形,分……
24、
水斗村伍氏大宗祠
水斗村伍氏大宗祠位于县杏花镇杏花社区水斗花厅小组。始建于明末清初。现有建筑于清光绪元年(1875)在原址重建,坐北向南(分针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三间三进合院式建筑。面阔23.16米,进深32.35米。占地面积749.23平方米。第一进面阔三间,正脊为博古脊,前廊为三步梁,梁上置驼墩、雕卷云纹、折……
25、
花石峰摩崖石刻
花石峰摩崖石刻 位于怀集县怀城镇西25公里梁村和岗坪交界地方,分别镌在“望岳岩”(又称玉山)、“四门岩”(又称丹山)、“道士岩”(又称大沙石)三座石峰上,以望岳岩为最多。现存明至民国的石刻10多题,除两题为中楷诗文外,其余题刻字径均在0.3米以上,最大的达1米,以楷书占多,全是阴刻。在望岳岩,有明景……
26、
罗国杰故居
罗国杰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宾亨镇带洞村。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廊,面阔10米,总进深9.45米,建筑占地面积94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龙船脊,青砖墙。罗国杰(1896年—1929年),宾亨镇带洞村人。“五四”运动时,就读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积极参加--。1921……
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在赤坑镇交赞村,原是当地谢姓居民祖祠“肖梅谢公祠”。三进三开间,深29.67米,宽11.36米,面积37平方米,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瓦脊上彩塑装饰吉祥图案。左右两侧外为走廊与附属侧房,门口为广场。民国35年(1946),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进驻交赞村,在该祠设立司令……
28、
蚬壳洲遗址
蚬壳洲墓群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桂城龙一村东北面,南距西江300米。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84年发现,1986年与1987年两次发掘共378平方米。遗址的第四、五层为文化层,其中第④层含大量的贝壳。清理墓葬27座,发现人骨架31具,大部分为单人葬,也有双人合葬和三人合葬。……
29、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明宣德年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改名阅江楼。楼筑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约2000平方米,其中庭院面积248平方米;……
30、
城西清真寺
城西清真寺在端州区康乐中路。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最初创寺于忠勇坊,后迁至现址。占地面积1285.2平方米,寺内有礼拜殿、两廊房舍等建筑,礼拜殿前檐石柱阴刻楷书槛联“勤念礼课斋,七日一朝须敬畏;守忠存仁义,六行三物贵真诚”。殿内其中四根石柱上阴刻回文古兰经。寺内还存刻于清嘉庆十九年(181……
31、
龙山宫
明 德庆 龙山宫 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社咀山上。现存“龙山宫圣妃铁钟”,记载该宫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月吉日立”,属龙母行宫。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龙母诞期间,当地有“舞旱龙”、“祀龙母”、“赶龙船圩”的习惯,活动完后,将道具放置龙山宫耳房保存。宋代,康州境内的龙母行宫达300多所。龙山宫坐东向……
32、
华表石摩崖石刻
华表石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回龙镇。华表石,又名锦石山、锦裹石。明万历初年,瑶民-,明王朝遣两广总督凌云翼亲率大军在罗旁一带平定瑶乱。平息后,见罗旁对面之石山,如巨大华表直插云天。于万历七年(1579年)时已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凌云翼,命人在石山南崖峭壁上刻上“华表石”三个大字及四行题款128字以纪功。字……
33、
北岭松山墓
北岭松山墓位于肇庆市北岭松山。1972年清理。为长方形土坑木椁墓,方向95°,坑长8米,宽约4.7米,深6米,棺椁已朽,仅存七条垫木,依朽木痕迹测量,椁长7米,宽4.5米,高1.3米。椁底设一个圆形腰坑,内置一件陶器。椁上和椁下有一层碎炭,以便防潮。随葬器物139件,大部分是青铜器,其他有陶、金、玉……
34、
谭虔墓
谭虔墓位于高要市回龙镇旺洞村。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1999年有重修。该墓为夫妻合葬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太师椅形,青砖麻石砌筑。墓深5.3米,宽11米。额石为麻石,额石上方……
35、
龙公祖庙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龙公祖庙座落于钟灵毓秀的金钟山,庙中供奉的“护龙神石”因曾护荫过二人成为君王而闻名天下,有着“神石庇佑开南粤,龙公护荫出君王”的美誉。龙公祖庙内保存着从南宋期间流传至今的“千年传世龙签”,龙签由前人依据易数卦理,融汇道、佛、儒三家哲理编撰而成,内容包涵“因缘果报、道德教化、天道……
36、
鸟旦山墓
鸟旦山墓位于四会市大旺农场文德岗鸟蛋山坡脚。该墓于1973年7月发现,同年8月发掘清理,为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墓分前后室,前室无器物,后室出土有青铜鼎、盉、铎、戈、矛、镦、凿、铲、镞、斧、鐏、篾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陶罐1件、砺石3件。年代为战国早期或略晚。这批青铜器保存较好,表……
37、
端石老坑洞遗址
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高要市金渡镇砚坑村,始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历代有开采。因年代久远,故称老坑。又称水岩,清康熙后又称皇岩。洞内原有飞鼠洞、东洞、正洞、洞仔、大西洞、水归洞等洞穴,现存大西洞和水归洞2个采石工作面。洞内石道是沿缓倾斜砚石层凿进,形成一个起伏曲折、多变的小型坑道,石道高0.7米至……
38、
罗沙岩遗址
罗沙岩遗址位于封开县河儿口镇庙边村后山,洞口朝西北,距地面2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1978年8月发现,1991~1993年2次发掘。遗址第二层出土一枚人牙齿化石,属晚期智人;24件打击石制品,原料为安山岩,器身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器类有刮削器与石片;有少量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
39、
高要鳌头村首批共产党员宣誓旧址(遗经书房)
高要鳌头村首批共产党员宣誓旧址位于活道镇鳌头村南面的遗经书房。该建筑始建于清末年间,深9.28米,宽9.96米,座北向南。1998年重建。1946年6月,党领导的中区纵队部分干部奉命随东江纵队北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广东区党委决定,北撤后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由谢创、周天行任中区党的正副特派……
40、
薛六故居
薛六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社岗村。始建于清末。20世纪20年代被敌人焚毁夷为平地,至1970年代重建。坐东向西。三间两廊,面阔11.15米,进深7.75米,建筑占地面积86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薛六(1887年—1930年),潭布镇大茛村人,是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西江籍第一人。192……
走遍肇庆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封开县旅游景点
端州区旅游景点
德庆县旅游景点
高要区旅游景点
广宁县旅游景点
怀集县旅游景点
四会市旅游景点
鼎湖区旅游景点
肇庆市文物古迹
肇庆市红色旅游
肇庆市名人故居
肇庆市十大祠堂
肇庆市十大古村
肇庆市4A级景区
肇庆市十大景点
肇庆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肇庆市旅游景点
肇庆市特产
肇庆市美食
肇庆市地名网
肇庆市名人
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肇庆市A级景区名录
肇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肇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肇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肇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