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姑苏区旅游
姑苏区文物古迹介绍
101、
蒲林巷近代住宅
蒲林巷近代住宅位于人民路(蒲林巷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宅建于1924年,原为邹姓律师私邸,是一砖木混合结构西式楼房。楼南原中式花园已废。现存楼房建筑面积1326.98平方米,高二层,局部三层。正门东向,底层东、南两面设廊,列罗马式圆柱。东首有绿色铁皮盔顶方形小楼耸起。室内南向为……
102、
郁家祠堂(山塘影视基地)
郁家祠堂位于山塘街502号,始建于清末,1924年重建。坐北朝南,现存两进。第二进为享堂,面阔三间9米,进深7.7米。梁架圆作,前有鹤颈式翻轩,花岗石鼓墩柱础。祠堂先被改为大德小学,后成为山塘中心小学大德分校,现正在改建为山塘影视基地。原祠堂建筑保留,原学校内的其它建筑将建成民国风格的小洋楼。影视基……
103、
听枫园
听枫园位于庆元坊,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光片年间,曾属于苏州知的湖州人旲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吴白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在小型园林中,此同以玲珑精致见长。俞樾就曾以听枫园之“精”,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吴云善书法,好收藏鉴赏金石,园中左图右史……
104、
三茅观巷沈宅
三茅观巷沈宅为清代古建筑,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宅位于城区三茅观巷26号,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五路,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多为楼房。西路有五开间走马楼,装修精致,台口雕花篮、梅花撑等。前后皆有翻轩。东路第一、二进为中西合璧式走马楼,窗格、台口雕花。中路有五开间两隔厢堂楼,鹤颈式前翻轩,年代较早。……
105、
吴振声故居
吴振声故居位于西百花巷,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吴振声(华镛),苏州人,民国时期苏州画家,工山水,原居桃花坞。其祖上因经营酒业和漆业而致巨富。旲振声行五,与其兄吴子深(华源)、吴秉彝(华德)、弟兄似兰(华馨)均为苏、沪一带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是吴于深,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并称“三……
106、
沈德潜故居
沈德潜故居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26号,坐北朝南,东邻古典园林网师园,建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之前,原有七进,200多年来几易其主,轿厅及后进楼厅、花园先后废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德潜故居仅留存照墙、门厅、大厅及贯穿前后的东备弄,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其中大厅教忠堂面阔三间10.8米,纵深1……
107、
大石头巷吴宅
吴宅位于大石头巷35-37号。前门北向,后门通仓米巷,三路五进,占地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中路有轿厅、大厅、楼厅等,大厅、楼厅前各有砖雕门楼。大门不设门厅而置半亭,东西设廊达轿厅。第四进为平屋五间,南院设两厢。第五进为楼房五间。第四、五进坐北朝南,从后门出入。历史沿革:民国29年(……
108、
瑞云峰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二批 1982年3月调整公布 瑞云峰 北宋宣和四年(1119-1125) 苏州市 位于带城桥下塘织造署旧址,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瑞云峰为江南园林太湖石名峰之一,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
109、
范成大祠
范成大祠在石湖行春桥西,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为明正德年间御史卢雍所建,后毁。现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重建,一九八五年大修。祠内保存的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碑刻,系明代遗物。《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是范成大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石湖所写,被后人誉为我国田园诗的典范.“昼出……
110、
陈去病墓
陈去病墓位于阊门外虎丘西南麓,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0月病逝于故乡同里镇。1935年11月南社成立三十六周年之际,柳亚子等诸社友将其灵柩迁葬于南社诞生地虎丘山下,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墓在虎丘西南麓杉树林中,坐北朝南,作覆釜形,青砖围砌,水泥封顶,直径5.9米,高2.2米。后……
111、
金门
金门 金门,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战争,祸及苏州。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门。新阊门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加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于……
112、
春晖堂杨宅
春晖堂杨宅是明万历时为大学士、吏部尚书申时行(1535-1614)宅,清乾隆年间曾属官至湖广总督的学者毕沅(1730-1797)。后归汪氏、杨氏。宅两路,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东路已被陆续拆除。西为正路,原有六进,现存大厅及三进楼。大厅“春晖堂”年代较早,面阔三间,加左右抱楼,共24米,进……
113、
叶圣陶故居
叶圣陶故居位于苏州市滚绣坊青石弄5号,是作家叶圣陶在苏州的一处宅第。1935年,作家将房产购下,略加修缮,作为自家的宅第。平房呈丁字形,有青砖廊道,有方形立柱,布局开阔,庭院内紫藤悬垂,小径逶迤。叶圣陶许多作品在这里完成。1984年底,叶圣陶将宅第捐献给国家,拟给各地作家来苏州体验生活时小住。198……
114、
冯桂芬祠
冯桂芬祠建于光绪元年(1875),共三路两进,祠门高大、两旁八宇墙,享堂为硬山顶,面阔三间13.3米,进深14米,高9.2米。梁架扁作,柱梁壮硕,前廊双翻轩,檐下列十字牌科,出靴脚昂。青石鼓墩柱础。堂外砌有高20厘米的露台。堂内有左宗棠撰并书《中允冯君景庭家传》碑一方。堂前为石板广庭,纵深26米,左……
115、
沈京似宅
沈京似宅是苏大附一院东侧的一幢复阁楼花园老洋房,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沈京似先生是著名美食家、字画古董鉴定专家。洋房上下阳台、四面开窗的设计,使之具有采光通风的良好条件;而纱窗、玻璃窗、百叶窗三层窗户的设置,又有避风遮阳、防蚊拒蝇、隔音防热、冬暖夏凉的作用。绿树、黄墙、红顶的搭配,令这座精心设计施……
116、
新民桥雕花厅
新民桥雕花厅位于阊门外广济路新民桥北人民里2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原为申家祠堂,大门在山塘街,现仅存此厅,其他祠宇已废。厅为清代早期建筑,大约建于乾隆年间。硬山顶,面阔三间12米,进深13米。海棠式满堂翻轩,扁作梁架,四周木枋精雕人物故事,东西山墙以磨细方砖斜角贴面,柱础为雕……
117、
叶天士故居
阊门外渡僧桥北,有一条沿上塘河由东向西的小巷,名叫渡僧桥下塘,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故居眉寿堂便坐落在这里。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昔年三路七进的深宅大院现存三路五进,虽然整体格局仍在,但已分割成多个不连通的人家,仅有中路第三进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和漆面剥落的楠木大柱,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118、
东善长巷奚宅
奚鹤鸣故宅位于东善长巷11号。东善长巷东起金狮河沿,西至司前街与西善长巷隔街相对。古时是修理打造船只集中地,明至清初尚称船场巷,清末已演变成今名。奚宅为两层走马楼青红砖洋房一座,民国初期由颜料行的业主奚鹤鸣所造。南面西洋门尚有题字“学圃”,“磥葊”款,“巳未夏”即1919年。……
119、
悬桥巷方宅
方嘉谟是清末民初苏州有名的西医专家。在这里建有住宅,还开办了一个小型的西洋医院。方宅,坐北朝南。现包括悬桥巷45号和47号。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从悬桥巷45号进,小花园后面是这假三层欧式别墅,红瓦屋顶。方嘉谟建于1935年。……
120、
苏州盛宣怀故居
盛宣怀故居位于天库前,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盛宣怀小妾住所,前为电报局旧址,清光绪间盛宣怀开办苏州电报局最早设干此。盛宣怀,洋务派运动人物,创设轮船招商局、华盛纺织总厂、中国通商银行,一度为苏州留园主人。……
走遍姑苏区
苏州市旅游景点
姑苏区文物古迹
姑苏区名人故居
姑苏区博物馆
姑苏区十大祠堂
姑苏区4A级景区
姑苏区十大景点
全部姑苏区旅游景点
姑苏区特产
姑苏区美食
姑苏区地名网
姑苏区名人
姑苏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姑苏区A级景区名录
姑苏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姑苏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姑苏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