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栖霞区旅游
栖霞区文物古迹介绍
1、
栖霞寺
南朝刘宋泰始中(465-471),明僧绍(号栖霞)在摄山结庐而居,抗迹人外,与智度和尚相友善,有师友之谊。南齐永明七年(489),明僧绍舍宅为栖霞精舍,请智度和尚主持,这就是栖霞寺的起源。唐初将栖霞寺扩建,改名功德寺,增加殿宇49所,楼阁延袤,宫室壮丽,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洲的玉泉寺、浙江……
2、
栖霞寺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栖霞寺藏经楼南侧。相传隋文帝曾遇神尼,得舍利数百颗。登基后有意重兴佛法,乃两次下诏,要天下八十三州各选一有山水之寺或清静寺院建舍利塔。并派高僧等分道将舍利子送往各地置于塔。特诏令首先送往蒋州(隋时南京为蒋州)栖霞寺,舍利塔由此而建。隋时,原塔系一座木塔(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建成),……
3、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
4、
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
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是南京唯一的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栖霞山千佛崖位于栖霞山纱帽峰到虎山峰的山崖上。栖霞千佛崖造像始于南齐。相传当年明僧绍舍宅入寺后曾梦见栖霞西峰石壁有如来佛光彩,乃立志在此岩壁上开凿佛像,不料未及实施而终。其子临沂令明仲璋为实现父亲遗愿,出资鸠工,与法度禅师一起于南齐永明二年(484……
5、
南京幽栖寺
南京幽栖寺 南京幽栖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早期的著名庙宇,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的南麓,与宏觉寺遥遥相对。幽栖寺地势幽静,竹海松涛,置身其中,令人尘虑顿消,幽思无限。南唐烈祖李异在政务倥偬之际,常来此山游赏,中主李瑕也多次来此礼忏拜佛,……
6、
燕子矶
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远望若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直渎山高40余米,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西面南京长江大桥如彩虹横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当空,江面波光粼……
7、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南朝(522年)南京市甘家巷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东北郊甘家巷西花林村。西南距尧化门4公里。梁始兴忠武王萧憺(479—522),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
8、
寒桥
寒桥位于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时代为宋代。寒桥,又名韩桥,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寒桥已经有73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座单孔石拱桥,保留在南京化工厂内。宋代《景定建康志》、元代《至正金陵新志》、明代《万历上元县志》、清代《乾隆上元县志》等志书,对这座古桥,均有这样简要的记载:韩桥。在城东北三十里。其中,……
9、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南朝(523年)南京尧化门太平村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东北郊十月乡十月村(原太平村)。 梁吴平忠侯萧景(477—523),字子昭,系梁文帝萧顺之从父弟……
10、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刻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在南京东北郊仙鹤门外张库村。萧宏,字宣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六子。天监元年(502),封临川郡王。普通七年(526)死,时年54岁,谥曰“靖惠”。萧宏墓前现存石辟邪二、石柱二、石碑一、龟趺二。东辟邪原倒埋沟中,底座破缺,臀部残。1956年修复扶正。西辟邪残毁太甚,倒埋土中。修复后的东……
11、
仙鹤观六朝墓地
时代:三国、晋、南北仙鹤观六朝墓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东郊仙鹤门外仙鹤山东峰之下(峰巅旧有仙鹤观),今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竹园餐厅西侧,为东晋时名臣高嵩家族墓,墓共三座,均为砖室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顶部分“凸”字形穹窿顶和“凸”字形券顶两种,其中编号M2的一座墓主为高嵩及……
12、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位于丹阳市胡桥乡北之狮子湾。萧承之系齐高帝萧道成之父,卒于刘宋元嘉二十四年(447)。齐高帝萧道成即位,更年号为建元,于建元元年(479),追尊其父为宣皇帝,陵曰永安,陵墓南向,已平。前存石兽一对,东为天禄,保存完好。西石兽原已倒埋于土中,于1979年6~8月份加以清理,但头已无……
13、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南朝(566年)南京市甘家巷狮子冲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东北郊甘家巷东南狮子冲。 陈蒨(522—566),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永定三年(559)……
14、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鄱阳忠烈王萧恢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西,位于萧憺墓东60米。萧恢字弘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九子。天监元年(502),封鄱阳王,普通五年(524),进号骠骑,七年死于荆州任上,时年51岁,赠侍中、司徒,谥曰“忠烈”。萧恢墓前现存石辟邪二,东西相向,相距20米。1955年整修。东辟邪长3.2米,宽1.75米……
15、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北董家边,距萧秀墓约1公里。萧暎,字文明,梁武帝萧衍之侄,始兴王萧憺之子。普通二年(521)封广信侯,改封新渝县侯,大同十年(544)冬死于广州刺史任上。谥曰“宽”。萧暎墓前现存石柱一,石柱的部分柱身及柱础埋在土中。地上部分柱身高2.1米,柱围1.82米。柱额南向……
16、
南京明征君碑
南京明征君碑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作为化石标本也是全国罕见。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栖霞寺山门右侧,此碑建于唐上元三年(676年),为纪念明征君而立。唐朝明增绍曾几次被皇帝征为记室参军、国子博士等,他都“称疾不就”,隐居深山,故称“征君”,又称“隐君”。据说这块碑得以竖立,是明增绍的第五世孙……
17、
明城砖官窑场遗址
明城砖官窑场遗址在官窑山,是迄今窑场规模最大、窑体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保存最好的,是主要烧制南京都城城砖的明代官窑遗址。2016至2019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明代南京城东北约20公里的官窑山及其附近地区,系统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一处大型明代官窑遗址。该遗址由90多座窑和大量相关……
18、
南朝石刻
南朝石刻栖霞境内的南朝陵墓石刻是全国区县级南朝陵墓石刻保存最多的一地。这些石刻的留存为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区境南朝陵墓石刻,大都雕刻精美、形象生动,是中外闻名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萧景墓神道东辟邪石刻造型最为优美,其造型被市政府市徽图案采用,其神道柱是南朝陵墓神道柱中保存最……
19、
陶行知墓
陶行知墓在南京中央门外晓庄劳山。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县人,著名教育家,南京晓庄师范创办人。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家人遵其遗嘱,归葬南京晓庄。墓丘直径约8米,高2.8米,墓前台阶7级。墓道立有墓碑和牌坊等。墓碑碑额刻云纹,高0.6米,宽1.56米,厚0.28米;碑身高2.28米,……
20、
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
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时代为南朝。位于栖霞区马群镇狮子坝村旁农田之中,北距沪宁高速公路约500米。现存石辟邪一件,身长1.54米,残高1.0米,柱围约1.3米。四足已残,因长期风化侵蚀,身体表面纹饰全无,但腹侧两翼仍可辨识。辟邪位置已遭人移动,因此与辟邪有关的墓葬具体在哪个方位难以确……
走遍栖霞区
南京市旅游景点
栖霞区文物古迹
栖霞区红色旅游
栖霞区十大景点
全部栖霞区旅游景点
栖霞区特产
栖霞区美食
栖霞区地名网
栖霞区名人
栖霞区A级景区名录
栖霞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栖霞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栖霞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栖霞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