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秦淮区旅游
秦淮区文物古迹介绍
41、
津逮楼
津逮楼原位于甘熙故居东南角的花园内,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是甘家建造的一座藏书楼。明嘉靖年间最有名的藏书家范钦曾在浙江宁波建了一座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密藏春册以避火。甘熙认为“春册乃诲淫之具”,与古人书籍放在一起是对古书的亵渎。“惟闻天一阁北方有隙地……取生水之意,此实有至理”,所以甘福仿造天一……
42、
南京报恩寺塔
南京报恩寺塔 南京报恩寺塔系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年,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实际为其生母贡妃而建。报恩寺塔遗址位于中华门外古长干里东侧。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在元代慈恩旌忠寺旧址上兴建,亦是六朝古长干寺之地。其名称取“有百世之光华,存万载之报恩”之意,额曰“第一塔”。大报恩寺琉璃塔,高出天表,数十里外……
43、
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张佩纶宅)
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位于秦淮区白下路273号,年代为民国。张佩纶宅位于南京市白下路273号,建于1912年。原为清代张侯府,系江南提督张云翼所建。同治年间,为张佩纶所购居,其时共三座楼,现仅存一座。这是一座极为讲究的中西合璧外廊式建筑,建筑面积约504平方米。相传为李鸿章女儿李菊藕的--,故又名“……
44、
童寯住宅
童寯故居位于秦淮区文昌巷52号。东依五老村,南连红花地,西靠太平路,北接大行宫。虽在闹市,别有洞天。童寯故居是其本人于1947年自行设计建造的。故居宅院共占地414平方米,北院墙中部设铁制双开大门,坐南朝北,临街面市。三米左右高的水泥素粉院墙,不加修饰,匀称简朴。院门右侧墙上,砌有“童寯住宅”铭文石……
45、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在南京罗廊巷17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在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范围内,原有平房三进,现存第二进面阔三间,大梁和月梁上都有刻花,南西北三面墙壁上有绘画。罗廊巷太平天国壁画于1955年10月被发现,南京市建邺区侯家桥派出所一名户籍员调查户口时注意到罗廊巷17号正厅右侧的墙壁上……
46、
南京蒋氏故居
南京蒋氏故居的主人是晚清南京著名的富商。蒋驴子故居位于今秦淮区位于城南三条营二十号。据说他为淮阴清江浦人,生于清道光八年(1829年),家中贫寒,小时候给人家看驴子,后来靠赶毛驴发家致富。因此南京人又称他为“蒋驴子”,又因他十分富有而称其为“蒋百万”。 太平军攻破南京后,蒋驴子投军养马,被忠王李秀成……
47、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南京白下路155号,白下路太平南路的交叉口西北侧,现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白下支行。该建筑建于1936年,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派建筑形式,墙体以耐火砖砌就,立面通体呈金黄色,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门厅设于道路转角处,上为钟楼,入门右转为通高的营业大厅,并以内廊联系上部房间,在地下层……
48、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金沙井,南京的一个地名,毗邻夫子庙,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街。《江宁县志》记载,明朝时南京大旱,河水干枯,居民在此挖井取水,不料井中有沙,沙中还有闪闪发光的金粒,因此就将这口井取名金沙井,地名也由此而来。据史料记载,金沙井36号原为晚清著名文人汪士铎的旧居,后太平天国建……
49、
大报恩寺碑
大报恩寺碑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宝塔根北山门大报恩寺碑包括南面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和北面的御制大报恩寺右碑两座,分别刻制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和宣德三年(1428年),两碑原对称布置于寺内香河桥南北两侧,相距约100米,原碑亭今均已不存。大报恩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成,规模宏大,建……
50、
秦淮民居群
秦淮民居群三条营古建筑(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三条营社区三条营20号)刘芝田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14,14-1、2、3、4号)程先甲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大百花巷11号)秦大士故居(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长乐路57、59号)糖坊廊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糖坊廊61号)钞库……
51、
南京泾县会馆旧址
南京泾县会馆旧址位于秦淮区大百花巷13、15号,时代为清代。泾县会馆旧址,位于南京秦淮区的大百花巷15号,创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完工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现会馆正门上方尚存彩色斗拱托檐、匾额和精细石刻,门两旁有立檐柱及刻花柱础。金陵(南京)泾县会馆创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完工……
52、
周处读书台
周处读书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西侧,俗称周处台。该处为一略高出四周平地的高阜,形似土台,为周处当年刻苦读书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原是周处担任吴国东观左丞时的堂宅,名为“子隐堂”。唐宋及以前的有关史书,均无“读书台”之说。到了明代,可能因为金陵文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一书中误称此地为“周孝侯读书台”的……
53、
夫子庙游船码头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两河在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埭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绕过方山向西北至外城城门上坊门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
54、
窨子山古文化遗址
窨子山古文化遗址位于大明路与窨子山路交叉口,面积80×90平方米,高8~12米,为平顶大土墩。距今近三、四千年,为一处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属湖熟文化类型。1952年曾经试掘,文化层厚3.2~3.3米,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最多,橙黄细陶较少。还有器壁很薄的轮制黑皮陶以及石箭头、石刀、兽骨等。在2~3米深……
55、
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
中国四大文庙之一,秦淮名胜,一定要去的。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在夫子庙景区,一个小胡同。这里展示了民间工艺的精粹,各种美轮美奂的灯彩,果真是秦淮灯彩甲天下。江宁织造的工艺无比精湛,虽然织造的机器看起来不怎样,但积出的布匹却是别样的美丽。这或许只有民间高手才能积出的精品吧。各种金光闪闪的金箔亮瞎了双眼,……
56、
朱状元巷清代住宅
在秦淮区莫愁路和朱状元巷交叉路口,静静伫立着一座三进老宅——朱状元巷清代住宅。这条连通莫愁路和仓巷的小路名称,来源于明代的朱状元。朱状元全名朱之蕃,祖籍山东,明朝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返回南京,住在今朱状元巷一带。留存至今的三进老宅是清代重修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
57、
蒋百万故居
百万原名蒋寿山,因其发家与驴有关,因此也被戏称为“蒋驴子”。蒋百万故居青砖黑瓦,绵延百米,层层叠叠,整个宅院从前面到后面,建筑一进高于一进,后为楼房,取“步步高升”之意,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具有非常高的人文价值,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夫子庙十里秦淮风光带乃至南京历史文化名城……
58、
绫庄巷31号古民居(温葆深故居)
绫庄巷31号古民居位于秦淮区绫庄巷31号,年代为清代。此宅是清代咸丰和同治两朝帝师温葆深(1800-1888)故居。2006年6月,绫庄巷31号古民居被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59、
柳叶街41号古民居
柳叶街41号古民居位于秦淮区柳叶街41号,年代为清。2012年3月,柳叶街41号古民居被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60、
仁寿里民国建筑
仁寿里民国建筑位于秦淮区仁寿里18、20、22、24号,时代为民国。仁寿里民国建筑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秦淮区
南京市旅游景点
秦淮区文物古迹
秦淮区名人故居
秦淮区博物馆
秦淮区4A级景区
秦淮区十大景点
全部秦淮区旅游景点
秦淮区特产
秦淮区美食
秦淮区地名网
秦淮区名人
秦淮区A级景区名录
秦淮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秦淮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秦淮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