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旅游
鹿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61、
华盖山城墙
现存温州市区的华盖山城墙残留2段。北段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残长67米,残高4.3米,残宽7米。南段南北走向,残长30米,残高2.5米,残宽9米,西侧靠山,保护范围以城墙向外延伸5米为界。城墙两侧为块石砌筑,北部为混土夯筑。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国朝顺治十五年修筑并浚壕……神威火器置各山”,雍正、……
62、
白马殿
鹿城白马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解放南路214号。鹿城白马殿原名英济庙,俗称白马庙,相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乘白马来温赈饥,郡民建庙崇祀。整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建于清中期。由山门、正殿、前抱厦、戏台、观音楼等组成回廊式合院。山门为五间两层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底层正面砖砌墙面开三圆拱门洞,用实木板门,二……
63、
东瓯王庙门台
东瓯王庙门台位于鹿城区华盖里,庙中有清末翰林余朝绅撰联。砖石结构,平面呈八字形,通面阔9.8米,青石台基高0.4米,中间设垂带踏跺,明间门额中嵌楷体直书“东瓯王庙”青石匾,左右次间做成照壁式,悬山造顶。东瓯王庙门台为纪念东瓯王驺摇,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现存门台为清代重建。东瓯王庙门台于1981年被公……
64、
地藏桥
地藏桥位于鹿城区任宅前,俗称水心桥,原是通往西山的必经桥梁。七孔,梁式石桥,南北走向,总长36米,宽2.45米,中孔高约6米。呈八字形,中间三孔,可通船只。桥墩构筑简单,各由四根并列方形石柱组成,上盖帽梁。各孔桥面铺石板5条,刻有花竹和几何图案,中孔桥面东侧,正中横刻“地藏桥”三字。两旁自北至南及两……
65、
温州登云桥
谢池登云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东端,原为登临积谷山留云亭的必经之路,故名登云桥。东西走向,为五跨桥墩式梁桥。桥墩用条石及块石分层顺丁垒砌,桥面每跨铺八根花岗岩石板,中跨桥板南侧面阴刻“万历辛亥岁乡望□□□重建”十二字。桥两侧用青石栏杆,方形俯莲式望柱,望柱间用长条栏杆,中间支以蜀柱。谢池登云……
66、
谯楼州治旧址
州治旧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广场路社区广场路76号广场路小学内。现存门台与警报塔。坐北朝南。门台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阔五开间,为二层砖砌五殿顶形式结构建筑。一层明间敞开,为拱门,是旧址的出入口。各间均用砖柱。屋面檐口饰件具有民国前期风格。警报塔高七层,为砖砌四面台结构。第一至第六层砖砌……
67、
日军活埋温州人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三次侵占温州鹿城,时间长达330余天之久。他们在鹿城制造了各种惨案,翠薇山日军活埋温州人就是其中一个实例。 1944年9月(温州鹿城第三次沦陷期间)的某一天夜里,住在温州翠微山附近的林银余、徐源弟、陈永权、郑进升、林茂源等人看见日军把被俘的国民政府军十七八人押到翠微山白云庵(现名白……
68、
叶适墓
叶适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海坛山南麓慈山。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历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定。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为永嘉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著有《水心文集》等书。墓早年被盗,出土有青瓷墓志1方(现藏温州博物馆……
69、
老鼠山遗址
老鼠山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新石器时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堆积主要集中在老鼠山的山顶岗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山坡上也有遗存分布。山顶岗地已发掘635平方米,岗顶西部为居住区,发现连片的石础建筑遗址;东南部为墓葬区,已清理墓葬35座,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釜、鼎、甑、罐、豆、壶和石……
70、
江心寺文天祥祠
江心寺文天祥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江心屿。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受命与元军谈判,被扣留,脱险后辗转至温州,在江心屿留居一月,题壁《北归宿中川寺》。明成化十八年(14……
71、
温州墨池
墨池位于温州旧城东部,华盖山西侧,墨池坊1号,鹿城区民政局等单位大院内西侧大门旁,相传东晋永和三年(347)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临池作书,洗砚于池,故称墨池。墨池略呈方形,南面向西南角凸出一小长方形,以块石垒筑成规整的池塘立面,池沿原有一层花岗岩阶沿石,石上竖有一排封闭的花岗岩栏杆和栏板,池水清冽。1……
72、
夏鼐故居
夏鼐故居位于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仓桥街102号,为我国考古学奠基者夏鼐祖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原南靠仓桥街部分为二层七间的木构排屋,用作店面,北部为居住的四组院落。东小院为前后屋排列的长条状院落,均为单层硬山式建筑。以两侧的院墙做为山墙,檩条直接搁于山墙上。正中院落为由门屋、厢房、正屋及后门台组成……
73、
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年代:1894位于江心屿。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增辟温州为通商口岸。次年4月,英国领事进驻温州。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一幢三层西式楼房为领事馆。占地面积1309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面宽14米,进深11米,中间入口小厅设主梯,两边各六间,立面采用券柱式外廊,清水墙……
74、
二十八宿井--松台山仙人井
松台山松台山上、下井即山巅仙人井和东麓八角井及三牌坊古井,是晋太宁间建郡城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的三井。上井:仙人井。井栏圆形,大块花岗岩凿成,栏壁镌记年文“道光己已冬松台仙井梅铨书”,内径0.94米,深约4.5米。梅铨,字鉴亭,乾、嘉间永嘉人,梅楫侄孙。善书、画,与楫、梅大显、梅超英号称“永嘉四……
75、
妙果寺
妙果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松台山南麓。系东瓯著名古刹,元明清期间代有兴废,历代高僧曾在此驻锡、弘法。据记载:法师文昌,永嘉人,久依慈云遵式门下,克尽其道,时众推为前列,学成返乡,为妙果第一世。其后,宋代天台宗高僧继忠、从义、处谦先后驻锡妙果寺。妙果寺于清顺治十四年曾毁于一场大火,虽于康熙十四年重修,但规……
76、
二十八宿井--横井
横井位于鹿城区横井巷52号宅前。横井始凿于晋太宁年间(323-326),为温州旧城二十八宿井之一,今井重建于元至正庚寅年(1350年)。井栏呈六角形,为六块青石板合榫作成,外侧刻有几何及花纹,内侧三块青死灰上刻有纪年铭文。井壁用青砖错缝平铺成圆筒形,内径约1.45米。横井井水由华盖山潜水供给,从井底……
77、
正和堂窑址
正和堂窑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五代、宋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下桥村东依下岭。北宋时期。面积约75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5米。出土有碗、盘、杯、壶、罐、瓶等产品,以碗、盘为主。胎质坚硬细密,呈色较白。釉色多为淡青色,亦有黑釉。纹饰有荷花、蕉叶、乳钉、垂云、草花、牡丹……
78、
铁栏井
铁栏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铁栏井7号。井栏呈圆形,内壁铁铸,下圈铸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上圈铸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清咸丰元年(1851年)于井栏-以青石,口沿用扇形青石板平铺成环状,口径1.69米。井腹似瓮,用青石垒砌,深约5.6米,井水清……
79、
华盖山大观亭
华盖山大观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华盖山山顶,原名江山一览亭,刘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曾在此建亭并赋《郡东山望溟海》诗。嘉靖(1522-1566)年间重建,改名吸江亭。万历十六年(1588)巡道蔡廷臣重建,改名大观亭。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初一,温州总兵祖宏勋归附耿精忠叛清,在大观亭内杀温处道……
80、
鹿城谯楼
谯楼(含州治旧址)。谯楼俗称鼓楼,座落鼓楼街与公安路交叉处,谯楼是温州内城仅存之遗址,1994年8月,按原貌修复,面积356平方米。谯楼建于五代钱氏子城城墙上,现城墙残长约60米,高5.22米,顶宽14米,趾宽15米。结构为南北用花岗岩条石按顺丁分层垒砌,中间夯土。城门洞为砖砌券顶,城墙顶南北两侧立……
走遍鹿城区
温州市旅游景点
鹿城区文物古迹
鹿城区红色旅游
鹿城区名人故居
鹿城区十大景点
全部鹿城区旅游景点
鹿城区特产
鹿城区美食
鹿城区地名网
鹿城区名人
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鹿城区A级景区名录
鹿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鹿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鹿城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