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海曙区旅游
海曙区文物古迹介绍
101、
四〇一军事坑道
四〇一军事坑道位于海曙区梅龙村半坑自然村的东面,坐落在半坑山的山脚,当时因国防部战备需要,坑道于1954年开挖,并陆续建造至1974年,直至备战状态结束。因战争没有发生,该坑道也不曾使用,如今已废弃。 坑道为东西走向,几乎贯穿半个半坑山,总长达300多米,坑道里设施齐全,会议室、仓库、耳室、水池、机……
102、
汪洙墓道
汪洙墓道位于鄞州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石马湾山,墓道建于北宋时期。该墓及墓道坐西朝东,三面环山,墓道按自然地形成“N”形绕山而上,墓位于半山腰,破坏严重。墓道上尚存石马1件,长1.80米,背负锦鞍,造型古朴,雕刻简洁,半截埋入土中,风化程度严重。绕墓道而上为古墓平台,石砌的台坎和弧形的墓墙仍存,墓室平台……
103、
宁波市人民大会堂
宁波市人民大会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公园路186号。2017年1月,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54年,主体建筑为大会堂坐西朝东,砖混结构,清水墙饰,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门楼朝东,重檐歇山顶,上有牛腿承托楼檐枋,檐前施彩绘图案。人民大会堂为老市区仅存的1949年以来具有民族风格的代表性……
104、
高丽使馆遗址
明州与高丽的友好往来始于汉、三国时期。佛教东传,朝鲜半岛的新罗僧人来浙东拜佛求经。唐时,新罗海上贸易家张保皋来甬贸易时把浙东越窑窑工带回国,从此把制瓷技术传到了朝鲜半岛。到宋代,因北方受阻契丹,明州成了两国交往的主要口岸,彼此往来日趋频繁,为接待高丽使节和随同人员,报请宋朝廷批准,特建此馆。高丽使馆……
105、
永峰亭
永峰亭位于海曙区鄞江镇芸峰村水库脚自然村的东面,根据县志记载该亭始建于南宋末,民国初期重建。它是鄞州区境内名望最大的一座凉亭,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浙江省分县地图,该亭就有记载。永峰亭地处木阜山下,是鄞江至奉化古道的必经之路。亭子为穿心凉亭,面阔三间。亭内柱子为方形石柱,上接木质矮柱。石柱上刻有对联。……
106、
沅石沟“公馆”旧址
沅石沟公馆旧址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惠民村了舍自然村沅石沟西侧,据老革命翁绍初回忆,始建于1945年。公馆地面建筑已不存,仅留下地面平台及部分墙体结构,整个公馆东西长11米,南北宽4.6米,地面平整,墙体由自然块石垒砌而成,较为紧密。现公馆所在地已成为竹林。1945年,新四军江南部分北撤,为避免受到国民党……
107、
宁波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天宁寺始建于唐太中五年(851年),原名国宁寺,宋宗宁二年(1106年)改名为崇宁万寿寺,改和元年(1111年)更改名为大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元至大二年(1309年)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天宁禅寺。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
108、
永丰库遗址
元永丰库遗址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唐宋子城遗址内。前身为南宋“常平仓”。是元代宁波的衙署仓储区遗址。南宋庆元元年(1195),改明州为庆元府,并于子城内设“常平”仓”,“以藉米麦”。元时改为“永丰库”。“差设官攒,收纳各名项断设赃罚钞及诸色课程,每季解省。”(《元至正续志》)明洪武三年(1370)更……
109、
乌金碶
乌金碶位于海曙区洞桥镇上水碶村东侧,唐太和年间由鄞令王元玮所建,宋元祐六年(1091)重修,嘉定十四年(1221)又修,民国十三年(1924)邑绅朱炳蕃、张传保又出资对其进行了修缮。现存碶长14.9米,碶桥宽2.75米,共5孔,孔距2.8米,闸门在石槽的基础上又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并采用平板闸,螺杆式起……
110、
篮碧轩烈士公墓
蓝碧轩四烈士公墓位于海曙区章水镇杖锡村鹿窠自然村的屏风山脚,坐东向西,面对转头岩。蓝碧轩生前是浙东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的大队长。1943年11月在余姚大余战斗中壮烈牺牲,战后由当地群众与三位在战斗中牺牲的九名烈士一起掩埋在屏风岩下,1958年村民重新将烈士们葬在“四明山心”的石刻旁,1997年鄞……
111、
陈君墓
陈君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应山村朱家庄自然村,菩萨山的半山腰,系陈辛耕与陈志贤的合葬之墓。根据墓碑记载,为一座民国墓葬。墓坐北朝南,墓室成半圆,封土高约2米。墓室前墓碑有2块,左右并列,上面阴刻墓主人的名字。墓志铭位于2块墓碑之间,梅园石雕刻而成,全碑高1米,宽0.6米,楷书阴刻字体,全篇共30行……
112、
灵威庙
灵威庙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龙溪村潘溪自然村,根据现存建筑结构分析为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庙坐北朝南,占地约600㎡,四合院式。门厅面宽五开间,左右设厢楼,用四柱,前柱为石材,后柱为圆木。天井设有戏台。后进为正殿,五开间,明、次间梁架四柱十檩,五架抬梁前后双步,次间同明间。梢间用中柱穿斗式结构,厢楼三开……
113、
袁牧之故居
袁牧之故居位于海曙区南郊杨家桥巷1号,2003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袁牧之故居主体建筑坐西朝东,朝南北的外墙均为五级马头墙,高耸且威严,底部由长方形青石作基石。大门的青石门框的门楣左右各有雕饰。经过1.6米、进深2米多、两边均有雕饰的门拱,一幢拥有亮堂天井的“五间两弄硬山式”结构的……
114、
茅镬古树群
茅镬古树群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茅镬村,分布在该村前后,范围极大,百年以上古树数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该村400年以上的树木不下90棵,包括金钱松、香榧树、银杏树、枫树等品种。其中一棵金钱松1998年被评为宁波市“十佳古树名木”,该树高达51米,胸围4.3米,面积29.7平方米,树龄据估计在500年……
115、
孙中山演讲处遗址
旧中国,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光绪二十三年建“储才学堂”,即宁波中学前身,后更名为“宁波府中学堂”、“浙江第四中学”。“浙江省立宁波中学”,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解放前,系宁波最高学府。孙中山曾亲莅学校讲演,提出“振兴实业,讲求水利,整顿街道”等0希望。中国0创立之初,党中央派重要骨干恽代英、罗方农……
116、
梁祝古迹遗址
梁祝古迹遗址位于海曙区高桥镇梁祝村,1994年11月18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梁祝古迹遗址东接宁波市郊,距市中心约8公里,西北濒临原百里姚江,甬梁公路横贯南端,又与沪、杭、甬高速公路相接。该墓呈“双凸”字形的前堂后室墓,南北长10.20米,东西宽1.0一5.25米,为砖砌拱券顶单穴墓。现存墓壁……
117、
私立甬江女子中学旧址
私立甬江女子中学旧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和义路106号,姚江南岸,2017年1月,被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原建筑有教学楼和体育馆,建于民国十一年。为坐西朝东的西式风格近代建筑,体育馆是宁波市第一所室内体育馆。私立甬江女中的前身是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会”派阿尔德赛女士于1844年设的女子学塾,是……
118、
“元吉在上”摩崖石刻
“元吉在上”摩崖石刻,位于龙观乡龙谷村东面岩崖上。据旧志记载:“天井山下原有天井寺(宋建隆元年)和关龙庙(宋乾道二年)。因祷雨有应,历代郡丞邑令时有修建。山上有泉井五口,宋开庆初敕封为五龙神,元至正二十六年江浙行枢副使张启源又请旨易封。”据此,该石刻应与原来寺庙有关。岩呈梯形,高3.06米,上宽1.……
119、
西洋港徐氏宗祠
西洋港徐氏宗祠位于海曙区古林镇西洋港村仓门自然村,清末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由门楼两厢及大殿组成,门楼为位于院墙正中,为一道夸雕石库门,大殿为单檐硬山顶高平房,面宽五间,明间梁架四柱十檩,前施卷棚顶,后为双步,次间用中柱,六柱落地,后为单步,设双廊,梢间用柱八根,穿斗式结构,天井两侧施厢房,单……
120、
访庐
访庐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天一巷16、17号,2003年8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点。清代、民国建筑,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一座清代三合院和一座民国时期的小洋楼组成。大门朝南,木质门框,上有牛腿承檐枋,门楣上有草书“访庐”两字,系清道光年间举人戴季石(戴传曾祖父)所书。访庐系戴传曾故居,戴传曾在……
走遍海曙区
宁波市旅游景点
海曙区文物古迹
海曙区红色旅游
海曙区名人故居
海曙区十大祠堂
海曙区十大景点
海曙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海曙区旅游景点
海曙区特产
海曙区美食
海曙区地名网
海曙区名人
海曙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曙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曙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曙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曙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