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海曙区旅游
海曙区文物古迹介绍
41、
灵桥
灵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三江口,跨奉化江下游,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木造浮桥经不起风雨侵袭,人过车驰,一遇台风临境、骤风暴雨,浮桥时有断链折索,舟排飘散,行人落……
42、
蒋介卿故居
蒋介卿故居位于月湖菊花洲东侧,西临月湖,坐北朝南,由正楼、后楼及厢房等组成前后两幢三合院形式,为市级文保点。蒋介卿故居大门上部有短柱、垂花柱、圈拱、菊花等西式砖砌装饰,正屋硬山楼房,面阔三间二弄,进深两柱,有前廊及制作考究的铁花栏杆,东西两侧为厢房。后幢房子外观形式与前幢相似,但高度、用材都低于和小……
43、
园瑛法师寮室旧址
圆瑛法师寮旧址位于海曙区高桥镇芦港村东周自然村西侧接待讲寺内,据建筑风格、形制及主人生活年代等判断,约建于民国时期。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占地面积232.36㎡,由正殿及左右厢房构成。正殿为单檐硬山顶楼房,面阔三间一弄,弄堂位于最西侧,明间为抬梁结构,五架梁前后单步,次间用中柱,穿斗结构,进深五……
44、
宁波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于海曙区高桥镇新庄村新庄自然村2号,据周氏家谱记载始建于清道光丁酉年间。主体坐北朝南,略偏西,由前、中、后三进及两厢组成,占地面积684.42㎡。前进为门厅,单檐硬山顶平房,面阔七间,进深四柱七檩,明间安两扇大门,左右两侧立一对石狮门枕石,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中进为大殿,单檐硬山顶高平房,……
45、
闻氏宗祠
闻氏宗祠地处海曙区古林镇蜃蛟村闻江岸自然村西部,据建筑风格及形制判断,建于清代,局部为民国时期改建。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西后侧有女祠间,所以由男女两祠构成。男祠前、后两进,左、右两厢,女祠位于西北角。整个建筑均硬山造。男祠前进为门厅,面阔七开间,明间抬梁结构,五架梁,前檐施卷棚顶,其余各间进深……
46、
陈宗问墓道
陈宗问墓道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内,建于明代。该墓道及墓前石刻破坏严重,但牌坊及墓葬保存尚好。现存牌坊“H”形,立于墓道口,南偏西3度。通高2.26米,宽2.70米,阑额高0.22米,宽0.15米,北面(向内)两端距柱头约15厘米处有门轴,以安装坊门及抱柱。阑额不出头,额上镌刻“明赠工部尚……
47、
白云庄古遗址
白云庄古遗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地面建筑已毁,主体坐西朝东,仅由前窄后宽四座平台构成,平台落差达2米,占地面积1882平方米。原主体建筑位于第三层平台,呈北高南低的布局,现仅剩前檐和天井条石保存较好,最长4.50米,最短1.37米。 “万氏自万斌至万文,三世四忠。”军人世家……
48、
它山堰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
49、
上升永济桥
上升永济桥,又称半路庵桥,位于海曙区高桥镇芦港村半路庵南首,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光绪九年(1883)重建。 该桥为石砌单孔拱桥,南北走向,横跨于鄞西后塘河两岸。桥全长25.54米,宽4米,桥孔高6.15米。跨度8.64米。桥两侧有栏板、望柱,柱上雕石狮,栏板前端各有抱鼓石,南、北踏跺各32……
50、
悬磁桥
悬磁桥位于海曙区鄞江镇悬磁村南首,根据石碑记载,始建于宋代天圣年间,现桥为1916年重建。 该桥为石墩木梁单孔平桥,南北走向,横跨于清源河两岸。全长19.45米,宽4.15米。净跨约12米。西堍踏跺6级,南堍踏跺9级。石砌桥台,台上埋置长4米左右的石梁8根,悬挑出约0.85米。石梁端安放横木2根,支……
51、
四明山区革命战争修枪总所
四明山区革命战争修枪总所旧址位于海曙区龙观乡龙谷村下茶耷西南五龙潭风景区内,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一直作为我地下武装修理枪械的场所,主要有二处天然山洞。其一,位于纪念碑之后的山坡上,可登石阶而上,有一排坐东朝西的三个洞口组群。山洞从右起第一洞约4米高、5米深和5米宽,第二洞约2.5米高、3米深、2米……
52、
全祖望墓
全祖望墓位于南郊王家桥苗圃南端。全祖望(1706-1755)浙江鄞县人,是浙东史学派的重要人物,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愿充任低等的知县,次年归家乡,此后且不复出仕。他学问渊博,尤好搜集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家居后,成《固学纪闻》三,修《南雷黄氏宋元学案》,七校《水经注》……
53、
银山战斗烈士亭
银山战斗烈士亭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双银村银山,是纪念抗日战争等牺牲的将士英灵。 碑于1951年树立,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碑以碑身和碑坐组成:碑身高1.67米,宽0.94米,厚0.095米;坐高0.19米,宽1.03米,进深0.30米。 碑阳刻写“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上款“一九五一年四月”,落款“湖……
54、
水则碑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宋宝祐间(1253~1258)建,明清两代续修,现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的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旧貌,经重修后,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还历史的环境氛围。水则亭为则水碑而建,亭在四明……
55、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位于宁波市区月湖偃月堤边,为清道光通政司副使,曾任光绪皇帝老师的童槐之家宅,有“帝师故居”之称。银台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现中轴线上有门厅、大厅、正楼、后堂等建筑,东西两侧有厢房、书楼,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布置合理,用材考究,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宁波城区内清……
56、
徐桂林墓前石牌坊
徐桂林墓前石牌坊为清代“旌表营千总徐桂林”墓前牌坊,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大桥村金岩寺山梅园山莊旁,牌坊坐北朝南,分前后二道,置于“N”形的神道上。 两道牌坊形状、大小相似,均为双柱穿头“廿”字形石结构牌坊。通高3.85米,面宽一间2.85米,柱子正方抹角,边长0.27米,抹角长2.5厘米。柱顶为钟……
57、
举人谢道惠墓
举人谢道惠墓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该墓主好学上进,勤俭艰朴,当其参加进士考试时,已是社会动荡,他作为进步人士,中举人后,再也没去考进士,回到家乡水井底开展知识份子应有的各种活动,如禁烟、劝缠足、办学校等,把自家的钱都用在了奉献家乡的事业上。因此,当他死后无分份,简朴归葬,后于民国二十三年,由其……
58、
横港岸遗址
横港岸遗址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三星村姚家自然村横港岸,为横港河、青龙河、三联河交汇处,东距下陈村西南120米,距芦家桥约800米。遗址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20000平方米。遗址周边河网纵横交错,地表为平坦开阔的农田。经勘探,该遗址层地形与芦家桥遗址大同小异,也可分为5层。勘探到的陶……
59、
华美医院旧址
华美医院旧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永丰路42号,2011年1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华美医院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在宁波城区开办的大美浸礼会医院,1915年改名为华美医院,寓中美合作之意。1923年-1928年用所拆城墙的条石,城砖建成四层住院楼和三层护士学校楼。1930年美……
60、
洞桥
洞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洞桥村桥街自然村与下段自然村之间南塘河上,据《鄞县通志》记载,始建于宋建隆年间,现建筑为清代建筑。该桥东西向横跨于南塘河上,为单墩双孔木廊桥。 洞桥平面呈H状,木质桥面长24.43 米,宽6.31米,桥面上设廊屋七间,抬梁结构,南北进深五架梁,前后双步,整座桥梁以“工”……
走遍海曙区
宁波市旅游景点
海曙区文物古迹
海曙区红色旅游
海曙区名人故居
海曙区十大祠堂
海曙区十大景点
海曙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海曙区旅游景点
海曙区特产
海曙区美食
海曙区地名网
海曙区名人
海曙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曙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曙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曙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曙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