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41、
永春福兴堂
福兴堂位于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年代为1943年。简介:1943年建,1947年落成,为近代爱国商人李武庸、李武宗兄弟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由大门、门厅、两侧厢房、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砖石木混合结构,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建……
142、
苏夫人姑庙
介 绍: 苏夫人姑庙位于紫帽山北麓,原属泉州府晋江县三十三都常春乡,奉祀泉南民间女神苏六娘。据《泉州府志》记载,在明成化,万历年间对山苏六娘神灵显赫,平战乱、靖倭氛,先后-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官府于其墓前依制兴建夫人庙迄今五百二十五年。该庙清初遭兵焚,后里人复重建,光绪十六年重修。晋江县典史为……
143、
南安中宪第
时代: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郑家军留居宝岛垦荒耕田。清朝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建船队于台湾开设“勃兴行”,发迹后用银两买到“中宪大夫”官衔时,在台湾采购优秀杉木运回石井兴建“中宪第”。因其子郑汝成由贡监生授州司马加五级并诰封中宪大夫,荫及三代,故称……
144、
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陈氏祠堂
1933年8月25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东溪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下设土地部、财政部、军事部、肃反部、粮食部、文化部、妇女部等机构,机关驻地设在睏牛祖厝(陈氏祠堂)。这是安南永德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人民政权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它的成立标志着安南永德红色苏区正式形……
145、
报德祠石刻
报德祠石刻位于螺城镇西北社区科山上,时代为明。石刻存于科山报德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惠安士绅为报答御史刘望海为惠安百姓蠲免租赋之功,集资为其塑生像、建生祠,并立碑颂其德。报德祠石刻包括:报德门匾一方、刘望海石生像一尊、颂德碑两方、石狮一对,均为明代遗存。刘望海石像穿戴官服官帽,端坐捧笏,是……
146、
延平王祠
延平郡王祠位于南安市石井镇。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诏令迁郑成功灵柩归葬故里南安郑氏祖茔,并建祠祀之。祠坐西南面东北,前临海,后靠鳌石山,沿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照壁、山门、大殿,边有附属建筑,门前置旗杆石。大殿面阔3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形屋脊。殿中悬“三世五爵”、“威风雄烈”等匾额……
147、
顺济桥遗址
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为泉州知州邹应龙以来泉的外国商人资金建成。桥呈东西走向,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两侧有扶栏,花岗岩梁桥,长约150余丈,宽1.4丈,桥墩31个。造桥时,泉州古城南门——徳济门内有奉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原名顺济宫,顺济桥因此而……
148、
石狮城隍庙
石狮城隍庙位于闽南风情十足的城隍街,城隍街位于石狮市区宽仁。前身为宽仁街,城隍庙的兴盛带动了一方经济的繁荣,该庙所在地便命名为“城隍街”。络绎不绝的人区,充满闽南特色的小店铺,海内外慕名而来的香客。聚集在此,以现代人的姿态去领略古老闽南独特又简单的魅力。石狮城隍庙相传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
149、
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
闽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后宅村,年代为1930年。简介:1930年在此建立三朱地下交通站,为厦门中心市委、闽中特委(地委)乃至闽浙赣边区省委和福建省委、泉州中心县委等的重要交通站;亦是晋、南、惠、莆、仙等地的主要中转站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
150、
崇福寺应庚塔
崇福寺应庚塔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崇福寺大门右侧,大雄宝殿东侧,北宋熙宁元年建造。应庚塔建造之初,略有倾斜,传说此塔有“应利欹斜”之灵,斜向某方,主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称“应庚”。应庚塔为石质实心,为花岗岩八角形七层仿木构楼阁式建筑,每面雕刻佛像,高10.9米,占地面积5平方米。应庚塔以及塔身中发现的……
151、
陵水湖
陵水湖景色秀丽,可眺望大陆的槟榔屿,鼓浪屿、白石炮等。因堤岸有松林夹道、杨柳轻拂,加上浅滩上的芦苇,形成静谧、自然的气氛,当地居民又称为“小西湖”。湖畔孕育丰富的水草,鸟类常于此栖息,是一处著名的赏鸟据点。水鸟众多,有翠鸟,斑翡翠、雁鸭、白冠鸡、苍翡翠,黑头翡翠、黑鸢、黑翅鸢等都是此地的常客,是金门……
152、
李恺墓
李恺墓位于涂寨镇岩峰村西新自然村,时代为明。李恺,字克谐,号抑斋,惠安螺城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广东番禺县令、吏部稽勋司主事、兵部车驾司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政绩斐然。嘉靖三十七年(1558),他集众抵御倭寇,保全惠安县城,受朝廷旌表。卒后,祀乡贤祠。墓坐西北朝东南,早年被盗,200……
153、
蔡襄祠(蔡襄纪念馆)
蔡襄祠蔡忠惠祠(蔡襄祠)位于洛阳桥桥南街南侧,为纪念蔡襄的功绩而建。祠自北宋肇建以来,历代有修葺。现存蔡忠惠祠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殿堂。首进为大门,门顶匾额大书“宋郡守蔡忠惠公祠”。门廊石柱上,有晚清大臣、两广总督黄宗汉之子探花黄贻揖书题对联,联文云:筑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正殿中央,原……
154、
五塔岩石塔
时代:宋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五塔岩寺前。五塔岩石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上,建于宋朝,主体建筑为五塔岩寺,不过最有历史价值的当属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的五座石塔。石塔依山就势,前面是悬崖,后面是高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空中楼阁。今年3月份,其入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155、
黄松轩墓
黄松轩墓位于山霞镇田边村蜈蚣山,时代为明。黄松轩,生卒年不详,山霞镇田边村人,明代贡生,礼部尚书黄存中长子。黄存中,明建文(1399-1402)中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建文四年(1402)死于靖难。族亲奉其衣冠牌位,偷偷藏于黄松轩墓中,用糖水灰封死。至明嘉靖年间“靖难之役”殉难之臣平反后才敢公开。墓依……
156、
大成古厝
大成古厝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由萧继光兴建“大成码头”同时建设三座大厝。大成古厝由三座大厝、双护厝和厝前大石埕、砖埕组成,是集店铺、仓库、码头于一身的小城堡。大成古厝坐西朝东,背山面海,海水涨潮时距古厝前埕地面仅两三米,极便于装卸货物。大成古厝南……
157、
开元寺甘露戒坛
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开后为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始筑戒坛,遂称甘露戒坛。现存建筑系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似蜘蛛结网,结构复杂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有24尊木雕 飞天……
158、
留公陂
留公陂年代:南宋座落地点:泉州市洛江区双阳街道坝南村、惠安县洛阳镇陈坝村简介:旧名丰谷陂,俗称陈三坝。为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右史留元刚倡筑,最早只筑纵六十步,横一百三十尺,深为横的五分之一,可灌田三千六百余亩,是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泉州太守屠倬于陂左筑堤三十六丈,深……
159、
施琅故居
施琅故居就在公共体育器械场旁的围墙内,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触目惊心,仅入口处立的一块碑昭示身份: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故居被围墙围了起来,范围大约有10亩。老宅子的附属建筑已破败,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房及原泉州农校的废弃房。在老宅与东面围墙之间的空地上,另有一块1984年的碑文,简介了施琅16……
160、
北典许氏民居
北典许氏民居位于东岭镇许山头村北典自然村,时代为清嘉庆。由许献琛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坐东南朝西北,三列三进五开间带双护厝,由大馆、中厝、库房、南北护厝、回向组成,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建筑内石雕、木雕精美,雀替、托座等雕有文房八宝、人物花鸟等图案,立体生动。许献琛(1765-1……
走遍泉州市
福建省旅游景点
晋江市旅游景点
惠安县旅游景点
安溪县旅游景点
鲤城区旅游景点
永春县旅游景点
南安市旅游景点
德化县旅游景点
泉港区旅游景点
丰泽区旅游景点
石狮市旅游景点
洛江区旅游景点
金门县旅游景点
泉州市文物古迹
泉州市红色旅游
泉州市名人故居
泉州市博物馆
泉州市十大祠堂
泉州市4A级景区
泉州市十大景点
泉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泉州市旅游景点
泉州市特产
泉州市美食
泉州市地名网
泉州市名人
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泉州市A级景区名录
泉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泉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泉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泉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