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厦门市
>
思明区旅游
思明区文物古迹介绍
21、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思明南路453号消防一中队西北侧,占地面积831平方米,现存牢房3幢,前幢5间,中幢5间,后幢10间,并有露天过道,其顶部设置铁栅。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心布置的陈列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陈列……
22、
林祖密故居宫保第
鼓浪屿,林祖密故居,林祖密故居现在改造成了酒店,酒店名字叫做宫保第。鼓新路“宫保第”闽南军司令府第循迹至鼓新路67号“宫保第”,这里曾经是林祖密将军的府第。他曾在这里建立中华革命党在福建的领导机关,谋划反对袁世凯窃国,反对陈炯明叛变,建立闽南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闽南军司令。宫……
23、
厦门天界寺
在万石岩西侧的醉仙岩(古人说它山势犹如仙人醉卧,故称之为“醉仙岩”。顶峰的大岩石,形似一只蹲着的骆驼,被称为“骆驼峰”),有一座清初月松和尚募化兴建的天界寺。昔日寺僧晨间撞钟108下,声闻遐迩,因而有“天界晓钟”之称。寺前有一巨石掩覆成的洞名为“醴泉洞”。洞中有口井,被称为“仙井”,水质清甜甘冽,酿……
24、
龙头山寨
龙头山寨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毁坦。台湾石国球写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蹬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海风穿弄,顿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
25、
上李水库大坝
上李水库大坝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上李社,年代为民国。简介:1923年华侨实业家黄奕住等创办“商办厦门自来水有限公司”。1925年公司在上李利用天然地形筑坝蓄水,建成上李水库。堤坝以花岗岩条石筑砌,弧形,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约300米,最大高度40米,坝顶面宽3米,并建有连拱形石护栏。坝中部设水泵房……
26、
新街礼拜堂
新街礼拜堂又名“中华第一圣堂”,是我国最早供华人使用的基督教堂。上世纪三十年代教堂因屋顶坍塌而重建,新教堂聘请上海著名设计师设计,召请国内著名工匠施工建造。教堂属罗马式建筑风格,廊前立有六根圆柱子,红色坡顶上有六边形钟塔,塔内悬挂着百年前购置的美国铜钟。红色两坡屋面属砖石结构,古雅壮观。殿堂前廊的墙……
27、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明末,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扩,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彭湖后,不断侵犯漳泉沿海,滥烧民船,强行要求通商。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1624年)明政府先后调集各路水师驻节厦门,多次大败荷军,并于1624年七月彻底将荷兰……
28、
“八·二三”炮战纪念址
“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位于思明区莲前街道何厝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58年。“八二三”炮战纪念址位于厦门何厝村东南海边。坐南朝北砖混三层楼房,系印尼华侨何水建成于民国22年,俗称万顺楼。现存占地面积约1120平方米。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金门国民党守军展开举世瞩目的“八二三……
29、
鼓浪屿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位于鼓浪屿虎巷8号。遗址坐西南朝东北,系砖木结构两层西式洋房,占地面积150平方米。该楼建于民国9年,为南洋华侨的私人住宅。民国19年8月,中共党员曾志遵照中共福建省委指示,以私人名义租用该楼二楼作为省委机关秘书处、宣传部和省军委的办公地。民国20年3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遭……
30、
鼓浪屿水操台
水操台是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操练水师的遗址。巨崖上“闽海雄风”四个字,圆润饱满,酣畅刚健。右前侧另一巨石上,刻着郑成功手书的一首五绝:“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城,东海酿流霞。”据说,这首诗是临摹郑成功的笔迹而刻的,底下还刻着“郑森私印”和“成功”两方印章,站在水操台,总会令人联想当年郑成功在……
31、
鸿山寺
鸿山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中段,鸿山公园广场处,即鸿山南麓,故名“鸿山寺”。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另有一说建自南北朝),历史悠久,据寺内碑文记载:“自南朝崇奉观音大士地藏王菩萨,刹古佛灵,护国佑民,祷雨祈晴,糜不立应。”寺原在鸿山与虎山夹峙之间的山坡上,殿堂毕具,雄伟庄严,是厦门本岛第二座以寺见称的……
32、
鼓浪屿杨家园
鼓浪屿杨家园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民国。简介:杨家园四幢洋楼由菲律宾华侨杨氏家族于二十世纪初先后建成,四幢洋楼为一整体,内有小巷可通,各有花园配属,其供水设施先进实用,为鼓浪屿之最。杨家园建筑均为外廊式建筑,尽管建于不同时期,建筑的样式也不同,但四座建筑在外装修方面有共同的特征,即都采用清水……
33、
鼓浪屿怡园
鼓浪屿怡园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为林鹤年旧居,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是由园门、院墙和西洋式主楼和副楼组成的别墅式建筑。主楼是一座红砖砌筑的连地下隔潮层共三层的洋楼,副楼也是三层红砖楼。林鹤年(1847-1901),祖籍福建安溪县,光绪九年(1883)任职国史馆,后奉旨赴台湾……
34、
陈化成墓
陈化成墓,在厦门市梧村金榜山麓,坐北朝南,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砖石构筑,龟形坟丘,两翼置石栏板和栏柱,柱首刻火炬或坐狮。坟前置石供桌,正面浮雕麒麟、鹿、鹤等,边饰以卷草纹。墓碑刻:“皇清诰授振威将军,赐谥忠愍陈公,诰封一品夫人,德配曾夫人茔。”墓前竖八角形望柱1对,上刻对联:“俎豆馨香荐忠良而易……
35、
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
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漳州路,年代为1847年。简介:1843年英国在鼓浪屿设立厦门英国领事事务所,1847兴建领事公馆,由院墙、庭院和一座带半地下防潮层的西式单层白色建筑组成,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略呈曲尺形,纵进深约50米,面宽约26米,1870年于东北侧加建二小房。正面及……
36、
虎溪禅寺
虎溪禅寺大门,始建于明朝年间。进门后有三个碑。桥为渡虎桥,桥下就是虎溪。这是是一个天然的石洞,里面有一只老虎,虎旁边有一个伏虎罗汉。据导游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满月升起时,老虎的眼睛就会发出光芒,附近的人可以听到老虎咆哮的声音。这当然是传说,其实老虎眼睛会发光是月亮照在老虎的眼睛上反射的光。这样看来,不……
37、
鼓浪屿英华书院旧址
鼓浪屿英华书院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年代为清。简介:亦称吴添丁阁,建于十九世纪末,系文艺复兴风格的一座两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22.7米,进深16.2米,建筑平面布局为前面庭院、正中大厅、两侧厢房。建筑正面一、二层均有横向的连拱廊道,方柱支撑;一楼拱廊正中外墙上有灰塑“吴添丁阁……
38、
金瓜楼(黄赐敏别墅)
金瓜楼是鼓浪屿上的特色建筑,因为楼顶有两个金瓜而得名“金瓜楼”,属于拜占庭风格。金瓜楼的用色大胆,造型奇特,就算在建筑物众多的鼓浪屿上,也绝对属于漂亮的建筑,很值得来看下。金瓜楼屋顶的两个金瓜,阳光下澄黄泛金光,神韵古朴,十分醒目。门楼采用中国歇山顶,重檐翘角,梁柱及门楣装饰有各种浮雕。虽然这里是私……
39、
厦门日本领事馆旧址
日本领事馆旧址坐落于鹿礁路24、26、28号,旧址包括领事馆及-本部3座建筑。1874年,日本政府派“台湾总督”率陆军少佐来鼓浪屿筹建领事馆,办公地暂设于日本在鼓浪屿的大和俱乐部内。1896年3月,日本领事上野专一正式在鹿礁路兴建馆舍,1898年竣工落成。1915年,日本领馆在馆内附设了警所。192……
40、
大清厦门一等邮局遗址
厦门,轮渡码头对面有一座旧式楼房,它的一边是小洋楼,另一边是高耸的现代化大厦,这就是被厦门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大清厦门一等邮局遗址”,现在是“海后路邮电支局”。 邮局创办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原来的名字是“厦门大清邮政总局”,民国建立前夕的宣统三年改成“厦门一等邮局”。这家旧邮局秉……
走遍思明区
厦门市旅游景点
思明区文物古迹
思明区红色旅游
思明区名人故居
思明区博物馆
思明区4A级景区
思明区十大景点
全部思明区旅游景点
思明区特产
思明区美食
思明区地名网
思明区名人
思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思明区A级景区名录
思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思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思明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