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仓山区旅游
仓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61、
泛船浦天主教堂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朝阳路新民街54号,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国22年(1933年)重建,为哥特式建筑。主堂北端,建有20多米高的钟楼,楼顶竖立近3米高的十字架。昔时钟楼报时声扬十余里,号称“江南第一大堂”,其至今仍为福建最大的天主教堂,为福建省、福州市天主教总堂……
62、
翁正春墓
翁正春墓位于福州市郊建新镇怀安村石岊山西北麓,墓坐东向西,偏北15度。如意形,土石结构,三层墓埕,面宽约12米,纵深18米。封土弧形,封土前建碑亭,亭为花岗石砌建,高2.70米,宽2.26米,进深0.93米,面阔三间,四坡顶。柱方形,下有柱础,上立斗拱,栏额下有雀替相承,额上置匾,上 书-:“思光”……
63、
高盖山五代齐氏墓
高盖山五代齐氏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高盖山天池侧,始建于五代,2005年重修,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坐南朝北。共五级墓埕,墓为“风”字形。封土为砖砌圆柱形,后围墙、护臂、墓埕均为石砌,墓碑为青石打制,上刻“唐右仆射齐公协律之墓”。墓侧有一清代花岗石墓碑,上刻“晋开运二年右仆射齐协律之墓康熙……
64、
湖际郑涓墓
湖际郑涓墓郑涓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湖际村湖际山脚。郑涓,闽县城门村人,官至枢密院右丞相,墓位于城门镇湖际山,墓前有石翁仲、石兽,为宋代古墓葬。墓丘已消失,现残存石羊一对,翁仲一对(文官完整,武官断成三截)。石马一对埋在地下不可见。该墓葬的发现对于了解研究当地历史渊源、文化历史提供重要参考。……
65、
胪雷前桥
胪雷前桥位于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建于宋代。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单孔,桥面由两条长5.9米,宽2.8,厚0.34米的跨溪而建,石梁上刻有“甘泉院僧义修造桥一所宋庆历四年(1044年)中元癸次四月十五日题”。保存完好。1986年列为福州郊区文物保护单位。前桥所在河道毁于2013年底到2014年初。大约……
66、
福州安澜会馆
福州安澜会馆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仓前路简介:又名浙江会馆、上北馆。清乾隆四十年(1775)始建,原为浙人在闽经商及官员、名人聚集之处。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前后二落,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重檐歇山顶;正殿前为戏台,两侧为双层廊房。会馆右侧为孙文靖(孙尔准)公祠,……
67、
烟台山约翰堂
烟台山约翰堂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2号,英文名圣约翰堂(St.John‘sChurch),因以石砌筑,俗称“石厝教堂”。该建筑是英国圣公会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英国侨民修建的一座哥特式石头教堂,由香港土木工程师T.L.Walker设计。1862年落成。1990年代起被海军占用作为印刷厂。1992年公……
68、
湖边蔡焕庵墓
湖边蔡焕庵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山镇湖边村,南偏西5度,占地面积385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夯筑。共三层墓埕。墓埋8圹,墓圹前有石狮一对。第一进有精美石抱鼓,望柱上刻有大象及各式水果;第三进有一对对联牌与卷书。原先墓前有石牌坊,现已不存。是清代官宦墓葬的重要实例,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69、
林浦泰山宫
林浦泰山宫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简介:南宋德祐二年(1276),南逃的宋端宗曾以此作为行宫。清代重修。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占地面积1694平方米,西偏南10度。由门亭、将军殿、大殿、厢楼、戏台等组成。歇山顶,门亭建在高台上,两旁砌台阶,亭顶藻井华丽,饰有丹凤朝阳和双龙戏珠图案……
70、
林浦石塔
林浦石塔位于仓山区城门的林浦村绍岐御码头旁,建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为花岗石砌造的实心楼阁式塔,高约7.5米。该塔是闽江水运的航标塔,见证了闽江航道往昔的繁荣。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花岗石砌造,实心仿楼阁式,高约七米半,底座周长八米,塔壁均浮雕佛翕、佛像,塔檐刻瓦当,滴水翅角,塔刹为……
71、
思万楼
思万楼位于仓山区劳工社区公园路福州市外国语学校内,建于1925年,由三一学校校长为纪念第一任校长万拔文发起兴建,故名思万楼。楼为哥特式城堡形塔式建筑。红砖结构,三层,四周拱形门,占地约25平方米,高约18米。楼顶层大钟是英国都柏林威尔逊公园基督堂所赠。思万楼为塔式建筑,立面造型呈中世纪罗马风格。塔楼……
72、
淮安丞相墓
淮安丞相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桃花山,年代为唐。简介:又名朱敬则墓。唐末迁葬现址。墓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风”字形,四层墓埕,面阔29米,进深53米,墓前尚存有石翁仲等,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青砖墓冢,鲎壳型封土。墓冢前嵌有墓碑,碑文楷书“唐丞相敬则朱公之墓”。朱敬则(635—709年),……
73、
盘屿妙峰寺墓塔群
盘屿妙峰寺墓塔群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高盖山,墓塔群由四座墓塔组成,皆为八角仿楼阁式实心塔;其中一座七层,一座五层,两座三层。墓塔群所在的妙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七年(866年),后毁。清代重建,坐西向东,总占地2049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大雄宝殿于80年代初重建,为二层楼阁式,单檐歇……
74、
乐群楼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
75、
福州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位于仓山区六一南路52号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校内,是清代旅居福州的广东籍商人筹建的、带有同乡会性质的会馆。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245平方米,共二进,前厅、天井、后厅(聚议厅)、廊房。前厅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天井占地约270平方米,中间有一棵榕树直径2平方米,高7米,约15……
76、
怀安接官道码头
怀安接官道码头位于仓山区怀安村东南面乌龙江边,包括古接官道及码头,是“海上丝绸之路”曾经兴盛的重要见证。接官道为突堤式结构,占地约380平方米;西面三块巨石伸入江面形成码头,是怀安唯一保留下来的接官道古码头。码头石板道宽约5米,条石铺就,上有百余条横向凿槽,便于上下船时防滑;此外还有用于拴绳、方便船……
77、
午桥
午桥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河浦上,始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石构平梁,桥长34米,面宽3.52米,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南北已淤塞二孔,现存两墩三孔。桥面现由四段五块石板铺成,中间桥墩部分倾斜。桥墩船形,上部叠涩出挑五层,石梁铺架其上。望柱上有铭文“黄卅八娘”等题刻,其他大部分均漫漫不清……
78、
江南桥
江南桥位于仓山区中洲岛与南台岛仓前路之间的闽江南港,又称“仓前桥”、“中洲桥”,宋代为浮桥,元初建木桥,屡建屡毁。清乾隆年间,福清人何际逑兄弟捐资及集资建石桥。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长约108米,八墩九孔,等跨。船形墩。1930年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1971年再次改建,加宽2米,增高4米,于中洲上建……
79、
七星桥
七星桥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建于宋代,石构二墩三孔平梁桥。东西走向,横跨白湖河。长33.5米。面宽3.6米,不等跨,已淤塞一孔。墩呈长方形。桥面每孔用4根石梁铺成,其中一根石梁上有“天圣十年”(1032)题刻,桥面现已改造为水泥并拓宽。桥面上设四角亭,木构,单檐歇山顶,80年代改为水泥亭,供三位国……
80、
狮山瑞迹寺白佛
狮山瑞迹寺白佛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九曲山,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白佛始凿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雷劈观音,为岩石上浮雕.高1.36米,宽0.60米,南偏东15度。其前建有长方形石亭,面宽2.93米,进深1.5米,高2.3米。石门额上阴刻“雷劈观音古迹,天启丙宣年季春”。白佛附属于瑞迹寺。19……
走遍仓山区
福州市旅游景点
仓山区文物古迹
仓山区名人故居
仓山区十大祠堂
仓山区十大景点
全部仓山区旅游景点
仓山区特产
仓山区美食
仓山区地名网
仓山区名人
仓山区A级景区名录
仓山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仓山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仓山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仓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八批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