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台江区旅游
台江区文物古迹介绍
21、
路通桥
路通桥位于台江区新港街道路通河上。石构拱桥,弧形如玉带,两端有石阶各十三级,桥面施栏板、望柱、寻杖。桥南北走向,釃水三道,长30.7米,宽3.6米。桥北有路通庵,门额镶嵌石刻“路通古迹”石匾,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周有封火墙,占地900多平方米。庵内厅堂、戏台木构完好,石柱楹联刻记附近十三乡群众崇……
22、
采峰别墅
采峰别墅年代:1920年座落地点:福州市台江区上杭路简介:马来西亚爱国侨领杨鸿斌(1884~1974)1920年建,由大门、坊门、照壁、庭院、主体建筑和园林组成。主楼设开敞式挑廊连通北、东、西三面。布局合理、风格独特、用材讲究、陈设古典,是福州近代别墅建筑的优秀代表。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
23、
侯德榜故居
侯德榜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宁化新村二里简介:清代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侯德榜出生及青少年时期居住于此。侯德榜(1890~1974),福州人,著名化学家,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6%,对制碱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
24、
黄培松故居
黄培松故居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平西路,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末民国初,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25平方米,共三进,每进院落均前后天井、披榭、主厅,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临街为单披门罩,软卷棚饰顶,墀头及余塞墙灰塑、砖雕、彩绘工艺精湛。主厅均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一进主厅设前轩廊至次间缝架,三进主厅明间缝架……
25、
福清会馆
福清会馆位于台江区福清馆巷30号,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内有戏台、走楼、神殿,四面青砖清水砌围墙。神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双坡顶。20世纪初融籍商贾、海外侨亲集资所建。建筑占地约500平方米,二进,内有戏台、走楼、神殿。“文革”中被占用,2002年工厂迁出,2006年重修一新。2016年2月15日,……
26、
古田会馆
古田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宫前路吴厝埕(现为同德路2号)。民国四年(1915年)古田县商帮集资建造,后经重修。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坐北朝南。门内依次为戏台、天并、中厅、正厅、西侧为二层厢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穿斗式减柱造构架,正厅和中厅皆有藻井,雕饰精美。门额嵌有“天后宫”石匾。馆……
27、
黄培松状元府
黄培松状元府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平路151号福建省轮船有限公司内。该旧楼坐北朝南,总体为两层的青砖楼,一层底部有一架空层。主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穿斗式构架,硬山顶。该建筑是本地区民国时期的典型代表。它采用了中西合壁的做法,外层为西洋式,内部为中式,营造了许多精美的装饰构件。……
28、
柔远驿
琉球馆是中国(清朝)与日本(萨摩藩)为接待琉球国使节而建立的馆舍,其遗址共有两处:一处在今中国福州市,另一处在今日本鹿儿岛市。中国的琉球馆即柔远驿,明代时官方全称为“进贡厂柔远驿”,民间又称琉球馆,是福州的一座馆驿建筑,位于台江区琯后街40号。明代时,柔远驿的规模已经较大,共有前厅三间、两边卧房六间……
29、
咸康参号旧址
咸康药行(咸康参号),是民国时期张桂荣、张桂丹兄弟经营的一家大药铺,与回春、四省、华来同为福州四大药店。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福州医药站第三经营部,后因年久失修而关闭,作为药品公司的仓库,后为某印刷厂使用。咸康药行现有沿街建筑为抗日战争后在原址重建。咸康药行后住宅部分是从倪文彬宅购入后,重新建造……
30、
星安桥
星安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双杭街道星河巷。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清嘉庆十年(西元1805年)、光绪十六年(西元1890年)、宣统二年(西元1910年)和民国l4年(公元1925年)多次重修。石构,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100米,跨长18米,宽2.1米,已淤塞两孔,桥梁二侧石板有“……
31、
后洲建宁会馆
上杭路建宁会馆位于台江区上杭路128号(原上杭路63号),又称“建郡会馆”,由建瓯县商帮集资建于清嘉庆年间。会馆依山而建,占地约280平方米,由戏台、酒楼、神殿、花园等组成。会馆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临上杭街,后靠大庙山,依山而建,由戏台、酒楼、神殿等组成,红砖清水砌墙门面。神殿面阔五间……
32、
闽清会馆
闽清会馆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帮州街道后田新闽街(原新闽街61号),2004至2005年新闽一带拆迁,会馆被迁建至现址(三保直街白马河畔)。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后由闽清籍华侨募捐,黄乃裳曾主持修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540平方米。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前廊……
33、
三通桥
三通桥原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亭街以西的小河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西元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不等跨,墩船形,长36.70米,宽3.10米,跨长30米,桥梁石板有“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题刻。三通桥于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利嘉集团中亭街项目拆迁时,于深夜用大型施工铲车……
34、
耿王庄遗址
耿王庄原是清初靖南王耿继茂的别墅,称“耿王庄”。耿继茂卒,其子耿精忠袭职,因其自号“南公”,仍用“耿王庄”之名。后因耿精忠配合吴三桂等起兵叛清,康熙十五年(西元1676年)兵败受碟刑而死,其别墅也没于官府。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把南公园改设为桑棉局,提倡百姓发展蚕桑,一时桑树成荫,……
35、
白马桥
白马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义州街道白马河上,建于清末,为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东西走向,石构平梁桥,三墩四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74米,宽3米,望柱23对栏版22副,多次重修。民国33年(1944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日军在此残酷屠杀百姓、污辱妇女,成为日本侵略福州的历史见证之一。……
36、
高氏文昌阁
高氏文昌阁位于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134号。大门面临上杭路,前部为高氏祠堂,建于清代早期。前后两进,依山势而升高,主座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第一进厅屏门阴刻描金朱子家训,文革期间被报纸糊盖,得以保存至今。后部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原为高氏书斋,坐北向南,双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6.5米,上层为卷……
37、
三山会馆
三山会馆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横街巷56号。建于清道光年间,木结构,为江、浙两省在福州市布帮商会造。根据《明清福州会馆概介》:江浙两省的绸布业公帮在福州城市内外各合建了一个会馆,因是跨省性的,不标“江苏”或“浙江”名称。城内的会馆在春育亭(俗呼“仓前河沿”,在通湖路和光禄坊交界处),邻近三山驿,故……
38、
苍霞洲基督堂
苍霞洲基督堂位于苍霞洲文通弄17号,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为红砖砌筑,单层带地下室,立面呈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属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一种)。教堂正面朝东,主体为礼拜大厅,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平面,可容纳1000人礼拜,木三角屋架,小青瓦屋面。教堂主立面朝西,立面三开间,中开间外观为两层,……
39、
白龙庵
白龙庵位于台江区苍霞街道白龙路门牌,为福州九庵之一。始建未详,重建于清光绪丁末年(1907年)。从北向南,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庵正门石横额:“白龙武圣庙”,小门额:“文经”、“武纬”为匾,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构架单檐歇山顶。门窗雕饰精美。庵内石柱存“光绪丁末季春吉旦八社绅耆董事同拜”……
40、
万寿头陀寺
万寿头陀寺也称万寿寺或头陀寺,原在福州市坞尾革新街。坐北朝南,正面为福州民间祠堂常用的屏风式牌楼墙;门内为主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九架梁,穿斗与抬梁结合式木构,硬山封火山墙。左右为观音阁、关帝殿,内供佛圣和王法助禅师塑像。寺旁原有大士、武圣两楼,今均废。元大德七年(西元1303年),福州万寿寺僧人法……
走遍台江区
福州市旅游景点
台江区文物古迹
台江区红色旅游
台江区十大景点
全部台江区旅游景点
台江区特产
台江区美食
台江区地名网
台江区名人
台江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台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台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八批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