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旅游
天水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张庆麟宅院
张庆麟宅院位于天水市秦城区澄源巷(21、23、42号)院内。三座院落均为明、清时期建筑。21号院大门北向,双开木板门,有脊饰龙吻。西、南各有照壁一面,门侧有拴马石。中院虎坐门隔开前、后两院。前院倒座三间,耳房两间。后院有上房三间,厢房两间。23号院坐北向南。 大门二进,二门西向为垂花门,檐下铺作象鼻……
42、
大池湾遗址
大池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五营乡,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距今7800--5000年。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灰坑,墓葬,窑址和壕沟,而且还有精制的地画,彩陶和面积很大,构造复杂的房屋遗迹。已清理出的房址有240座,灰坑340多个,墓葬79座,窑址38处,……
43、
马家塬遗址及墓群
马家塬遗址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桃源村马家塬,面积约80万平方米。属齐家文化和战国时期。 2001年发现。2006年、2007~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遗址包括齐家文化遗存和战国墓群。其中,齐家文化堆积层厚1~3米,属于常山下层类型,发现了横篮纹泥质红陶片和夹砂红陶片,断……
44、
觉皇寺
觉皇寺觉皇寺坐落于甘谷县六峰乡觉皇寺村,原名兴国寺,据《伏羌县志》载:“兴国寺明洪武年建”。清同治初年间(1862—1866)历遭战乱,焚毁严重,后重建。现存大殿梁记有“大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的题识。《觉皇寺修殿宇碑记》中有“其寺原为兴国寺,始建于宋,所载明洪武24年朱元璋十八子朱便为岷王……
45、
秦安天主堂
天主堂天主堂,位于秦安县兴国镇南下关25号,县招待所南200米处。该教堂是天水地区中西合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教堂建于民国9年(1920),美国籍传教士艾嘉道神父来此传教,购得南下关成氏等民居设简易教堂。民国14年动工修建,民国18年竣工落成,耗资2万银元。殿堂的门窗为西欧教堂建筑式样,门窗……
46、
胡坪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王尹乡胡坪村乔家新庄,即赤龙山东支田家沟(又称龙泉山)。寺内保存有西魏石造像塔,上有“大统十一年”之年号,证明龙泉古寺至少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县内为数不多的有年号的石塔之一,至为珍贵。相传,古时候有几位行脚僧人行至此地,见其地林木繁茂,清流涓涓,清幽明朗,因前后无村舍,只得择地而栖,……
47、
秦亭故址
秦亭故址春秋八百诸侯,霸者有五;百家争鸣,儒法尤盛;战国七雄争胜,终为大秦荡平。秦统一了疆域,统一了政治,统一了文化。秦王朝最雄壮的故事写在关中平原,最悲惨的故事刻在了长城脚下。然而,秦人发祥之地却在清水。大陇西来万岭横,秦亭何处觅荒荆。非子考牧方分土,陇右山川尽姓嬴。从秦非子到秦庄公,秦人先后有五……
48、
鲁恭姬造像碑
鲁恭姬造像碑位于清水县城西北1公里处的牛头河北岸第一台地上。赵充国墓东侧,六角木结构碑亭内。为北周天和二年 (567)南阳枹罕二郡太守郡功曹郡平望清水句法袭为亡妻鲁恭姬造释加定光并等身像的记事碑。碑首呈拱形,高2米,宽0.85米,厚0.56米。砾岩质,正面右下角残缺。碑正面中高浮雕一释迦牟尼像立于莲……
49、
圪垯川遗址
圪垯川遗址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镇闫庄村,仰韶时期遗存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21年发掘清理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汉、宋、明时期遗迹950余处,包括墓葬88座。仰韶文化各期聚落组成主要有房址、灰坑、墓葬、窖穴、灶址、灰沟、活动面、环壕等,其中居址区、制陶区、墓葬区等功能分区完备。仰韶早期史家类……
50、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南35公里的石渭山。该寺依山建造,石窟开凿在离地面千余尺的半山腰上,三面为悬崖绝壁,仅北侧设铁山门一处可通寺内。原于绝壁处置木梯,供人们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洞窟开在距山基200米的悬崖峭壁上,横跨九梁十沟,长500米。有崖窟、摩崖龛、走廊、自然崖龛,均置木构遮檐,北……
51、
石作瑞宅院
石作瑞宅院 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解放路石家巷。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共7座,房屋约150间。建筑格局独特,既统一又分合。居室、书房、家庙、客房各有独院,每院又形成封闭式独门。石宅老院规模最大,一进三院,其余为一进独院。院内主、客房分明。正厅、过道、耳房、倒座开间合理,廊级分一、三、五级。房屋多为悬山……
52、
西山坪遗址
西山坪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太京乡葛家新庄村北1公里。是一处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型居住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暴露有灰层、灰坑、墓葬和白灰面居址。1986--1987年发掘,下层为西山坪一期,上层为西山坪二期。一期石器为砾石打制,有尖状器、斧形器、铲、砍砸器、石坠等;骨器有针、锥、凿……
53、
陇城故城
陇城故城陇城故城是晋代设置的略阳郡、略阳城、北魏至唐的陇城县,宋时的陇城寨,明代设置陇城巡检司的治所。陇城北魏、北周的故城,在唐代宗宝应年(公元762年),因吐蕃进犯而被毁,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筑一城,即现在的陇城,又称八卦城。八卦城之名与伏羲画八卦有密切联系。八卦城为八卦形,城池面积为210亩……
54、
李崖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汉李崖遗址位于今清水县城北侧樊河和牛头河交汇处樊河西岸的台地上,西南至赵充国墓地,东北以陈家大沟为界,长约1.5千米,行政区划属于白土崖村、李崖村、仪坊村。李崖遗址二级台地西南部有一座地面可见残段城墙的古城,被称之为白土崖古城,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搞清楚该古城的年代及性质……
55、
苏家峡遗址
苏家峡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中山乡东部苏家峡水库东西两侧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大地湾遗址7.5公里。东侧遗址断崖上随处可见散落的红陶残片,文化层厚约3米。文化层大约分三层,上层分布着瓷片、瓦片等,中层分布大量夹砂红陶、灰陶残片,多饰绳纹、弦纹等,下层分……
56、
放马滩墓群
放马滩墓群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乡放马滩,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1986年发现。同年5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发掘。本次钻探发现墓葬120余座,发掘14座,其中战国墓13座,西汉墓1座。均为土坑竖穴墓,出土各种器物近千件。其中重要文物有竹简460枚,木板地图7幅,西汉纸地图残片1件。竹简为……
57、
马家塬遗址
马家塬遗址马家塬遗址位于张家川县木河乡桃园村马家塬,背靠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杜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洼平缓,两边高陡的簸箕状地形,避风向阳。遗址地表为农田,以马家塬为中心,向东西延伸,200米范围密集地分布着战国墓葬群,其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其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较为丰富,有很高的考古……
58、
贯寺李家祠堂
贯寺李家祠堂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大石镇贯寺村,清至民国家祠建筑。占地面积49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余平方米。祠堂呈四合院形式,坐北朝南,由堂屋、东西厢房、牌坊门构成。堂屋三开间,单坡硬山顶;东西厢房均三开间,单坡硬山顶;明间为单檐双坡歇山顶大门楼,两侧次间为单檐双坡歇山顶小门楼,大小楼之间有四座相连的……
59、
胡氏古民居建筑
胡氏古民居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城区。是明代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私宅。俗称“南宅子”,因与胡来缙之子胡忻的北宅子隔街相望,故名。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36米,坐南向北。五进式庭院布局。现存房屋建筑8座26间、垂花门1座、影壁3座。一进院由大门、东西垂花门和影壁……
60、
赵充国墓
赵充国墓位于清水县城北李崖村西500米。墓朝南,封土平面呈圆形,高3.8米,底径10米。墓前有碑亭两座,内立有清嘉庆十三年(1808)“大汉后将军营平侯赵壮公讳充国之墓”碑和道光己酉年(1849)“汉故营平侯赵公之墓”碑。碑均为圆首方趺,砂砾岩质,拱首条碑,通高1.5、宽0.65、厚分别为0.20、……
走遍天水市
甘肃省旅游景点
清水县旅游景点
秦安县旅游景点
麦积区旅游景点
甘谷县旅游景点
秦州区旅游景点
武山县旅游景点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天水市文物古迹
天水市红色旅游
天水市博物馆
天水市4A级景区
天水市十大景点
全部天水市旅游景点
天水市特产
天水市美食
天水市地名网
天水市名人
天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水市A级景区名录
天水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天水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天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