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济宁市
>
邹城市旅游
邹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1、
邹城孟庙孟府
AAAA
邹城孟庙孟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邹城市区南部。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从景区附近经过。是国内历史久远、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我国古建筑经典作品。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经历代维修与扩建,形成现有规模。孟庙坐落于山东省邹县的南关。孟庙又称“亚……
2、
明鲁荒王陵
AAAA
明鲁荒王陵,是安葬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陵墓区。陵园原占地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地宫封土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严,建筑典雅富丽,是一处典型的明代亲王陵园,也是山东省解放后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明代墓葬。鲁王朱檀系明太祖第十子,生于公元1370年,十五岁时就藩兖州。朱檀本来谦恭下士,博……
3、
明鲁王朱檀墓
AAA
明鲁王朱檀墓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0公里九龙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东、西分别与卧虎山、玉皇山邻近,南与朱雀山遥对。朱檀墓依山凿石开圹于地表以下26米。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2墓室均有双扉枢轴式石……
4、
蓝陵桃花源
AAA
蓝陵桃花源因南北朝时期北齐大将高长恭,骁勇善战,封藩徐州兰陵郡,俗称蓝陵王,为躲避宗亲杀戮与天女杨雪舞在此隐居,故而得名。蓝陵桃花源旅游景区包括蓝陵桃花源、蓝陵湿地、蓝陵公园、蓝陵古城四个部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驿站、美食街等配套设施。按照城镇全域景区化、景区功能城市化的理念,打造“城前两日游,梦回……
5、
孟府古建筑群
孟府古建筑群位于孟庙西侧,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处,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故孟府又称“亚圣府”。孟府始建于北宋末期,已有800余年历史。孟府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7进院落。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共有楼、堂、亭、阁14……
6、
凫山羲皇庙遗址
凫山羲皇庙又称人祖庙,俗称爷娘庙,位于郭里镇爷娘庙东村,是祭祀伏羲的庙宇。始建年代无考,因庙内原有后唐长兴二年重修碑刻,可知唐末五代时已初具规模。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20米,为亭、榭、楼、阁的集合体,结构严谨,气势恢弘。庙前有山门,门内有金水桥,东西各有一门,俗称东西华门。……
7、
孟庙古建筑群
孟庙古建筑群位于市城区南关,南临大沙河,东倚文贤岗,地势较高。《三迁志》载:孟庙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座落在城区东北四基山西麓的孟子墓旁。北宋元丰年间,迁徙于邹县旧城东门外,后因濒受水损,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又迁徙于现址。孟庙南北长458.5米,东西宽95米.占地4.36万平方米,……
8、
邾国故城
东周时期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公里的峄山之阳,地势开阔,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状。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30米,南北宽约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城内面积约6平方公里。故城墙现共残存4000余米。东、西城墙北端均与峄山相接,一般残高3至4米,最高处为7米,墙基宽20至30米,夯土……
9、
邹城尼山区抗日英烈园
邹城尼山区抗日英烈园位于邹城市城前镇渠庄村驻地,总占地面积80余亩,其中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要建有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馆、抗日子弟小学、抗日后方医院、防空洞、八路军兵营、红色文化广场、红色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厕所等基础设施,一期工程预计投资1500万元,将于201……
10、
漆女城遗址
俗称七女城。即春秋邾国漆邑,后属鲁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邾庶其以漆、闾邱来奔”。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三鲁漆室女》记鲁穆公时漆室女之事迹,后称该地为漆女城。《水经注》记其地为漆乡。清光绪十八年版《邹县志》记其他曾出土7个铜鼎,一个小鼎上刻有“永宅用” 3字。据此考察漆女城在东周时期,应有大型……
11、
野店遗址
野店遗址遗址位于峄山镇野店村南,系山东省史前考古文化遗址,属山东省典型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兼有周至汉代遗存。遗址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古文化堆积厚0.5米至1.6米。1971年至1972年,由山东省博物馆和邹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
12、
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队部旧址
太平镇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纪念馆于2015年在南亢阜村旧址修建,纪念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布展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余万元。纪念馆左边,为1937年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宣告成立的原址,是邹县、济宁、鲁南地区第一支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也是当时中共邹县县委所在地,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纪……
13、
重兴塔
重兴塔,位于旧城北门内(今古塔住宅区内),为北宋初年始建的砖塔,塔前原有佛寺一所。康熙年间版《邹县志》载:“崇兴寺,原名法兴寺。元(后)至元间(1335至1340年)改名重兴寺”。明天启二年(1622年)残毁。“崇祯间知县黄应祥重修,复于寺之殿南建观音堂。有砖塔一座”。重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九层……
14、
西晋刘宝墓
西晋刘宝墓位于郭里镇独山村西北1.5公里处。据《邹县志》载“伏羲帝后墓,俗称双王堌堆.在城西南五十里,有古墓二冢,周围大二亩,高二丈,世称伏羲帝后墓”。2墓呈西北、东南斜向分列,东南方墓冢稍大(列为l号墓),高12米,南北径35米,东西径40米,有夯层,较松软,每隔l米平铺石板1层,西北方墓冢较东北……
15、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省邹县西北约1公里的铁山和岗山一带。这一带分布有密集的北周时期的摩崖石刻,虽历经14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字迹仍很清晰,保存完好。铁山摩崖石刻位于铁山之阳的一块斜坡为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石南北长66.2米,东西宽16.2米,面积1085平方米。根据刻石的内容可分为……
16、
峄山摩崖石刻群
峄山摩崖石刻群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东南10公里处峄山上,现存300余处,其中,摩崖石刻有两处,分别位于五华峰和妖精洞,五华峰刻经位于“光风霁月”石上,向阳面刻《文殊般若经》,刻面纵2.13米,横3.65米,竖刻--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由于风化剥蚀严重,现存79字。刻于北齐年间。妖……
17、
灰城子遗址
灰城子遗址位于匡庄乡灰城子村东约150米处,为高山周围8至10米的台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断崖壁上可见灰层堆积存1至2米,内含商代、西周灰色绳纹陶片,地表暴露陶片较多。据《邹县金石隘编》记载:清道光年间“县东北数十里有地名虺城,里民掘得鼎六、鬲二、彝二……唯一鬲有模糊文字,仅‘永宝用’3字可辨……
18、
孟母三迁祠
孟母三迁祠,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西庙户营村内。座北向南,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3间。正房即“孟母祠”,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回廊、露天面阔7.05米,纵深6.2米。祠内正中神龛供奉孟子父母像,东侧置孟子像龛。祠前回廊东、西两侧壁上镶碑刻2块;一为创建亚圣祠碑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已仲春立;……
19、
车路口汉墓
车路口汉墓位于古路口乡车路口村北约300米处,背依凤凰山(又称虎山)。残高6至7米。1990年5月,由济宁市文物局和邹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发掘。墓室座东向西,为全石结构,由前室、中室、双后室和中室两侧的南、北两耳室组成,东西长6.2米,南北宽6.15米,高2.15米。前室前有狭长墓道,用转角叠涩法封顶,……
20、
金乌林答将军墓
金乌林答将军墓位于邹城市郭里镇羊山村西,羊山之阳,当地俗称:“乌家林”。墓冢残高6至7米,直径40米,从断崖处可观察到夯土层,质较硬,每层厚25至30厘米。墓前曾置有石华表2个、石羊2只、石兽2只、石人2个,其中石华表、石羊于1967年被毁坏,石兽、石人于1980年被运至孟庙内保存。1973年,文物……
走遍邹城市
济宁市旅游景点
邹城市文物古迹
邹城市红色旅游
邹城市4A级景区
邹城市十大景点
全部邹城市旅游景点
邹城市特产
邹城市美食
邹城市地名网
邹城市名人
邹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邹城市A级景区名录
邹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邹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邹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邹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济宁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