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四先贤故里碑
从龙山公园南大门拾级而上,进入“见贤思齐”月洞门,便可看见四座贤故里碑亭。这是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明清之际朱舜水、黄黎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阳明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碑亭均有亭额,子陵碑亭是“山高水长”,赞颂严子陵的品格和巍巍高山,万古长青;如滔滔江……
102、
沙湖庙
沙湖庙位于慈溪市掌起镇任佳溪村,东南与灵龙宫毗邻,南临龙廷河,东距灵绪湖30米。该建筑坐北朝南,外观为单檐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总体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南北长28米,东西宽26米,占地面积728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是砖石结构墙门、前殿、戏台、大殿。前殿与大殿之间为石板铺砌的天井,左右各设四开间偏殿,建筑……
103、
金鸡堰、金鸡桥
金鸡桥、金鸡堰位于鄞州区塘溪镇邹溪村。1994年11月18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版《鄞县通志》记载:金鸡桥、金鸡堰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当时咸祥潮旱并灾,百姓多次-,当时的鄞县县令杨懿关心民疾,体恤民情,发动民众,兴建了金鸡堰。 金鸡堰位于大嵩江上游,堰南北横枕在来自崇山峻岭的梅……
104、
镇海后海塘
镇海后海塘,东起巾子山麓,西北至俞范嘉燮亭,全长4800米,宽3米,高9.9米至10.6米,为夹石层石塘。东段1300米为“城塘合一”部分。镇海城北面海,为防海潮冲击,唐时海边曾有泥塘之筑,后圯。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县令唐叔翰动员民工修建石塘,石塘筑法仿钱江塘。嘉定十五年(1222年),县令……
105、
吴杰故居
吴杰故居建于镇海县城内,分为东、西两院,均为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西院位于胜利路26号,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由前后两进及两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前进中轴线上建有台式砖雕大门,门房及左右两厢平房相连。正屋为三间两边弄高楼房,通面阔16·35米、进深8柱约12·16……
106、
井山庙
宋末泉水葛氏析居水车,于元致和戊辰年(1328)建“井山庙”,塑葛仙翁像于井座上。清顺治辛丑年(1661)清政府为断绝郑成功粮草,颁布迁海令,百姓内迁,祠庙被毁。康熙庚戊年(1670)村民复归故里,葛氏爰合陈、潘、谢四姓,重建斯庙。乾隆戊申(1788)陈元培父塑神像。井山庙位于水车境内东岸的一座小山……
107、
宁海文峰塔
位于宁海县跃龙山,是建于明末的砖塔。塔高32米,是六面九层空心砖塔。每层塔檐均为菱角牙子叠涩,每面都有一道拱券门,每层都有壁龛。矗立于宁海跃龙山之巅的文峰塔是跃龙山中最为显眼的古代建筑物。它乃是跃龙山中心躯干地,也是游人步入跃龙山公园进口处、由低仰望山顶的视线终点。文峰塔建于明万历壬午年(1582)……
108、
王守仁故居和墓
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
109、
张人亚故居
张人亚故居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霞南村霞南东路19号,当地人称“祠堂后”。据房主介绍该房建于清中期,为三合院式建筑。1898至1914年间张人亚生活于斯,院内现有正房一进,东西厢房各一座。院落四周院墙围拢,朝南开门,在南墙中段有墙门一座。墙门以条石为框,上承砖作仿硬山顶门楼。正房一进,坐北朝南,……
110、
芦家桥遗址
芦家桥遗址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三星村上下陈自然村,东距芦家桥约150米,土名庵基盘。遗址东面延伸至芦家桥民宅下,西面大体以上下陈村民宅东墙为界,南端距段梅公路约13-85米不等,北端由河北岸向北延伸至鱼塘和养鸡场后院,已位于古林镇三星村上下陈自然村,东距芦家桥约150米,土名庵基盘。遗址东面延伸至芦家桥……
111、
学士桥
学士桥位于大隐镇里埠头村,是座石砌平板多孔梁桥,又是一种漫水桥。南北横跨于里埠头村与学士村之间的溪河上。桥宽l.95米,全长70.3米,它不仅是余姚市最长的古桥,而且建筑风格独特,除两岸桥堍外,共有桥墩十三个,桥孔十四个,桥墩用规整的条石错缝砌叠,西端砌成分水尖,以减少排洪阻力,又不易被漂流物撞击、……
112、
溪隐庄古遗址
溪隐庄古遗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水井底隔山土地堂。根据宁波出版社出版的《范钦评传》载,范正辂葬鄞西水井底溪隐庄,土名隔山。范钦《天一阁集》有“溪隐山庄”诗多首,庄后有范正辂墓,范正辂正是范钦的后裔,所以溪隐庄无疑是范钦官场失意后的隐居之地。现溪隐庄地面建筑已毁,但遗址仅存的地基遗存已足……
113、
岳林寺
原位于岳林街道文化广场址,现已搬迁至长汀村,正在建设中。为佛教祭祀场所,始建于梁朝大同二年(公元五三六年),宋崇宁二年(公元一一0三年)赐御书“崇宁阁”匾额。总占地面积约90亩,为五进寺院,正面宽约110米。第一进为山门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供奉弥勒和来自缅甸的汉白玉石雕佛像。第二进为……
114、
宋徽宗御笔碑
宋徽宗御笔碑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广德庵内,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二通,前一通碑额为“省降御笔”四字,立于宋政和八年(1118)。其内容为楼异(宋明州太守)关于废广德湖,填湖造田的奏请及圣上(徽宗)的批复。该碑通高2.80米,宽1.12米,厚0.29米;全文16行,每行20字左右……
115、
星光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
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星光村。1992年9月3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宗祠位居街中心,周围有保佑观,曲辕坊,瑞光楼,常乐寺等历史遗迹。宗祠黑墙青瓦,乌漆台门。大门朝西,门楼瓦脊呈元宝形而微翘,两头刻有吉祥图纹。黑边白墙嵌立体篆书“沈氏宗祠”。宗祠原有头门、中厅、大厅,通进……
116、
下梅林庙
下梅林庙,坐落在龙山镇邱王村村东,是个庙中有庙的奇庙。“奇庙”因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而得名。内庙称“少保胡公庙”,设在殿宇内。少保,即戚继光;胡公,即胡宗宪。庙宇东首堂屋是“少保殿”,塑有戚继光神像及其心爱坐骑,一匹两蹄腾空的红鬃烈马。1129883340.gif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进犯……
117、
张苍水纪念馆(张苍水故居)
张苍水故居,位于宁波海曙区苍水街,2005年归入杭州张煌言墓,被浙江省人民0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张苍水(1620-1664年),名煌言,字玄箸,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能文章,善骑射,好论兵事,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l645年)……
118、
黄家墙门
黄家墙门,即黄徵义住宅,位于余姚城内管家弄100号。黄徵义为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第五世孙,字仲治,号平敝。从小聪颖过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举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曾任从化知县,任满以病重告归,杜门不预外事。晚号鹤石山人,著有《鹤石山房诗稿》。黄徵义旧宅坐北朝南,沿纵轴线自南至北依次……
119、
宰辅第
宰辅第位于余姚镇南河头保庆路,是明代大学士吕本(阁老)故居。吕本(1503一1587),字汝立,号南渠、期斋,早年曾拜谢丕、倪宗正为师。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二十七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大学校长)。次年廷推阁员,吕本被明世宗特选以少詹事的身份入内阁办事。二十九年,晋升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120、
镇海鼓楼
鼓楼又名镇海楼。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境内,东濒镇海中学,南临镇海古濠河,西接镇海龙赛医院,北连鼓楼广场。是古县城军事建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瞭望和报时,为当时城中较高的建筑物。鼓楼,始建于明洪洪武年间。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倭寇及海盗入侵,信国公汤和拓建定海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定海卫……
走遍宁波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海曙区旅游景点
余姚市旅游景点
慈溪市旅游景点
鄞州区旅游景点
奉化区旅游景点
象山县旅游景点
宁海县旅游景点
江北区旅游景点
镇海区旅游景点
北仑区旅游景点
宁波市文物古迹
宁波市红色旅游
宁波市名人故居
宁波市博物馆
宁波市十大祠堂
宁波市十大古村
宁波市4A级景区
宁波市十大景点
宁波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宁波市旅游景点
宁波市特产
宁波市美食
宁波市地名网
宁波市名人
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宁波市A级景区名录
宁波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