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341、
樟村四明山烈士墓
樟村四明山烈士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樟村,始建于1944年12月,是为了纪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由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四明特办和鄞奉县办共同发起,将李敏、徐婴、严培远等12位死难烈士安葬在现烈士陵园的右前方,并在墓前竖立“抗日反顽斗争死难烈士纪念碑奠基石”。1951年7月,浙江省第二军分区……
342、
花果园庙
花果园庙位于宁波海曙区月岛、月湖桥东,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现存建筑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18),由过街廊、台门、正殿等组成。台门槛板上 书对联“地接贺秘祠,祉邻忠定宅”。 据史志记载,此庙始建于宋朝。宋建炎时,杜恺将军护送宋高宗御驾到明州后,因病住在该庙内,当时庙内……
343、
宁波总工会旧址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演武街,是大革命时期宁波总工会纪念馆,是当年总工会旧址。1926年夏,宁波工人总工会成立。在0宁波地委领导下,宁波工人总工会与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合法斗争。1927年3月,-反动派烧毁了当时设在钱园巷30号的工人总工会所在地。总工会不得已迁到江东演武巷二号。蒋介石发动4.12……
344、
余姚大方岳第
大方岳第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武胜门路41-45号,据口碑相传,该宅系王阳明读书处,其父王华亦住过。从建筑结构看,该宅为明代建筑。大方岳第坐北朝南,由主楼及两翼楼组合而成,平面呈倒置“凹”型,主楼三开间,硬山顶。主楼通面阔8.72米,通进深8.09米,明、次间穿斗、抬梁混合是式梁架,五柱八檩,前……
345、
黄泥垅岗战壕遗址
黄泥垅岗战壕沟遗址位于鄞州海曙区章水镇大皎村下塘自然村乌龟岩的山岙之中。据当地村民介绍黄泥垅岗战壕沟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为了对付日军而挖掘的,日军进入章水以后,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进一步向村里入侵,在乌龟岩上挖掘壕沟,该地地势险要,视线开阔,是观察敌军的有力位置。壕沟为南北走向,全长约3千余米,宽1米左右,……
346、
灵峰禅寺
号称“第一灵山”的灵峰禅寺座落于宁波北仑区大碶街道的灵峰山窝岩上,西离宁波老市区20公里,东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南和阿育王寺山峦相连、林海相接。是名闻遐迩的浙东佛教圣地。灵峰寺,始建于南北朝(502年-519年),之前有方士葛洪在此炼丹,北宋治平元年赐额“灵峰禅寺”, 经宋、明、清代,寺院……
347、
花岙兵营遗址
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现有兵营遗址、遗迹多处,除了兵营遗址外,还保存有其他军事设施遗址,如练兵场、哨所、了望所以及可能是屯垦之用的梯田等;两大兵营一在濒水山岙,一在山上,前者机动性好,后者利于防守;包括其他设施的布点等,皆是因地设置,相宜安排。兵营设点隐蔽,在树木掩映下远观近视都不易发现;兵营……
348、
丹城石屋及摩崖石刻
丹城石屋及附近摩崖石刻,明、清,在县城西北0.5公里处蓬莱山山腰处,背山而面向东南。周围竹木葱郁。石屋实为几块巨石形成的石穴加以修整而成。其上覆巨石为顶,洞内右侧巨石作壁,左侧岩石上填充少量块石成壁。后壁隆起向外倾斜延伸。据道光《象山县志》载:“石屋岩面开敞如屋,其邃可容数百人。” 石屋附近原有八景……
349、
水北阁
水北阁系清代浙东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徐时栋的藏书楼,原址在海曙区西门外花池巷18号。徐时栋,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澹斋,别号西湖外史,又号柳泉。自幼聪明好学,家有遗书数千卷,读之不足,又续有所增。他的读书处原在月湖旁,初名恋湖楼,又称烟屿楼,积书六万卷,毁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元年迁居西门外的……
350、
张启钊旧宅
张启钊旧宅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舜南社区笋行弄76号,坐北朝南。该宅的主人为余姚电力公司的经理张启钊,解放后属统战对象。该旧宅所有建筑都沿着中轴线分布,在中轴线是建门厅、主楼、后楼,中间用前后院隔开。两侧建翼楼,连接门厅、主楼和后楼。楼上用回廊宛转相通。环境幽静,整体布局井然有序。主楼面阔七间,进深四间……
351、
七里屿灯塔
七里屿灯塔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甬江口七里屿岛上,同治四年(1865年)由英国人主持的浙海关税务司与清宁绍台道协同所建。占地面积2.5平方米。整体高度10.1米,灯塔内最早放入一盏植物油灯。塔身呈八角柱形,钢筋水泥浇注,塔底八角边长1.7米,从塔身到灯笼有内旋水泥楼梯。1872年、1924年进行过较大修缮……
352、
陈汉章故居和墓
陈汉章故居位于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西北部古民居群中,2007年,陈汉章故居被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汉章故居包括学圃堂和缀学堂,整体格局保存较好,学圃堂现作为陈汉章先生史迹陈列纪念馆。陈汉章墓位于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姆岭洞水井跟山北麓,原为与妻妾合葬墓,四穴。四十年代末,墓室被挖掘,后又几遭破坏。……
353、
东门天后宫
东门天后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嘉庆二十四年重建。1988年又进行了重修。宫坐北朝南,门楼连戏台、厢楼,与大殿合为纵长方形四合院落。大殿歇山顶,通面宽16.8米,五开间,进深8.77米,明间侧缝为七架前后廊,前廊露明,四架卷棚式轩廊。石板地面、门楼、厢楼硬山道混合构架。门楼五开间、五架梁、明次间前步……
354、
芦山寺
千年古刹芦山寺位于河姆渡原始生态区东北侧,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北宋天圣七年(1029)由惠兰和尚重建。治平二年(1065)钦赐“芦山普光院”额名。其规模和影响,曾一度与天童寺、雪窦寺齐名浙东。 现存的芦山寺,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5290平方米。山门、藏经楼及两侧斋楼是光绪十三年(18……
355、
林村万安桥
林村万安桥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林村,据鄞县通志记载,该桥始建于宋,历代重修,现存桥梁为清代重建。因其为洞形拱桥,所以当地俗称洞桥。 该桥为双孔石拱廊桥,南北向横跨于浣花溪中上游。桥全长17.79米,桥面长9.4米,宽4.6米,南北两堍各设踏跺13级。桥上建有廊屋三间互道,其建筑结构明间为抬梁式,两次间穿……
356、
金钟塔
金钟塔,位于奉化市岳林街道倪家碶村金钟山顶上,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钟塔,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年间重修。该塔系多层砖石塔,八角七级,高22米,第一级用条石砌成,其上六级均为砖砌。每层腰檐都是菱角牙子叠涩,各层每面都刻有壸门。第四层南面壸门中有佛像一尊,拱手……
357、
长山桥
长山桥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长山村小浃江上,1990年被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山桥旧名永济桥,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建,涉舣舟架木以济不通。现存的三孔石拱桥建成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该桥全长45米,面宽3.8米,每孔净跨7.2米。半圆形拱圈,用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
358、
上化山石宕古道遗址
上化山石宕古道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村周家自然村,古道无资料记载,据采石资料为“明代”,是一处上化山石宕开采石块后的运送道路,据说,当时大石料需三十余人抬着重达上千公斤的大石,从宕口抬到山脚才能用木车运输。从山顶上化山宕口盘至村后山脚,上下落差达113米,古道四周遍布茂密的山林,并可见宕渣碎料厚积。现存……
359、
泥峙堰
泥峙堰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溪下村赵家庄自然村剑峰山下,为四明山鄞西地区第二大水利屏障,是一座障庄家溪之水,阻洪蓄淡分流为作用的滚水坝。据谢国旗发表于《鄞州文史》第九辑的《鄞西古水利工程泥峙堰考》得悉,始于齐梁间为泥堰坝,至民国完全成为全石结构。 现存大坝呈梯形,南北向横跨于武陵溪与桃源溪段,长约45米,……
360、
镇远炮台
镇远炮台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小浃江入海口的笠山南侧,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三台土夯筑,平面呈凹字形,长52.6米、宽9米、高4.8米,原设炮眼5孔、营房11间。清光绪十年(1884)置瓦瓦司80磅前膛炮1门,瓦瓦司46磅前膛炮2门,英国土炮2门,后增克虏伯12公分后膛炮2门,克虏伯17公……
走遍宁波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海曙区旅游景点
余姚市旅游景点
慈溪市旅游景点
鄞州区旅游景点
奉化区旅游景点
象山县旅游景点
宁海县旅游景点
江北区旅游景点
镇海区旅游景点
北仑区旅游景点
宁波市文物古迹
宁波市红色旅游
宁波市名人故居
宁波市博物馆
宁波市十大祠堂
宁波市十大古村
宁波市4A级景区
宁波市十大景点
宁波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宁波市旅游景点
宁波市特产
宁波市美食
宁波市地名网
宁波市名人
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宁波市A级景区名录
宁波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