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261、
余姚状元楼
状元楼处于泗门镇阁老府内,据说是谢迁幼年读书处,为明代建筑。谢迁(1449—1531),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年(1474),谢迁举乡试第一(解元),次年,又中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修撰,累迁左庶子。曾任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死后赠太傅,谥文正。他一生光明磊落,秉节直谅,是历史上著名……
262、
奉化县学旧址
奉化县学旧址位于奉化区锦屏街道东门路227号锦屏中心小学校园内,地处古城核心地段,俗称孔圣殿,始建于唐,今存建筑为清代建。民国以来,原县学古建筑大多被拆毁殆尽,现仅存大成殿、跨鳌桥(泮桥)和泮池。大成殿于清咸丰八年(1858)重建,咸丰九年建成,坐北朝南,单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占地约356……
263、
举人谢道惠墓
举人谢道惠墓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该墓主好学上进,勤俭艰朴,当其参加进士考试时,已是社会动荡,他作为进步人士,中举人后,再也没去考进士,回到家乡水井底开展知识份子应有的各种活动,如禁烟、劝缠足、办学校等,把自家的钱都用在了奉献家乡的事业上。因此,当他死后无分份,简朴归葬,后于民国二十三年,由其……
264、
李家塔板桥
李家塔板桥位于鹿亭乡李家塔村,是一座石墩屋盖式板桥,它以结构独特,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江南雨水充足,气候多变,桥梁是江南水乡的道路纽带,也是水乡的特色,凉亭可让行人歇脚、避雨。李家塔板桥则在桥上建屋,集桥梁、凉亭于一体,给行人带来了极大便利。李家塔板桥全长27.7米,桥阔4.5米,桥墩由六根高8.9……
265、
三戒堂
三戒堂位于象山县晓塘乡黄埠村,该院落南向,三进三院石板明堂,占地约2000平方米,系清乾隆年间府按察知政潘必金建。正屋(高)平房,混合构架,用月梁。两侧重檐楼房,南山做成小歇山式,左厢南间辟为院门,门外原有八字影壁。建筑用材粗大,制作规矩。一二进正屋梁架接点多斗拱,平身科,明间三攒,次间二攒。明间皆……
266、
横港岸遗址
横港岸遗址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三星村姚家自然村横港岸,为横港河、青龙河、三联河交汇处,东距下陈村西南120米,距芦家桥约800米。遗址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20000平方米。遗址周边河网纵横交错,地表为平坦开阔的农田。经勘探,该遗址层地形与芦家桥遗址大同小异,也可分为5层。勘探到的陶……
267、
洞桥
洞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洞桥村桥街自然村与下段自然村之间南塘河上,据《鄞县通志》记载,始建于宋建隆年间,现建筑为清代建筑。该桥东西向横跨于南塘河上,为单墩双孔木廊桥。 洞桥平面呈H状,木质桥面长24.43 米,宽6.31米,桥面上设廊屋七间,抬梁结构,南北进深五架梁,前后双步,整座桥梁以“工”……
268、
华美医院旧址
华美医院旧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永丰路42号,2011年1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华美医院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在宁波城区开办的大美浸礼会医院,1915年改名为华美医院,寓中美合作之意。1923年-1928年用所拆城墙的条石,城砖建成四层住院楼和三层护士学校楼。1930年美……
269、
东钱湖石刻群
东钱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县东钱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线。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精品,它包括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宋……
270、
黄公林庙
黄公林庙,清代建筑,位于海曙区古林镇古林村。据旧志记载:庙本祀黄姑。康熙间毁于火,咸丰九年重建,改祀汉夏黄公。光绪二十九年重修。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组成的连四进建筑。纵进深70.6米,通面宽24.1米,总面积1700平方米,为我区规模宏大的庙堂建筑之一。 第一进门楼,为七开间,正中三间大门,……
271、
蒋母墓道
在溪口镇西1公里翠屏山鳞岙。墓道入口处矗立一石碑坊,置门道三,中门上刻“蒋母墓道”四字,坊柱浮雕花卉、和合神仙、寿星等,两侧古松参天。墓道由卵石筑成,长668米,且地势极佳。依次经下轿(马)亭、八角亭、墓庐。下轿(马)亭,呈方形,过亭后山道渐陡,轿马不能上,须拾级而登。墓庐额题“慈庵”,主房中堂挂蒋……
272、
方孝孺读书处
1982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方孝孺应徵前曾在此处读书。读出处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民国时曾经多次修缮。-期间遭受破坏。方孝孺(1357——1402),宁海缑城里溪上方人,字希古,号逊志。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称“正学先生”。 孝孺自幼聪慧,承学于著名学者宋……
273、
杨尚书第
杨尚书第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西杨村后岸自然村,以结构判断,为明代建筑,于民国时曾修缮。主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0.57平方米,合院式,南北中轴线依次:门屋、照壁、正厅、后堂。 门屋为单檐硬山顶平房,面阔三间,为后来改建;庭中有单坡照壁,条石座,青砖墙;正厅为单檐硬山顶高平屋,面阔三间两弄,明间抬梁式……
274、
东澄遗址
东澄古文化遗址位于与河姆渡文化遗址隔姚江相望,距离仅二点五公里的河姆渡镇东澄村,处在姚江南岸仅五百米处。该遗址整体面积约在近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层厚度约八十公分左右。1979年,在该遗址采集到一些印纹硬陶之类的标本,及完整的印纹硬陶罐。1985年4月,由省考古所进行试掘,发现有商代的陶片,也有六朝至唐……
275、
曾氏宗祠
“曾氏宗祠”位于资溪高阜镇高阜村老街。建于清乾3年(公元1738年),为曾文定(曾巩)分祠。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建昌南丰人。理宗时追谥“文定”。其后裔迁徙到此并建分祠,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经历270多年,至今保存较为完整。该……
276、
余姚通济桥
通济桥横跨余姚城中的姚江之上,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为木结构,初名德惠桥,后又改名虹桥,屡建屡毁。元朝至顺三年,改建为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现存桥身为清朝雍正七年至九年重建。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
277、
陈氏宗祠及石刻
陈氏宗祠及石刻位于海曙区古林镇西洋港村西洋港自然村,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代至今多次维修,现建筑为清代重建。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由门厅、大殿、东西厢房及戏台等建筑构成,石刻放置于宗祠之后。 整个宗祠外墙建筑均硬山造,门厅面阔七开间,进深三柱七檩,穿斗结构。戏台位于门厅明间后部,单……
278、
七塔寺
导游:宁波市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寺院,位于江东区百丈路。七塔寺,寺院殿堂结构典雅,古朴庄严,为典型的禅宗伽蓝七堂建制,主要建筑有:七佛塔、山门牌楼、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法堂暨藏经楼、玉佛阁、祖堂、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综合楼等。寺内除主要殿堂为古典建筑外,还保存有一批珍贵文物:寺院开山祖师心……
279、
武岭学校
武岭学校,即武岭中学。坐落在浙江省奉化市国家级著名风景区溪口镇武山西麓。 整个校舍布局严谨,设计合理,主体建筑为大礼堂、教学楼及宿舍楼、医院等。这些建筑均为砖混结构,有明显的中轴线,呈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特色,其屋顶为歇山单檐,举架不明显,瓦坡较平,梁架为木结构,屋身无立柱,跨度较大的抬梁由砖墙或……
280、
岐山祠堂
歧山祠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歧湖村,为五开间四合院硬山造建筑。纵进深29.15米,通宽20.4米,占地面积748平方米。整个建筑分门楼、大厅二进。大门外原有照墙,今已拆除。门楼五开间,中间大门,两侧边房,大厅下设闸式高门槛,门前左右各置刻花长石凳。门檐上雕有鱼龙状牛腿,轩梁间刻云彩纹饰。大门两旁……
走遍宁波市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海曙区旅游景点
余姚市旅游景点
慈溪市旅游景点
鄞州区旅游景点
奉化区旅游景点
象山县旅游景点
宁海县旅游景点
江北区旅游景点
镇海区旅游景点
北仑区旅游景点
宁波市文物古迹
宁波市红色旅游
宁波市名人故居
宁波市博物馆
宁波市十大祠堂
宁波市十大古村
宁波市4A级景区
宁波市十大景点
宁波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宁波市旅游景点
宁波市特产
宁波市美食
宁波市地名网
宁波市名人
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宁波市A级景区名录
宁波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波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浙江省三大名湖
浙江五大佛寺
第一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十大人文古道
浙江十大风情古道
浙江十大经典古道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第七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第八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