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榕城区旅游
榕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1、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大规模重修。现存建筑组群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采用高台基宫殿式的三……
2、
揭阳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位于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成了……
3、
黄歧山风景区
黄岐山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揭阳市区北部,自揭阳市榕城向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为黄岐山风景区。此处林木葱郁,群石嵯峨,胜迹众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说。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
4、
榕城双峰寺
双峰寺位于榕城区东山莲花心,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汕三大名刹”。始建于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原址在磐溪都双山,后移建于此。其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地藏阁、东西长廊,寺中之“寿”字碑(五代希夷先生陈抟书,碑本移刻于肇庆。原碑刻在四川大足县,全国各地摹刻者颇多),“虎”字碑(清……
5、
榕城进贤门城楼
进贤门城楼位于古榕城东隅(今市区新兴路口)。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城楼建筑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花窗活牖,飞檐翘角,朱栏雕栋,雅致堂皇。明清时为击柝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朝晖,声……
6、
丁日昌旧居(丁氏光禄公祠)
丁日昌旧居也称丁府、丁氏光禄公祠,位于榕城区元鼎路,是清代洋务运动代表性人物丁日昌所建。丁日昌祖籍丰顺,历任苏松太道、江苏巡抚、福建巡抚和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晚年寓居揭阳榕城,为纪念其父“光禄公”,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兴建这座大型祠堂。整座建筑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大门……
7、
百兰山馆
百兰山馆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马山窖东侧,是丁公馆的一部分,为清末藏书家丁日昌晚年藏书读书的地方。同治十年(1871年)丁日昌在榕城择地辟建府第,台榭花木,备极幽胜。府内有一凹字型二层木楼,走廊与楼房均施格扇玻璃花窗,花窗上下有活动木板可以调节大小,供采光、通风,利于读书和藏书。木楼择料讲究,结构坚固实用……
8、
太史第建筑群
太史第建筑群(含金马玉堂、郭氏宗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东门社区。郭氏宗祠、金马玉堂、太史第均为揭阳先贤郭之奇于明崇祯二年(1629)创建,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整体结构相当完整,属揭阳市文物保护点。郭之奇为揭阳“戊辰四俊”之一,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地抗清复明的精神和被俘后铁骨铮铮、至死不……
9、
名贤公祠
名贤公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是为纪念揭阳南宋名贤黄焕国营建的家族式祠堂,目前已有600多年历史,2022年被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以皇帝御赐“名贤世家”荣耀牌匾,冠以“名贤公祠”名贤公祠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南朝北,门含岐岭千秋翠,西临碧水玉滘溪,东依壁垒禁城廓,祠前阳埕宽敞,整……
10、
赤岭口墓
赤岭口墓位于揭阳市仙桥镇平林村赤岭口山北坡。1982年清理南朝墓3座。由东至西并列。一号墓平面呈长方形,单顶砖室墓,只有一个棺室。墓长4.15米、宽0.9米,墓向330°。墓底铺砖成人字形,墓壁和封门用一丁三顺的砌法。墓被盗,随葬品有青釉罐、杯、碟等。二号墓平面呈凸字形,为双层圆券顶砖墓,方向335……
11、
邹堂郑氏宗祠与牌坊
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位于揭阳空港经济区地都镇乌美社区,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的。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口皆碑。其祖祠几经焚毁再建再重修,如今依然屹立……
12、
揭阳关帝庙(古榕武庙)
揭阳关帝庙位于揭阳市区天福路。也称“武庙”,是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29年。关帝庙祀关云长,褒其忠义。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屋脊有花鸟嵌瓷,工艺十分精湛。前厅有八卦形藻井,雕刻有“桃国三结义”等题材的人物画,为广东省同类建筑所罕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中厅两边墙壁上嵌有石碑……
13、
龙珠马寺
龙珠马寺龙珠马寺又名龙山岩,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以南10公里,离206国道仅约700米,紫峰山脉南部的仙桥区古溪西岐山的龙珠寺,原名“龙珠马寺”,创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1983年开始重建,1990年由榕城双峰寺调来释新正住持,并于10月落成开光(释定持法师主法),后又扩建下堂。该寺原为道教之观,……
14、
新风林氏家庙
新风林氏家庙又名林厝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街道新风社区市尾围,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是揭阳市区现存规模最大民居古建筑组群之一,2022年被评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风林氏家庙建于清代光绪29年(清末民初),由九牧世家后裔林兆凤、林宪选此地建家庙,正南面榕江西湖,延申至榕江南河,周围由溪……
15、
西门许氏宗祠
揭阳许氏宗祠位于榕城区西马路中段,距离石狮桥约150米,是潮州后七贤之一许国佐(号班王)的曾祖父许守愚(号蒙泉)为奉祀玉滘公等列祖所创建,始建成于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灰、石、木结构,三进三厅五开间两天井两火巷布局,主座保留……
16、
介公宫巷李氏宗祠
介公宫巷李氏宗祠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南门社区介公宫巷中段,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揭阳乃至粤东地区现存一座较大型、较完整“宗祠兼民居-四世同堂”的宗祠,2022年被列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概况该宗祠坐西朝东,宗祠主体为面阔5开间、20.2米,进深20开间、52.7米,建筑面积10……
17、
直正公祠
直正公祠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西岐村古寨后,建于1908年,是陈氏古溪族第十世祖义直公和持正公的子孙兴建的祖祠。建筑坐北朝南,二进式祠堂建筑,两边配四座“四点金”,门前为大灰埕。 公祠首进前面为凹斗门楼,门楼有三门,中门首横额面刻“直正公祠”,背镌“见位闻声”,两旁门上横额刻“觐光杨烈”、“崇德……
18、
涂库陈氏家庙
清揭阳陈氏家庙位于揭阳市仙桥镇涂库村。始建于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前后四进,有东西巷。前厅有三门,中门前立石鼓一对,门楣上石匾书“陈氏家庙”4字。门外檐柱为兽足头,花篮础加石狮八梭直柱。屋脊是嵌瓷双凤,配花卉瑞草,做工考究,形象逼真。中厅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明间……
19、
揭阳县署围墙
揭阳县署围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揭阳县自南宋复置后,只建衙、街巷,没建城墙。到了元朝至正年间,倭寇常来袭扰,县内外一片平原,无险可守,难以防备,更重要的是,蒙古族统治中国,民族压迫十分严重,动不动就使用武力镇压汉人,因此,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经常危及县城安全。当时任揭阳县令是蒙古人芩不歹……
20、
郭之奇故居
郭之奇故居 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东门莲花心,建于明末。坐北向南。 郭府门第仿宋门框及木门鬃,属官方府第四马拖车式格局。山墙用小灰砖错叠砌成,墙基垫石条。整座建筑用木柱支架屋面,原红瓦多为历次修缮时的灰色瓦所代替。屋脊两端(即厝角头)采用明代常见的三叉火局,整座保存着明代特点。 郭之奇(1607~1661……
走遍榕城区
揭阳市旅游景点
榕城区文物古迹
榕城区十大景点
全部榕城区旅游景点
榕城区特产
榕城区美食
榕城区地名网
榕城区名人
榕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榕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