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
>
饶平县旅游
饶平县文物古迹介绍
21、
朱德茂芝军事会议旧址
茂之军事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重要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上饶镇茂芝圩的全德学校。1927年10月5日凌晨,-率领南昌起义军2000余人,从大埔县三河坝经九村、二祠、到达上饶茂芝后,即命令第九军教导团300余人驰援饶平农军攻克饶平县城,第三天上午,-在全德学校主持召开重要军事决策会议,军事骨干……
22、
东岩寺
东岩寺饶平县上饶康东东北部的岭脚山,巉岩峭壁,林木荫翳。山坡上有一古刹,叫东岩寺。相传建于明代,古寺曾先后再度受拆废,1981年修建。该寺气势轩昂,古朴典雅,禅堂幽深,前后两进,中为天井,后座殿台上,供奉如来金身塑像,两旁灯烛辉煌,香烟缭绕,更有水电照明,灿若悬殊。天井石架上,摆放着盆栽奇葩,艳丽争……
23、
余登仁烈士故居
余登仁烈士故居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洞泉村陂墩自然村,名为“德风堂”,始建于清代,座西向东,二进,里面一厅四房间,两旁为走廊,左右各开小门,堂外两旁附有平房12间,水井一口。面积约四百平方米。余登仁烈士系饶平县新丰镇洞泉村陂墩自然村人。1922年,考进上海国民大学并走上革命征途。1925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
24、
宝云寺
饶平县海山镇浮任宝云寺创建于元代延迤元年(1314),是饶平黄氏始祖建饶公从福建省宁化莆田石壁村前来饶平定居时随身携带之“保护神”观世音菩萨,建饶公择定村址后,从事垦植养鸭业。当时一般人都信赖菩萨,保佑事业兴旺,所以在道韵老厝建宝云寺,除了供奉观世音菩萨外,在寺侧供奉土地神。由于初来草创,规模不大,……
25、
张竞生故居
张竞生故居位于饶平县浮滨镇大榕铺村西面,始建于1933年,1952年土改后被毁,200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重建。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土木结构。故居分为会客厅、厨房、卧室并恢复旧时小亭、荷池及水井等布局原貌,是张竞生生活并从事社会活动和著书译作的主要地方,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4月被饶……
26、
道韵楼
是中国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土楼,是迄今被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布局为八卦图。目前道韵楼保存完好,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不能错过的佳处。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建于明末清初,是迄今被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正中门楼,-“道韵楼”3个大字。道韵楼俗称大楼,呈八角形,座南朝北……
27、
中共饶平县支部旧址
中共饶平县支部旧址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在城居委东巷右侧林氏宗祠。该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2002年和2010年重修,为三饶林氏后人使用。坐南向北,二进,面阔16米,进深26米,总面积416平方米,有照壁,石鼓,硬山顶,黄琉璃瓦屋面,木瓜抬梁构架。1921年林琮璜等革命同志在这里传播“反帝抗侵……
28、
华盖寺
华盖寺华盖寺位于饶平县上善镇上善村岭头,俗称“岭头庵,创自明朝,1996年起重建。处于通往毗邻福建、大埔的水泥公路旁,山青水秀,交通方便,引人注目。寺创自明代,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从对面山峦移来今址重建。1950年起没住僧,于1958年“公社化”时,佛像被烧、法器被毁。村民卢文章(现年80岁)……
29、
饶平仁寿寺
仁寿寺饶平县饶洋镇水口山坡“象地”的仁寿寺,创自明朝,1997年至越年重建,1998年6月29日被批准登记开放。该寺相传创自明初。西山村邱氏始祖澄源,子时绕,倡率乡人建寺,施出腹陂水田一段为香灯之费,草创居室少许。历代有修建,已知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乾隆丙子(1756)僧本怡主持修建。195……
30、
广东抗日第一仗指挥中心旧址
广东抗日第一仗指挥中心旧址位于饶平县海山镇隆北村中部刘氏家庙。为义勇军抗战指挥部旧址。1938年6月,日寇侵占南澳岛,妄图把岛作为进犯潮汕和广东的跳板。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政策的连接推动和民众的支持下,国民党157师940团第一营,澄、饶、澳民众抗日自卫团共300多人,统称“义勇军”,以海山为-基地……
31、
饶平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饶平县拓林镇北约l千米。建于南宋末年。原称拓林寺,因该地石峰林立。拓树成林而得名。据《东里志》记载:“宋一时原有茅山庵,毁,遂于北面再建拓林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大殿。上梁吉日恭请蒋高传(明代人,官至刑部侍郎,后被摘至大城所为盐官)书定山门匾额,恰好有只纤丽的白雀在梁上啾啾……
32、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是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楚巷居委会中山公园内的景点。建于1934年,1987年重修,是黄冈各界人士为纪念孙中山领导的丁未革命(1907),缅怀先烈志士而建。坐西向东,戏台式形制,前台后房。面阔12米,进深10米,面积约12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台中间壁面嵌着石碑二通,右为民国23年碑……
33、
二善潮源楼
二善潮源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二善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呈圆形,直径99米,占地总面积约8431平方米。二环围,内环围前平房,后三层楼房,共分36开间,中心处辟有内埕,水井1口,外环围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44开间,门前池塘1口。石墙基,墙体由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
34、
永昌楼
永昌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坝上村杨下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44米,占地总面积约2308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二楼辟有走廊,四周环绕,三楼各房之间开有门户,户户相通,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永……
35、
黄冈名贤余氏家庙
名贤余氏家庙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楚巷居委,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清道光、民国年间以及1993年先后重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二火巷布局,有前埕、照壁。面阔24米,总进深49米,面积约1176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枱梁构架。有石鼓、石雕、木雕和嵌瓷装饰,门额石刻“名贤余氏家庙”。……
36、
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是1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第三次预演,史称“丁未潮州黄冈起义”。为纪念此次重大历史事件和缅怀为革命捐躯的志士们,1934年,黄冈各界群众纷纷捐资,在黄冈城东郊中山公园内,建造了“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该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宽24米,深12米,前为台,后为室。台面为半圆型……
37、
五全楼
五全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溁西村,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58.6米,占地总面积约3846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门正对面为祖祠,全楼房屋共分36开间,水井2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五全楼”,落款“夫簇光献吉立,岁在重光……
38、
饶平泰华楼
泰华楼位于饶平县饶洋镇蓝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坐东向西,四方抹角形,占地总面积约2385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二楼外面还辟有走廊环绕通行,中心处辟有内埕,楼内共分26开间,楼门正对面为祖祠,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泰华楼”,款“嘉庆甲子年建”。下……
39、
新华楼
新华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下善村,建于1948年。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58.4米,占地总面积约3347平方米。二进围屋,前二层、后三层楼房,中心辟有内埕,楼内共分36开间,水井1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无楼名。石墙基,墙体用田土垒筑,内墙外抹贝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门楼外面上方有泥塑狮头。……
40、
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位于饶平县所城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四门建城楼,四角各建敌台,”为千户所,是明清闽粤沿海的军事要地,后住民多以晒盐为业。所城城廓为方形,现东、西、北三门基本完好,南门己拆除;东、北两面城墙尚存,西、南城墙己残缺;城中保……
走遍饶平县
潮州市旅游景点
饶平县文物古迹
饶平县红色旅游
饶平县名人故居
饶平县十大景点
全部饶平县旅游景点
饶平县特产
饶平县美食
饶平县地名网
饶平县名人
饶平县A级景区名录
饶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