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黄埔区旅游
黄埔区文物古迹介绍
1、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AAAA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旧址……
2、
南海神庙
AAAA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也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庙中举行祭典……
3、
华峰寺
华峰寺位于萝岗区禾丰村,距增城市区41公里的中国名寺--华峰寺,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革命根据地,也是旅游胜地。华峰寺是中国著名佛教名寺之一。华峰寺始建于公元1682年清朝康熙壬戍之秋,由南樵和尚始创,至今已有323年历史。据历史记载,华峰寺建筑宏伟壮丽、构造精巧,史称“古寺一景别有洞天,老梅百株自成香……
4、
姬堂墓群
姬堂墓群 位于广州市大沙镇姬堂村彭山。1994年发现并清理墓葬三座。一号墓在东边,为单室券顶墓,长5.15米、宽1.52米、高1.43米。北向。墓内两侧券墙有灯台,后壁砌后龛。棺木骨架全朽,只存铁棺钉。随葬物共51件。有金手镯,铜镯,铜指环,鎏金银钗,铜钗,铜镜及青釉陶盆、罐、耳杯盘、桶等。二号墓在……
5、
浴日亭
在南海神庙西侧,有一座小山丘,古时叫做章丘。这大约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唐宋时这里是三面环水,“前临大海,茫然无际”,人立亭中,当然是观赏海景、对大海抒怀的最佳位置。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这山岗的阶梯共108级,但如今仅余72级岗阶了。这里东连狮子洋,烟波浩渺,夜幕渐退,红霞初现,万顷碧波顿时染……
6、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
民国广州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位于广州东郊黄埔长洲岛万松岭。是纪念黄埔军校师生在1925年两次东征中光荣牺牲的516位烈士的墓园。墓园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由纪念坊、墓道、凉亭、墓冢和纪功坊组成一中轴线。墓园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后枕万松岭,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有“小黄花岗”之称。纪念坊矗立珠江边,高约10……
7、
海军广州烈士陵园
海军广州烈士陵园位于黄埔区长洲街道军校路170号大院内西侧山岗。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解放万山群岛(即万山海战)中光荣牺牲的24名英烈长眠于此。陵园内立有其中一名烈士林文虎的半身铜像及纪念碑。碑的落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舰队政治部,1953年8月4日”。林文虎是广东潮汕桥头村人、中共……
8、
玉喦书院与萝峰寺
萝峰下的玉岩书院为南宁进士钟玉岩读书讲学遗址,并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题咏和书刻。主要有宋儒朱熹“忠孝廉节”题字,以及相传文天祥手书的绝句四首木刻和清代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竹刻等。一、地理位置概况玉岩书院位于萝岗区萝岗街道办(前白云区萝岗镇)。初名萝坑精舍,辟于南宋宁宗嘉庆十二年(1219年)……
9、
黄埔梁氏墓群
梁氏墓群位于大沙街姬堂社区新围村后山。始葬于元代、持续至明代,坐东北朝西南,墓群深约2米,宽约14米,面积约28平方米。墓群由7个形似长石棺的坟头由东向西排列组成,依次为“大明沧州渔隐梁公安人何氏麦氏墓”、“大明……墓”、“大明善翁梁公安人何氏二位墓”、“元宜恒梁公安人□氏墓”、“大明□庭梁公安人公……
10、
横沙民俗建筑群
横沙民俗建筑群位于黄埔区横沙村横沙大街罗氏宗祠一带,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9年7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罗氏大宗祠和于野罗公祠东侧以池塘西边线为界,其余文物本体以相邻建筑的外墙以及现状路边线为界。朱氏大宗祠、萼辉别墅、崇德朱公祠东以崇德朱公祠东侧相邻建筑西墙一线为界,……
11、
鱼珠炮台
鱼珠炮台位于广州黄埔鱼珠(现在黄埔区港务监督站内)。山顶上有3所近代炮台。当时山岗形似一条鱼,在鱼口前有1块岩石,圆如珠,故称鱼珠炮台。因开路,其中1个炮位已填平,现仅存一大一小。炮台大门面向西北方向,水泥盖顶,在壁拱镶嵌“鱼珠台”石额;右边刻“光绪十年仲夏吉旦”,左边刻“两广总督张广东巡抚倪记名总……
12、
杨四将军庙
杨四将军庙位于广州丹水坑景区内,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0五年),颇具岭南特色。在1995年重建。风景区占地1200亩,是广州市新兴风景旅游区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杨四(杨泗)乃宋代湖南长沙人氏。传说七岁成神,斩作恶多端的无义龙后,被封为将军,能镇水驱瘟,长江流域供奉者众。清末广州闹瘟疫波及财岗……
13、
长洲金花古庙
广州金花庙也叫金花古庙,位于黄埔区长洲镇白鹤岗下,是广州目前发现的最完整一座金花庙。金花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进行过重修。现金花街的碑廊尚保存有一块长2米、宽1.2米的《重修金花古庙碑记》石碑。过去庙里供奉的曾是金花娘娘。金花古庙有些历史,对于金花古庙,清代学者梁绍壬……
14、
南园徐公祠
南园徐公祠位于穗东街夏园社区兴贤坊街14号。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443),1926年及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两进,总面阔13.64米,总进深26.23米,建筑占地总面积为357.78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阶砖地面。前为地坪,地坪的左、右、前新筑有一米……
15、
松石徐公祠
松石徐公祠位于穗东街夏园社区。据族人介绍,始建于清康熙年间,2003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88米,总进深45.16米,分布总面积约626.82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改彩瓷鳌鱼博古脊,绿琉璃瓦。青砖石脚。墀头灰雕。前为旷地、街路、鱼塘,其余三面为民居。旷地有桅杆夹石四块,分别……
16、
西华彭氏宗祠
位于鱼珠街茅岗社区西华村西华大街3巷3号。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1999年重修。坐东北朝西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5.58米,总进深49.1米,建筑占地总面积764.8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卷草尾、脊两端塑有狮子,碌灰筒瓦,素瓦当。花草、瓜果木雕封檐板。青砖红砂岩石脚。左、……
17、
下沙吴氏大宗祠
下沙吴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3号之二。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2003年按原貌修复。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38米,总进深41.34米,分布总面积511.79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峰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陶瓦当。雕花封檐板。青砖石角。墀头砖雕。墙楣壁画。前为……
18、
初泰麦公祠
初泰麦公祠位于穗东街南基社区南湾村皆佳街5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坐北朝南,面阔三间9.84米,深两进15.64米,分布总面积153.90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石脚。前为麦信坚故居,左、右为街巷、民居,后为旷地、民居。头门面阔三间9.84米,深两间4.2米,建筑……
19、
深井文塔
深井文塔坐落在长洲镇深井村边的土坡上,建于清代,为一座楼阁式的砖木结构的古塔。塔下基底以砖线逐级放大,塔身转角处两砖相咬,严实无隙,由下而上,棱角清晰,线条笔直;在二级和三级的转角处,塑有跃起的鲤鱼,鱼尾和嘴顶往飘檐,鱼鳞涂上景泰蓝色,描以黄边,嘴唇嫣红,格外生色。塔膛为六角直井式。塔身三层,每层均……
20、
下沙张氏大宗祠
下沙张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23号。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民国期间和2003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3.05米,总进深38.69米,分布总面积504.90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峰火山墙,灰塑龙船脊。雕花封檐板。墀头有人物砖雕。墙楣有山水图案壁画。地面改铺水磨砖……
走遍黄埔区
广州市旅游景点
黄埔区文物古迹
黄埔区十大祠堂
黄埔区4A级景区
黄埔区十大景点
黄埔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黄埔区旅游景点
黄埔区特产
黄埔区美食
黄埔区地名网
黄埔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埔区A级景区名录
黄埔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埔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埔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埔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