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旅游
桂林市文物古迹介绍
61、
桂林开元寺遗址
在市区民主路万寿巷。寺始建于隋代,初名缘化寺。唐初称善兴寺。唐显庆二年(657)建舍利塔于寺内。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宋代又改名永宁寺、宁寿寺。元顺帝赐书“圆觉”二字,故又名圆觉寺。明代复名宁寿寺。清代称万寿寺。民国后仍称开元寺。据《临桂县志》记载,远在唐代,开元寺曾因纱灯延火烧毁而重建……
62、
桂林伏波山
伏波山位于漓江之滨,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故以为名。又因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经此,有远珠伏波传闻得名。唐时山上曾建有伏波将军庭。现有癸水亭、听涛阁、半山亭、还珠洞、试剑石、千佛岩、珊瑚岩等名胜,还有一口重1000余公斤的”千人锅“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钟,为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
63、
陈宏谋宗祠
陈宏谋宗祠座落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有屋三栋。一进大门翘首望去,陈宏谋“进士”匾当先映入目中,匾左方刻着“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会试中试第一百八名殿试第三甲九名”。第二进匾额为陈首壑“解元匾”,匾左方刻有“嘉庆癸酉广西乡试中试第一名举人”。陈继昌“状元”匾赫然居于正中,状元匾左端镌有“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殿……
64、
楚南会馆
楚南会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古龙街10号,座东朝西,东、北靠县旅游局,西、南邻大街,是县城内唯一的清代古建筑,也是唯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91.32平方米。楚南会馆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是当时居住在龙胜境内的湖南籍人士筹资所建,原是四合院,西边是戏台,南北是厢房,东边是神……
65、
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
刻于城北鹦鹉山南山腰的《静江府城池图》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城图,反映了当时桂林城池建设的科学和险固。遍布桂林名山崖洞密集而众多的摩崖石刻,为我国南方城市所仅见。南宋末年,蒙古统治者兴兵进攻广西,素有“用兵遣将之枢机”的桂林,从南宋宝佑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1272),历时14年时间,筑……
66、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过去是黄旷达住宅及“万祥坊”。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农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办公用房。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
67、
红军楼
红军楼,原名龙坪杨氏鼓楼,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龙坪村,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整座鼓楼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进深10米、楼高10米,十六柱五重檐四角攒尖顶式鼓楼。一楼为过街巷,二楼为集聚、娱乐场所,是典型的桂北侗族过街鼓楼。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平等侗族地区,红军-就驻扎……
68、
普贤塔
普贤塔位于桂林市象山区象山山顶,建于明初,是一座喇嘛式三层实心砖塔。塔基为双层八角形,底层每面宽3米,基座面积55.2平方米。因第二层嵌有青石线雕的南无普贤菩萨像而得名。像高0.8米,上方横列“南无普贤菩萨”六字。塔身为圆宝瓶形,圆形伞盖,顶为两圈相轮。该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或宝瓶,故又称剑柄塔……
69、
平乐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位于平乐镇大街56号,系住在平乐县城的广东籍人士为进行交往和商业活动而兴建。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复修。为砖、石、木结构,由前厅、天井、天后宫、厨房等部份组成。总面积496平方米。该建筑形似“……
70、
灌阳县烈士陵园
灌阳县烈士陵园灌阳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5亩,修建于解放初期,是我县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县级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灌阳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第二次革命战争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时期等历次革命运动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壮烈牺牲,留下了光辉业绩。特别……
71、
花桥
在七星公园西面,横跨小东江与灵剑溪会流处。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过两次大修,因时值春夏,该处属郊外,山花烂漫,故更名花桥。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1965年整修后,桥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
72、
接龙风雨桥
接龙风雨桥位于龙胜县平等乡蒙洞村,1919年建,全木结构;每桥墩用两根断面为380×750毫米、の�4米的条石,呈八字形支撑;桥身一廊穿五亭,造型轻盈。蒙洞接龙风雨桥始雨桥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后受洪水之灾,1962年修葺复建完成,全长约64.8米,2017年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
73、
独秀峰摩崖石刻
独秀峰摩崖石刻位于桂林市秀峰区独秀峰,年代为唐-民国。独秀峰摩崖石刻,历经千年沧桑,从唐代建中元年起始,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经过考证的石刻共有163件,然而岁月流转,现存的石刻数量仅为104件。这些石刻遍布于独秀峰的四周,尤其以南麓的太平岩以及西面登山道至山顶一带最为密集,其中读书……
74、
灌阳谢氏宗祠
杉木谢氏建有“谢氏宗祠”(大祠堂)、“贞宇公祠”(小祠堂)、“彧之公祠”、“恩宇祠”等四座百年祠堂,如凝固的音乐、集成的艺术,仿佛历史风尘的标志和符号,多姿多彩,蔚为壮观。瞻仰古老宗祠,浏览碑文及功德内容,聆听一个个动人故事,让人心生崇敬之情。四座宗祠的背后,都记载、流传着许多鲜活的人与事,忠实记录……
75、
逍遥楼遗址
在今市区滨江路北段解放桥与伏波山之间。始建于唐,为唐代桂州城之东城楼,上置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石刻碑一方。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间进士,曾做过殿中侍御史、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其书法凝重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人谓之“颜体”。……
76、
桂林静江府城墙
七百多年前,静江府(桂林)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筑城,以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军队。此次筑城,历经四任主管,耗时十四年之久。扩建后的城墙北起铁封山、鹦鹉山,沿宝积山向南至今翊武路南端榕湖北岸,折而向东接漓江,再转伏波山、叠彩山链接铁封山,全长6000多米,高6-9米。静江府城池依山而筑,以山为壁,因江为……
77、
大正禅寺
大正禅寺(九龙岩)大正禅寺位于县城西7.5公里的新街乡石丰村平顶山下,始建年代不考,乾隆三年,应参和尚重扩禅正寺,值田地若干亩,现有碑记。大正禅寺后方有一天然岩洞——九龙岩,此岩门不高,可容二人并肩而入,进洞后清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越数步往左爬上石阶,内有一台地,宽约90平方米,纵横卧着九条石龙,……
78、
桂林三花酒酒窖
象鼻山山腹内有个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这个酒窖至今藏酒千吨。三花酒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象鼻山景区象鼻山旁边。在四星级景区象鼻山公园内,除了著名的桂林市城市象征:象鼻山以外,还有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外,还有就是这个三花酒窖了。但是酒窖并没有对外开放,据说就是一个大熔洞,而在三花酒窖的对面……
79、
陈光烈士墓
陈光烈士墓、纪念塔位于桂林市风景优美的七星岩下。1951年1月14日,中共桂林市委决定将陈光遗骨从就义处迁此安葬,并建纪念碑和墓园。墓呈圆形,混凝土洗米石结构,直径3﹒7米,高1﹒45米,墓围11﹒6米。墓前建有纪念塔,高约7﹒5米,正面镌刻烈士简历,环刻缅怀题词。陈光解放初期为桂林市工委书记,负责……
80、
灌阳云台寺
云台寺云台寺位于黄关镇西北5公里处,建于唐代,规模宏大,原为县内的宏伟景观,建有龛佛四十八座,俗名四十八座脚奄。清朝后期到民国,寺庙一再被废,解放后,仅剩一片废墟。2005年,开始重建云台寺。云台寺供奉的神像是“寿佛爷”,佛名全真大师,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全真禅师的生日。于是每逢二月初八,远近村民来此……
走遍桂林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
灌阳县旅游景点
兴安县旅游景点
阳朔县旅游景点
灵川县旅游景点
龙胜县旅游景点
全州县旅游景点
平乐县旅游景点
七星区旅游景点
临桂区旅游景点
秀峰区旅游景点
象山区旅游景点
叠彩区旅游景点
荔浦市旅游景点
雁山区旅游景点
资源县旅游景点
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永福县旅游景点
桂林市文物古迹
桂林市红色旅游
桂林市名人故居
桂林市4A级景区
桂林市十大景点
桂林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桂林市旅游景点
桂林市特产
桂林市美食
桂林市地名网
桂林市名人
桂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桂林市A级景区名录
桂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桂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桂林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