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41、
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
北京路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历史上最早建立广州城的位置之所在。秦汉时,广州城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广州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山岗,番山,在今文德路中山图书馆旧址北面的九思亭处小丘一带。番山原来较高,南汉时扩大广州城区而被凿平。宋代在此山旁筑九思亭,后改称番山亭,今亭还在。禹山在今北京路以西,小马站以东,西湖路……
42、
怀圣寺
怀圣寺位于光塔路,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又称光塔寺、怀圣光塔寺。现存有40多方元代至民国时期的中、阿文碑匾。怀圣寺始建于唐代,元至正3年(1343年)被焚,7年后重建。清康熙34年(1695年)再次修建,占地2966平方米。寺门西南隅为光塔,总高36.3米,正方为看月楼,重檐欲飞,具有……
43、
广州三元宫
广州三元宫三元宫坐落于应元路越秀山的南麓,是广州市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为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创建。初名越岗院,唐称悟性寺,明代重修时改名为三元宫(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三元宫的整体布局是: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坐北朝南;殿前拜廊东西连接钟鼓楼,殿后为老君殿;两侧自南而北,东为……
44、
镜波黄公祠
镜波黄公祠又名五世同堂。位于松洲街槎龙村仁德里路。是磋龙村人黄镜波生前所建的私伙生祠。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2005年3月由槎龙经济发展总公司出资100多万元人民币重修。坐西朝东。由牌坊、庭院、家祠等三部分组成.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门口牌坊面阔5.56米,高7……
45、
广州明代古城墙
明广州古城墙位于广州市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称旧城。据明黄佐《广东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有城门、城楼、敌楼、警铺等。“崇祯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七尺,增厚墙基,并且每隔二十……
46、
姬堂墓群
姬堂墓群 位于广州市大沙镇姬堂村彭山。1994年发现并清理墓葬三座。一号墓在东边,为单室券顶墓,长5.15米、宽1.52米、高1.43米。北向。墓内两侧券墙有灯台,后壁砌后龛。棺木骨架全朽,只存铁棺钉。随葬物共51件。有金手镯,铜镯,铜指环,鎏金银钗,铜钗,铜镜及青釉陶盆、罐、耳杯盘、桶等。二号墓在……
47、
广东咨议局旧址
广州广东咨议局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坐北向南。自南至北有大门(为祠堂式建筑,已毁),石砌荷池拱桥,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主楼,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后座(已毁)。主楼的东西两侧还有砖木结构附属建筑(已毁)。主楼前圆后方,大厅屋顶为半球形,8柱环列……
48、
杨仙逸中将墓园
1924年,杨仙逸先生遗体葬于广州黄花岗旁之三望岗空军坟场,后来又迁广州市郊贤庄。1981年,根据宋庆龄副委员长指示,广东省政府拨款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侧重建杨仙逸中将墓园;1983年8月,该墓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杨仙逸(1891—1923),出生于华侨家庭,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9……
49、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
民国广州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00号(原为文明路75至81号)。是一座四间相连的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木楼板,坐南向北,四间内部有门互通。每间宽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机关没有公开,用“管东渠”(即“广东区”的谐音)的化名向-局登记,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
50、
琶洲塔
从广州乘新洲线公共汽车过了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不久,一座巍峨耸立于小山坡上的古塔便呈现在跟前。这就是广州著名的古羊城八景之一——“琶洲砥柱”的所在地了,古塔便是琶洲塔。琶洲原是珠江河中的一个洲渚,四面环水,因形似琵琶而得名。这里是从珠江口进入广州的孔道,过去曾称为“会城水口”。洲上有二山连缀,每当海潮涨……
51、
聚龙古村
聚龙村又名邝家村,在光绪五年(1879年)由一批祖籍台山的邝氏华侨买地而建。聚龙村坐落在冲口街陇西与招村之间,村口正对一湾河水,整修过的河岸两边古榕蔽日,仍带有田园风光。聚龙村现占地5200多平方米,保存有古屋前后三排,共20间。广州芳村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聚龙村。据说这个有一百一十多年……
52、
谢瀛洲故居
瀛洲堂,位于木棉村侧的木棉小学(原蔚南小学)内。瀛洲堂是一座用近代建筑材料构建,欧洲风格糅合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近代建筑。瀛洲堂是谢瀛洲在法国留学回国后修建,其时他参照西欧 近现代建筑风格,亲自设计,并从法国运回所需的建筑材料营造。现存的瀛洲堂除了主体两层半建筑外,还有楼前一四柱中式廊亭,为四柱歇山顶……
53、
陈济棠从化故居
陈济棠别墅,位于温泉镇河东荔园路50号。从化温泉不但山水绮丽,风景优美,而且神话传说、古迹繁多,素有“神仙洞府”之称,是著名的风景区,流溪河由北至南蜿蜒其间,河两岸山清谷翠,高山天湖银波荡漾。各具特色的三级瀑布雄伟壮观,自然美景绚丽多姿。加上有祛病健身的天然温泉水,令中外宾客络绎不绝,陈济棠早已心驰……
54、
广裕祠
广裕祠拥有七处历史文字的印记,这就是它的最珍贵之处。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被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称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迹里都是惟一的。古祠有6次最明确的维修记录刻在脊檩下或者墙体的碑文上。2003年12月1日经修复的广东省广州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广……
55、
青云书院
青云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389号,又名梁氏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清康熙四十年建成,是当时广州府、肇庆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为参与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广州城参加科举考试、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务时提供居所。青云书院原为广三路,三间三进,现仅存中路建筑,整座建筑坐北向南,青……
56、
伍庭芳墓
伍庭芳墓伍庭芳墓位于越秀山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伍庭芳是我国近代外交官,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伍朝枢是伍庭芳之子,先后任外交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两墓之间前面建一碑亭,亭内立孙中山撰伍庭芳墓表碑。墓东北面塑有伍庭芳铜像。……
57、
浴日亭
在南海神庙西侧,有一座小山丘,古时叫做章丘。这大约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唐宋时这里是三面环水,“前临大海,茫然无际”,人立亭中,当然是观赏海景、对大海抒怀的最佳位置。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这山岗的阶梯共108级,但如今仅余72级岗阶了。这里东连狮子洋,烟波浩渺,夜幕渐退,红霞初现,万顷碧波顿时染……
58、
广州城隍庙
供奉着刘䶮、海瑞、杨椒山,位于主殿的漆壁画值得一看,广府庙会也在这里举办。广州城隍庙又叫都城隍庙,就在南越王宫博物馆旁边,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最大的城隍庙,现在看到的是清代重建的部分,只拆剩了大殿和拜亭,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几年才对市民免费开放。城隍……
59、
赤岗塔
赤岗塔是建于明代的风水塔,坐落在海珠区赤岗一红砂岩山岗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直指王命璇倡建。工程未半时,因费用告绌而停顿,至天启年间(1621一1627)由尚书李待问续建而成。此塔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约50余米。首层直径12.5、壁厚3.……
60、
从化文峰塔
文峰塔在街口镇附近,龙潭河、小海河与流溪河汇合处的豸岭脚,离城区2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希望兴文教,故名。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重修,将塔修建为七层,并列为从化新增六景之一,称“豸岭塔影”。后因年久失修,古塔已毁。1993年,在原址重建九层塔,1993年重修,塔高九层,塔为……
走遍广州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越秀区旅游景点
番禺区旅游景点
花都区旅游景点
海珠区旅游景点
增城区旅游景点
荔湾区旅游景点
天河区旅游景点
黄埔区旅游景点
白云区旅游景点
从化区旅游景点
南沙区旅游景点
广州市文物古迹
广州市红色旅游
广州市名人故居
广州市博物馆
广州市十大祠堂
广州市十大古村
广州市4A级景区
广州市十大景点
广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广州市旅游景点
广州市特产
广州市美食
广州市地名网
广州市名人
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市A级景区名录
广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