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221、
茶塘村洪圣古庙
茶塘村洪圣古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南社。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2003年再次重修。茶塘的洪圣古庙是花都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文化内涵个方面一流的。庙里面所有的木材都是坤甸木,门前立有两条龙柱。古村中最好玩的看点是“华尔街”——“财主佬巷”足征里……
222、
张民达墓
张民达墓位于先烈路广州动物园西侧,由许崇智择地,建于1926年。墓门为两柱花岗石牌坊,坊额上横书“张民达先生墓道”;坊内水泥墓道的右面是风雨亭和邓泽如撰文、邹鲁书的碑记,左面是宣讲台,台内石碑刻“捐躯为国”4字,左右各有嵌书“通文”、“达理”的碑石。沿墓道拾级而上是半月形墓堂。谭延闿题写的“张民达先……
223、
练溪村古建筑群
练溪村古建筑群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练溪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包括淡隐霍公祠、霍氏大宗祠、萧氏宗祠、华光古庙、关氏宗祠、三圣宫共6处祠堂和庙宇。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文物本体建筑边线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30米……
224、
腊田埔村熊氏宗祠
腊田埔村熊氏宗祠位于增城区派潭镇高村腊田埔自然村北端,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以祠堂前广场围墙边线为界,其余以祠堂(中路三间六进)建筑外墙边线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祠堂东侧山坡地与耕地平地的分界线。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70米至腊田埔村……
225、
西关传统民居
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这里的西关大屋和竹筒屋等广州典型的传统建筑便应运而……
226、
梁家祠
梁家祠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号,为梁氏族人的家祠。建筑坐北朝南,三间三进,为典型的岭南风格的祠堂建筑。总面宽12.9米,总进深54.3米,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硬山顶,尖形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头门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约10米共十一架。前后有木雕封檐板,雕刻有花卉图案,……
227、
石溪村刘氏大宗祠
石溪村刘氏大宗祠年代为清道光十年(1830),位于前进街道前进村石溪天禄街8号。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历代有重修。坐东南朝西北。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33.6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天井左廊墙壁上嵌有1924年黑色砚石碑《学成堂重修祖祠碑记》。檐下的壁画,梁架上雕花,正脊的灰雕,墀头……
228、
进昌秦公祠
进昌秦公祠位于南岗街南岗社区亨元上街24号。据村民介绍,建于清代。坐西朝东,面阔三间10.51米,深三进33.22米,分布总面积349.14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琉璃瓦剪边。青砖石脚。红阶砖地面。前为街路、鱼塘,左、右后为民居。头门面阔三间10.51米,深两间6.52米……
229、
永安堂
永安堂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49号。广州永安堂是爱国商人、有“万金油大王”之称的侨领胡文虎上世纪30年代在国内生产和经销虎标万金油的场所,原是海珠公园所在地。永安堂曾是次于爱群大厦的广州第二高楼。后被政府接管,上世纪90年代归还胡氏后,胡文虎之女胡仙博士将大厦捐作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使用。“永安堂”坐……
230、
仕清秦公祠
仕清秦公祠年代为清,位于前进街道前进村石溪永宁街14号。建于清代,历代有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86.6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正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门厅左边墙壁上镶有乾隆五十五年(1790)《设立屏门小引》石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碑记以及没有落款时间的《创……
231、
东江纵队纪念广场
东江纵队纪念广场位于黄埔区永和街永和大道与新业路交会处,由纪念碑、雕塑、景墙及绿化广场等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540平方米。其中纪念碑由原位于禾丰社区禾朗社的东江纵队革命烈士纪念碑迁建而成。主要展示和宣传东江纵队光荣革命斗争史,将成为萝岗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又一阵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
232、
车陂村苏氏宗祠
车陂村苏氏宗祠位于车陂街道车陂村高地大街17号。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历代有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三进,占地面积392平方米。祠前广场占地面积782平方米。总建筑占地面积1172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祠堂右边的附属建筑至源厅,建筑占地面积155.4平方米。左廊墙上镶有明万历四十……
233、
和浩徐公祠
和浩徐公祠位于凤凰街道渔沙坦村旺岗东和里6号。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坐北朝南。三进,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堂,各五开间,左右两有横屋,共16间房。大门有趟栊门。占地面积1352平方米。悬山顶,灰直脊。屋顶盖板合拢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整座建筑没有一根柱子,以砖墙承重。该建筑与一般岭南祠堂建筑风格……
234、
广州培正中学早期建筑群
广州培正中学早期建筑群位于越秀区培正路2号培正中学内。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文物本体建筑物外墙外延5米,培正门楼东侧广场、南侧2层门房仓库用房包含在内,美洲华侨纪念堂以南至培正中学南围墙。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培正东街1、3、5、7、9、11、1……
235、
礃塘潭古采石场遗址
礃塘古采石场位于番禺区大岗镇人民公园,这里产出的红砂石以颜色鲜艳纯正、质地柔软细腻而在广府古代建筑材料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红砂岩在古代社会长期的历史中是广府地区官府和老百姓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从西汉时的南越王相关建筑大量使用红砂岩就知道其在当地建材行业中悠久的历史。巨大钎凿痕迹的石壁长110……
236、
菩山第一泉摩崖石刻
菩山第一泉摩崖石刻位于石楼镇大岭村环村路菩山北麓,年代为清光绪庚子年(1900)。位于菩山北侧村道边,在一块宽约1.6米,高约2米的山石表面,阴刻隶书“菩山第一泉”五个大字。上款“光绪庚子年端阳”,下款为“山人陈维湘题”。石刻旁原有一泉眼,为自然的沙滤山泉,水质清冽,现泉水已被引到对面马路边。该摩崖……
237、
长洲炮台
长洲炮台位于广州市黄埔珠江主航道南岸的长洲岛上。该岛面积约6平方公里,山峦起伏,形势险要,是由狮子洋进入广州的第二道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长洲炮台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由四缝炮台、旧西岗炮台、白兔岗炮台、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新西岗炮台和蝴蝶岗炮台共7座炮台组成,分别建在长洲岛东南……
238、
龙岗村曾氏大宗祠
龙岗村曾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龙岗街114号,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岗街现状路西边线,南至曾氏宗祠南侧相邻建筑边线,西从文物本体外墙外缘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边线,北至曾惠公祠北侧相邻建筑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文物本……
239、
纶生白公祠
纶生白公祠,位于海珠区龙潭村约西大街22号,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次重建,省级保护文物。清光绪年间,白氏后人白纶生以办悦盛商行发家,成为富商,在村内办兴仁书院和医院善堂,捐资赈灾,救济贫苦村民,受到当地百姓称颂。获光绪皇帝封“准道员”职衔并赐“乐善好施”牌匾嘉……
240、
两塘公祠
两塘公祠始位于番禺区大岭古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大岭村陈氏八世祖祠。先祖名为两塘,故名两塘公祠。总体本进三楹结构,公祠占地面积1686平方米,座东北向西南。两塘公祠最大特色是,它们的外墙以密密麻麻的蚝壳墙整整齐齐地垒就,墙身高九公尺,墙体厚厚,至少有蚝壳十吨以上,气势宠伟令……
走遍广州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越秀区旅游景点
番禺区旅游景点
花都区旅游景点
海珠区旅游景点
增城区旅游景点
荔湾区旅游景点
天河区旅游景点
黄埔区旅游景点
白云区旅游景点
从化区旅游景点
南沙区旅游景点
广州市文物古迹
广州市红色旅游
广州市名人故居
广州市博物馆
广州市十大祠堂
广州市十大古村
广州市4A级景区
广州市十大景点
广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广州市旅游景点
广州市特产
广州市美食
广州市地名网
广州市名人
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市A级景区名录
广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