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旅游
苏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
东庙桥
东庙桥时代:宋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全桥除民国年间增置花岗岩栏石、望柱外,其他均由初建时的武康石构筑。武康石也叫紫石,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赤,原产于浙江省武康(已于1958年并入德清县),宋代及元代时,江南一带常用这种石头来造桥,东庙桥上的大部分构件为此石,可佐证其的最初建造年代确实是在宋……
102、
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上的常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区翁家巷门内座落着一座明清古建筑群,这就是翁氏故居,现在的翁同龢纪念馆。翁氏故居占地面积广达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左右。其建筑设计遵循我国古代官绅住宅以中轴为主的形制格局,分东、中、西三大部分。中部由大门进入后,沿中轴线……
103、
张士诚及其父母合葬墓
张士诚墓,在吴县斜塘乡盛墩村,南距斜塘镇北里许。张士诚,元代泰州白驹场亭人,初以贩盐为业,后不堪富户--,在泰州聚苦役盐丁等万余人起义。在击败元丞相脱脱所率大军后,由南通渡江至常熟,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攻陷平江(今苏州),正式定都苏州,自称吴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领导的农民……
104、
藏海寺
藏海寺雄踞于虞山剑门绝巅拂水岩之上,是常熟地处最高的佛教丛林,也是太湖风景区内的一个著名景点。初名拂水东庵,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僧道所建。乾隆间邑人陈士煌增建大悲殿,渐具规模。但于934年全寺毁于火灾。近年由佛教协会重建。现山门原为报国院之正门,为仅存的明代建筑。九十年代重修时,改为藏海寺的山……
105、
太湖西山水月禅寺
太湖西洞庭山,古谓包山,俗称西山,现名金庭。西山距苏州城45公里,南北11公里,东西15公里,面积达79余平方公里,为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据俞家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西山已有人类居住生活。4000年前,大禹治水过西山,留有禹王庙、禹期山等古迹。春秋时期,……
106、
黎里施家洋房
施家洋房位于老街西侧的北栅西岸路32号,其样式完全是对传统民居革命性的颠覆。施家花园建于1929年。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共三进。沿街大门前一对四方细磨石子门柱,铸铁大门已失。第一进二层,清水红砖水泥嵌缝墙体,西洋式水泥细磨石子门楼,上标“1929”,房内铺西洋花卉地砖。后天井有石门楼一座。第二进二层……
107、
钱谦益墓
在虞山西南麓拂水岩下刘神浜,环山公路西侧。钱氏墓地较广,临山塘本有石坊,墓道,拜台等,皆已毁,仅存罗城。今存墓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占地743平方米,封土高1.3米,主穴为钱氏父母钱世杨、顾氏之墓,有碑一通,钱氏墓在其昭(左)位,墓后立清嘉庆间钱泳所书青石碑及民国立花岗石碑各一通。钱泳所书碑正中镌“东……
108、
广福村遗址
广福村遗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西南约3公里。遗址现存面积28000平方米,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4年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和吴江市文物陈列室进行了考古调查。1996年配合广福村基建,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和吴江市文物陈列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主要文化遗存为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多年……
109、
灵岩塔
导 游 位于苏州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灵岩山灵岩寺中。也叫永祚塔,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为木构砖塔。两宋期间重修,明代后期被雷电所毁,现存砖塔为清乾隆十五年(750年)所建。 介 绍 塔平面呈八角形,7级,实心塔,塔壁有多处宋代铭文砖。每层四面辟门,逐层交错,形式与市内的双塔相同。交 通 ……
110、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22号,是一处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的古塔及大殿建筑遗址。罗汉院双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两座塔的规模和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八角形0式砖结构塔,塔身通高33.3米,共7层,底层每边宽5.5米。塔身各层仅四面辟门,其余四……
111、
苏州开元寺无梁殿
位于盘门内东大街11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吴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护管理。开元寺初名通玄寺,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隋开皇九年(589年)吴县令孙宽废寺,唐贞观二年(628年)僧慧重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改名。大顺二年(891年),孙儒占据苏州,开元寺被付之……
112、
苏州圆通美术馆(圆通寺)
圆通美术馆坐落于网师园一墙之东。籍载圆通寺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1936)张善孖、张大千、叶恭绰等曾寓居寺中行礼佛参禅。2007年有社会力量出资重修圆通寺,原址上创办苏州圆通美术馆、苏州市史前玉器研究会、博物馆。馆藏文物包括……
113、
太仓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太仓市沙溪镇普济街南端。据宋代《庆元志》载:唐武后(则天)于长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宝塔于武安寺。唐肃宗,干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简大师率俩弟子来游武安寺,遂栖止于寺,并扩建武安寺,更名为“宝林寺”,至宋初始改为“广安教寺”与吴郡(苏州)的瑞光、妙严、明觉及万等寺交称为江左五名寺……
114、
吴门桥
吴门桥位于位于苏州古城西南盘门外,跨古运河(护城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该桥为北宋初建清代重修的单孔石桥,桥以苏州金山花岗岩构筑,杂有少量宋代旧桥所遗的武康石。桥身全长66.3米,中宽4.8米,拱券净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长系石11根,纵联并列砌置。自水盘石面至桥栏顶通高1……
115、
太湖西山罗汉寺
罗汉寺位于苏州太湖西山秉场村罗汉坞,地处幽谷,为西山景区仅存的少数几个寺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明洪武初归并上方寺,明永乐年间僧悟修重修,不久寺废,明天启二年觉空禅师来居,寺始兴,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寺得重建成,有《重兴古罗汉寺碑记》。清末后渐废,解放后沦为仓库,1984年……
116、
苏嘉铁路75号日军炮楼
苏嘉铁路75号桥日军炮楼位于苏州吴江区盛泽镇群铁村苏嘉铁路75号桥东南侧。苏嘉铁路建于1935年,1936年7月通车,曾在1937年的淞沪抗战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吴江后,重兵把守苏嘉铁路,沿线修筑了许多炮楼镇压抗日武装。75号桥炮楼始建于1938年下半年,由西炮楼(两层)、……
117、
富观桥
富观桥旧名庆荣桥,位于吴江市同里镇仓场弄北部。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里人宁成始建,初名为庆荣桥。明成化二年(1466)里人顾宽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里人沈敬宇募资修建,易名富观桥。清嘉庆十八年(1813)修建(桥南堍西侧桥石上镌有“大清嘉庆十有八年岁次葵酉里人募捐修建”字样)。1997年……
118、
七都广福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广福桥位于七都镇隐读村,其西堍为浙江湖州地界,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重修。江苏省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之桥由当时江苏省吴江县和浙江省乌程县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合建,从桥上题刻中可得知,当时由95人捐银99两4钱。桥拱形单孔,由武康石(紫石)、青石和少许花岗石构筑,……
119、
樊村泾遗址
樊村泾遗址在太仓城厢镇樊泾村小区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2016年1月,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发现。经过2016年初至2017年底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出的大型仓储遗存、居住基址、道路、桥梁基址等,系元代太仓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是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青瓷遗存……
120、
王锡爵墓
王锡爵墓,在苏州市虎丘新庄村凤凰墩。王锡爵,字元驭,别号荆石,明太仓人。嘉靖会试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万历初掌翰林院,累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肃。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载:“明王文肃公锡爵墓,外建赐茔神道坊。享堂毁,……有翁仲、石狮、石虎、石羊。坟围坊题‘建极殿大学士太保王……
走遍苏州市
江苏省旅游景点
姑苏区旅游景点
吴江区旅游景点
吴中区旅游景点
常熟市旅游景点
昆山市旅游景点
张家港市旅游景点
太仓市旅游景点
虎丘区旅游景点
相城区旅游景点
苏州市文物古迹
苏州市红色旅游
苏州市名人故居
苏州市博物馆
苏州市十大祠堂
苏州市4A级景区
苏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苏州市旅游景点
苏州市特产
苏州市美食
苏州市地名网
苏州市名人
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州市A级景区名录
苏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