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
>
云龙县旅游
云龙县文物古迹介绍
1、
诺邓土建筑群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直井下面,还有纵横交错的引水甬道,犹如一条地下运河,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2、……
2、
虎头山古建筑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咸丰七年(1857年)又毁于兵燹,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复并建了张仙祠、王母寺等”。虎头山山石峥嵘,苍……
3、
沘江古桥梁群
云龙保存的桥梁从最古老原始的溜索、藤桥到现代化的钢桁桥,其种类之繁,建筑形式之多样,完全可以组成一座桥梁的博物馆,素有“云龙古桥冠全滇”之称,堪称“古桥梁艺术博物馆”。2013年,沘江古桥梁群被列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龙的桥梁具有“浮、梁、吊、拱”四大基本特性。这四大桥型是一切桥梁的鼻祖,……
4、
顺荡火葬墓群
顺荡火葬墓群在距云龙县城70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个古老的小集镇,无论是由县城沿沘江直上,还是从兰坪顺沘江而下,它都会突然间奇迹般跳跃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顺荡井。顺荡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龙县白石镇顺荡村的莲花山上,火葬墓群坐西朝东,墓葬多为横向排列,整个墓地依山势缓缓而下呈等腰三角形台地,总面……
5、
青云桥
青云桥青云桥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为曾任陕西省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飏出资建造。至今已有182年的历史了,依然默默无闻地为云龙的交通做贡献。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江水涨,为谋生,人们不避危险,仍乘筏过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遂捐资倡建。桥建成后,取名为“青云桥……
6、
虎头寺
云龙县城南面的虎头山,危岩高耸,山势雄峻,石壁千寻,风光无限。山中虎头寺是大理地区著名的名山古刹。虎头山地质为一亿多年前白垩纪形成的砂岩,整个山体就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由于千百年的风化剥蚀,在这片岩石表面上出现了许多神奇而形象的天然纹迹,如仙人扇、仙人床(或禅坐留踪)、仙人脚印和石鱼、石鳖等,古人谓之……
7、
玉皇阁建筑群
玉皇阁建筑群玉皇阁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维修扩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陆续修复。现存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武庙和木牌坊组成。玉皇阁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建在高2.15米的方形台基上,歇山顶,阁……
8、
彩凤桥
彩凤桥彩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横跨沘江之上。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到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维修时把西面的桥亭改建0,名“童子阁”。桥为单孔伸臂木梁桥,全长33.3米,宽4.7米,净跨径27米,高11.33米,桥身建筑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墩层层……
9、
蟠龙寺
蟠龙寺蟠龙寺坐西向东,坐落于江与狮里河交汇处一高岩石之上。寺院为一进两院。占地1530平方米。大门与正殿稍有偏移,中殿两侧有厢房。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两侧设空廊,可观江景色。寺院四周绿树成荫,院内清静幽雅,是县文化馆、县文管所所在地,也是县城主要景点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1979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
10、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顺荡火葬墓群是元末至明代中期白族墓地,是……
11、
西竺寺
西竺寺西竺寺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象麓村,距城约3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永历六年(1652年)增修。现存主殿,单檐歇山顶,通面阔13.9米,通进深11.3米,前檐厦廊阔3.2米,卷棚式顶,门楹悬“竺国宗风”横匾,殿内存十八罗汉塑像,保护完好。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12、
董泽故居
董泽故居为云龙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云南大学创始人,东陆大学校长,省政协委员董泽先生故居,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总建筑顺深20米,进深65米,已有100多年历史。董泽故居于2013年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滴水线,南至村道边0.5米,西至村道边1米,北至村道边0.5米,占地面积458.……
13、
白衣阁
白衣阁位于宝丰镇西面的德隆山,距县城约13公里。建于南明弘光元年八月(1644年),至隆武元年(1645年)落成。清道光九年(1829年)复修。阁内供奉观音。白衣阁坐西朝东,依山而建,由前后两殿组成。后殿为主殿,单檐歇山顶,三开间,通面阔9.4米,通进深7.6米,高约7米。房檐下用如意斗拱,殿前檐下……
14、
功果桥(昌淦桥)
功果桥(昌淦桥)位于云龙县,年代为民国。功果桥(昌淦桥)为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15、
惠民桥
惠民桥位于云龙县城南宝丰乡南新村,距县城21公里,架于沘江之上。惠民桥始建年代不详,原桥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现桥重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桥为双孔铁链吊桥,由于建桥处江面较宽,故于江心增设桥墩,采用了二进连跨的建筑工艺。桥全长50米,桥身长39米,宽2.5米, 高约8米; 最大……
16、
云龙盐井遗址
云龙盐井遗址,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至明 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云龙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比苏县,属益州郡,主要原因是云龙盛产食盐,到了明朝,云龙县境内共开凿石门井、诺邓井、山井、大井、师井、顺荡井、天耳井、金泉井八处盐井,称“云龙八井”,是滇西乃至缅甸北部一带地区的主要食盐供应地……
17、
通京桥
通京桥通京桥俗名大波罗桥,现名“解放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长新乡大波罗村,横跨江上,距县城38公里。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通京桥为伸臂式单孔木梁桥,全长40米,宽4米,净跨径29米,高12.5米。桥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层层向河心挑出,中间用长长12米的……
18、
水城藤桥
水城藤桥水城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面约68公里的白石乡水城村,横跨沘江上,因桥用藤子编缀而成,故名藤桥。藤桥是用本地所产的山葡萄藤编织成的吊桥,架在江两边对生的老栗树上,全长25米。桥架设在两根藤子扭编成的直径约5公分的长绳上,再在下面悬吊一张用藤子编织成的长圆形网,网底穿进一根宽1尺、厚5寸的木方作为……
19、
飞龙桥望江楼
飞龙桥望江楼飞龙桥望江楼位于云龙县旧州镇南,距县城83公里。是清末农民正义领袖杜文秀在澜沧江上修建的铁索桥,建成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1965年桥身冲毁,现余两端桥头和桥西的望江楼。楼呈方形,分上下层,通高11米,边长8米,重檐歇山顶,楼下两侧墙内嵌13块建桥碑记,是研究杜文秀起义的重要资料。……
20、
虎头山道教建筑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咸丰七年(1857年)又毁于兵燹,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复并建了张仙祠、王母寺等”。虎头山山石峥嵘,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走遍云龙县
大理州旅游景点
云龙县文物古迹
云龙县十大景点
全部云龙县旅游景点
云龙县特产
云龙县美食
云龙县地名网
云龙县名人
云龙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云龙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云龙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云龙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