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石屏县旅游
石屏县文物古迹介绍
1、
来鹤亭
来鹤亭 由石屏东正街出城,直往东去约2公里,可见一个小村,层屋依山而建,层层环绕,名叫小瑞城,村子最高处雄踞着两幢檐翘角,亦显古旧的房屋,最高一幢的东面依偎着一个檐角高翘,琉璃金黄、造型别致的亭子,这就是被前人誉为“一海共三山,风光聚一亭”的来鹤亭。 据说,小瑞城原名未束岛,是异龙湖三岛只一,……
2、
石屏文庙
石屏文庙文庙位于石屏县城北正街三号,座北朝南,通面阔33.75米,总进深140.33米,占地面积4257平方米。文庙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明洪武十四年(1381)毁于兵燹。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重建。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并刻“石屏州庙学记”碑以记其事。……
3、
石屏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南正街22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故居内的陈设、展览是了解石屏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袁嘉谷故居大门雕梁画栋,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的直匾悬挂门顶。二重门顶一块黑底金字的“太史第……
4、
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
位于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委会老易屯村,横跨泸江河东西两岸的乡会桥是许多村中老人最爱闲坐看时光的地方。乡会桥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因封建社会科举乡试、会试的蔚然兴起而得名,为建水古桥中唯一的廊桥。乡会桥的楼阁建筑布局,为东西对称的横向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巻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
5、
企鹤楼
企鹤楼,民国,云南省石屏县滇南名胜。既是一处景点,也是一栋建筑。景点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珠泉街66号石屏一中内,始建于1923年,坐北朝南,由准堤阁、三佛殿、石拱桥、喷珠池、企鹤楼、二门、大门、厢房、碑亭组成。企鹤楼为石屏人民感戴学校名士陈鹤亭先生对当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兴建。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高……
6、
石屏火车站
石屏火车站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寸轨个碧石铁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1903年始建。石屏段于1936年10月建成通车,1970年改建为米轨,2005年停开客运列车,货运照常进行。近百年来,个碧石铁路为滇南地区乃至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石屏站仍然是滇南地区货物集散地,继续为……
7、
白沙井烈士墓
白沙井革命烈士墓已迁入宝山公园(宝山烈士陵园),宝山烈士墓位于宝秀赤瑞湖北岸宝山阁背后的土主庙东侧,那里静卧着在同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的11位烈士,这些烈士原葬于距牺牲地二三百米的宝秀镇柏仁村前白沙井东侧,1984年清明节迁葬于此。宝山烈士陵园内有墓葬10座,却埋葬着11名烈士,其中一墓中同葬的两人系同……
8、
洄澜桥阁
洄澜阁位于异龙湖东出水口处,离县城18公里,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洄澜建于桥上,工艺精巧,气势宏伟,既疏导洪水,又点缀湖山,阁内题有“洄澜滴翠,龙湖锁钥,梵宇长春”等匾额。洄澜阁高20米,宽6米多,长18米,中间为八角亭,左右有两阔亭同时并立,两楼一底,阁顶以彩色琉璃瓦配上陶制的飞禽走兽镶嵌而成,每层……
9、
龙大田故里
龙在田石屏龙朋旧寨人,彝族。明天启二年(1622年)随征安效良、张世臣有功,由土守备擢为副总兵。崇祯十二年(1639年),兵部尚书熊文灿诱降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献忠伪降,熊文灿令龙在田驻守谷城监视张献忠。不久李自成暗潜谷城劝献忠起事,张献忠遂重举起义大旗,带领农民军向-围而去。熊文灿因未能遏制张献……
10、
石屏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为清末进士陈鹤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完美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十分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优秀的内在品质……
11、
秀山寺
秀山寺位于石屏县城西南15千米秀山东坡上。据史志记载:“秀山寺始建于唐,原名真觉寺”。中殿南壁前面立有《重建秀山真觉寺中阁两廊功德碑记》,建筑群落分为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即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厢房等,为典型的四合院落。全寺占地1826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327平方米。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
12、
陈虚白墓
明天启五年(1625年),石屏土城因风雨浸蚀及地震等灾害而不断倾倒。此时陈虚白宦归乡里,向知州顾庆恩倡议改建砖城,此议得到官绅士庶的赞同,陈虚白捐金二千两赞助施工。陈虚白墓位于石屏县城西1公里的黑龙坡西南,坐北朝南。墓用青石围砌,高1.6米, 封土直径8米。阙式青石墓碑,高1.8米, 宽70厘米, ……
13、
准提阁
准提阁位于石屏县城珠泉街,始建于清顺年间。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准提阁内倡建石屏中学。整个建筑由大门、二门、天尊殿、准提阁等组成。准提阁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穿斗相结合梁架,通面阔19.5米, 通进深14.4米,东西设廊。企鹤楼四重檐歇山顶,与大门一起均为民国初期所建。……
14、
石屏善觉寺
善觉寺位于石屏县异龙镇北1公里的乾阳山麓。《石屏州志》记载,善觉寺始建于唐,后倾圮,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善觉寺坐西朝东,通面阔52米,通进深50米, 占地面积2588平方米。善觉寺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厢房组成。后殿为抬梁式穿斗式结合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建于石台基上,明间前有垂带踏跺,檐……
15、
海朝寺碑
海朝寺碑碑质为紫石,长112厘米,宽78厘米,厚44厘米,横式。碑的四边刻卷草纹饰,碑文楷书,从右至左直书,共39行,行字4-28字,共909字。碑文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州人杨廷相捐资创建海朝寺的经过,描述了当时异龙湖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象。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年至异龙湖考察盘江西源时,曾在海朝寺内……
16、
长春阁
长春阁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西山腰,民国15年(1926年)里人陈钧(陈鹤亭)倡建。长春阁坐南朝北,依山而建,三重檐歇山顶建筑。第一层中间为正殿,门窗为梅花窗,从两旁石阶登上为第二层,两旁为勾廊。沿两旁楼梯而上为第三层,三层0檐上悬圆境高悬匾,系康熙时举人涂日卓手笔。登高远眺,宝秀坝和赤瑞湖美景在目……
17、
宝山阁
宝山阁位于宝秀镇东宝山顶,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阁以山名。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建。宝山阁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等边六角形砖木结构,面阔5.48米,高17米。底层内外通柱共12根,柱距3.1米。东西两边有圆形梅花窗,阁门南向。前与秀山寺遥遥相对,背后倚茂林修竹的月光山。登上第三层……
18、
万德寺
万德寺万德寺位于石屏县异龙镇西南的小西山,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清光绪、宣统年间重修。万德寺依山而筑,存六座殿宇,均为单檐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混合结构,面阔13米,进深8米。万德寺内原存有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铜钟,现存石屏一中。万德寺花木繁茂,曲折有致。地址:石屏县异龙镇西……
19、
罗色庙壁画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乡民为纪念马黑奴,在异龙湖南岸罗色湾五爪山顶建罗色庙,塑马黑奴偶像作为土主祭祀。罗色庙正殿墙壁上有绘制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的巨型壁画,全长16.96米、高1.95米,描绘了马黑奴率众与进入异龙湖一带的明军作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罗色庙改建为罗色湾小学,塑像被……
20、
焕文塔
焕文塔位于石屏县城南2公里的冒盒山顶,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焕文塔原为七级六角形楼阁式空心砖石塔,高19米,1994年重修。现塔保留原塔风貌,按比例增高为30余米,内部塔梯采用盘塔壁而上,外部采用青石支砌。塔周新建长廊180米,并配以塔基石栏。……
走遍石屏县
红河州旅游景点
石屏县文物古迹
石屏县名人故居
石屏县十大景点
全部石屏县旅游景点
石屏县特产
石屏县美食
石屏县地名网
石屏县名人
石屏县A级景区名录
石屏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石屏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石屏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红河州第八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