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五华区旅游
五华区文物古迹介绍
41、
登华街青石板路
登华街是一斜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全长223米,宽4~6米,沿此路可登上五华山,故名。现存登华街青石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360平方米左右。路面由6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12厘米两种规格的俗称“小路石”的青石铺筑而成。清代,昆明城内所有街道路面皆以石砌,甚为坚固……
42、
石屏会馆
石屏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两百多年历史。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由当时石屏在昆明的行商者和学生倡议,石屏在昆同乡会发动社会各界人士集谷捐资,由云南状元袁嘉谷先生和知名人士张芷江先生直接组织重建,主要目的是照顾石屏在昆明读书的无住房学生和旅游、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贸--。石屏现代很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
43、
南屏电影院
南屏电影院位于市中心晓东街,原名“南屏大戏院”。1939年建成。由女企业家刘淑清创办,著名建筑师赵琛所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施工。影院由放映大厅和门厅组成,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门厅外观为半圆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入口,设五道玻璃木框弹簧门,门顶有一米多宽的平台伸出,从平……
44、
李公朴殉难处
李公朴先生殉难处位于位于昆明市翠湖公园东畔,今圆通街1号附近。现立有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碑。李公朴(1900-1946年)江苏省镇江市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战士,“九一八” 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呼吁抗战,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一起被捕入狱,是著名的……
45、
妙高寺继喜亭记碑
妙高寺继喜亭记碑位于黑林铺三华山妙高寺龙王庙旁,立于明天顺四年(1460),坐西朝东,沙石质地。碑体高1.6米、宽0.76米、厚0.19米,拱券碑头高0.55米、宽0.93米,共刻523个字。记载了天顺元年至天顺三年间(1457~1459),滇中干旱,云南官吏多次到妙高寺拜神求雨,终获降雨之事。久旱……
46、
大富春街何氏宅院
何氏宅院位于大富春街,建于1919年,坐北向南,占地450平方米。三坊一照壁式样,两层三间六耳,单檐硬山顶,有回廊相通。大门设于东南,其枋额、垂花柱、隔扇门及隔扇门窗等木构件雕刻精美。宅院为原滇军将领何世雄修建的私人住宅,1945年被旅缅侨商舒子烈收购,后几易其主。何世雄,字子侯,云南云龙人,云南讲……
47、
文庙直街王氏宅院
文庙直街王氏宅院位于文庙直街103号,坐北朝南,为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单檐歇山顶,山花浮雕“仙鹤白云”图,三开间,有外回廊。两侧置楼梯间。该楼额枋花板、雀替撑拱、挂落垂花柱、栏杆下挂板等木雕装饰极为精美,且沥金箔,甚为奢华。楼下层有石材罗马柱式,窗框门套亦为石材弧顶,具有西式风格。该楼始建年代不详,……
48、
仁和祥宅院
仁和祥宅院位于五华区金碧公园内,建于民国时期,由两个“四合五天井”建筑对联组合构成,整个建筑雕刻简洁明快、做工细致,是昆明地区现存传统民居代表性之一。院内两个大天井各坊均为面阔三间的二层“走马转角楼”房。其中,北院南楼为顶部设露台的西式建筑。其檐枋垫板、窗棂隔扇、垂柱抱头梁及围栏等装饰木雕较为精美。……
49、
圆通山石牌坊
圆通山石牌坊包含三座石坊,建于1934年至1937年之间,分别立于圆通山制高点大方亭东南西三面。三座石牌建制相同,均为青石质地,四柱三门,平顶,方柱,长方形额枋,须弥座夹杆石。通高6.5米,宽约9米,中间间距2.47米,边间间距1.68米,中间两柱须弥座上为圆雕狮象,边柱则有抱鼓石。整座建筑造型简洁……
50、
藜光庐
正义路文庙东巷5号藜光庐是一座套院建筑。约建于民国初期。土木结构、二层、单檐硬山顶。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00平方米,体量较大。北院为宅院的主体,系“四合五天井”布局,坐北朝南,正房“明三暗五”,耳房和前厅为三间,设“走马转角”楼道相通,装修精美。南院为宅院大门内的附属院落,靠西建有……
51、
沙朗古道
沙朗古道位于沙朗坝子大村东面山坡上,隶属于西翥街道办事处。现存古道遗址长约两公里,宽1.5米至2米,青石铺垫。沙朗坝子群山环绕,沙朗河由北自南流过,自古有白族、彝族人居住。为了加强与外界的交通,修筑了由东通往普吉达昆明城,由西北通往富民的道路。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为“沙朗道”。沙朗道翻越两侧高山,甚……
52、
头村龙泉寺
头村龙泉寺位于西翥街道办事处头村西北面的半山坡上。绿树掩映,环境清幽。寺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为四进三院式,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放生池、弥勒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两侧有配殿及厢房。该寺始建于清初,现存大雄宝殿系同治年间重建,观音殿为光绪八年(1882)重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前设廊厦,卷棚天……
53、
云南艺术剧院
云南艺术剧院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坐北向南,建于1957年。1958年正式投入使用,是昆明市建国十周年国庆的十大建筑之一。剧院平面布局为“凸”形,由前楼、观众厅、后楼与侧楼组成,钢混结构,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前楼正立面门厅设四根圆形石柱,观众厅能容纳1100余名观众,侧楼两层,通廊连接,造型庄重典……
54、
崇仁街4号民居
建筑位于崇仁街,建于1920年,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为合院式。正房明三暗五,东西耳房面阔三间,前厅面阔五间,均为单檐两层楼。空间组合上采用“走马转角楼”的手法。小木作雕刻精美,室外地面为青石地墁,台明阶条石及柱础均为青石。建筑外立面采用西式弧顶窗,大门为欧式做法,石材立柱拱顶,外加罗马柱抬半圆拱顶门套……
55、
税务告示碑
税务告示碑位于盘龙江敷润桥至米厂心桥中段,盘龙江旁,立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青石质地,通高0.98米,宽0.43米。该碑是当年云南府昆明县正堂关于整顿生猪屠宰行业税厘行规的告示。文中规定生猪屠宰要报公“验明盖用图记,按名取结注册并录名发给牌示各肉案备查”,所有屠宰户均要“遵公会立定条规办理,不……
56、
崇仁街马氏宅院
崇仁街马氏宅院位于崇仁街3号,建于1948年,原为“原信昌”商号老板马泽如私宅。宅院总占地近两亩,有东西两幢建筑,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两幢建筑大同小异,均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三层建筑。建筑外墙为水洗石、豆沙石,色灰白淡雅,上有棕色线条装饰,使建筑外部色彩丰富而美观。二楼的长条形阳台和三楼的半圆形阳……
57、
云南省博物馆大楼
位于五一路118号,是一座仿苏式建筑。1958年始建,于1962年6月完工,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立面总体为“凸”字形,下部大厅舒展,呈弧形,前廊设12根圆形石柱。中部凸起二台方形塔楼,上立俄罗斯式尖塔,顶部置红星,通高达65米,整座建筑气势雄伟,造型别致。云南省博物馆大楼是上世纪50年代末修……
58、
东方红水库碑
东方红水库碑位于普吉办事处联家社区范家营村东方红水库西北角,立于一九六八年国庆节。东方红水库属于小II型水库,是昆明小路沟(汇入老运粮河)起源地。碑身为沙石质地,阴刻有图形和文字,碑首是一个五角星浮雕,接着刻有“毛主席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两行字。碑中部刻有“东方红”三个毛体大字和“水库”两……
59、
古路灯
古路灯位于正义路五华坊巷与如意巷交汇处,坐东朝西。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所立。“古路灯”用整体石灰岩材打造而成,形如一根四方立柱,整体高约2.50米。柱顶镂空,三面凿成窗形,内雕有圆形灯盏,在油盏中盛香油后点燃灯芯,即可通过三面窗口透出光来照明。这座古路灯是昆明市现仅存的清代唯一的一盏路灯,对研……
60、
西卷洞巷1号民居
甬道街西卷洞巷1号系“三坊一照壁”布局,建于民国中期。该宅院坐南向北,正房三间,耳房两间,土木结构,单檐悬山顶。二楼有回廊连通。由于耳房的位置在正房边间至北,天井显得狭小。宅院小巧玲珑,小木作装饰极为精美。特别是正房挑檩和檐檩下的两幅罩式“二龙戏珠”和人物花卉透雕,繁复细腻,生动活泼,工艺精湛,为建……
走遍五华区
昆明市旅游景点
五华区文物古迹
五华区红色旅游
五华区名人故居
五华区十大景点
全部五华区旅游景点
五华区特产
五华区美食
五华区地名网
五华区名人
五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五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五华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五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昆明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