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海陵区旅游
海陵区文物古迹介绍
141、
顾家巷徐宅
位于海陵区涵东历史文化街区顾家巷 48 号,原为徐氏所有,徐氏原为经营粮行商人,粮行名为徐甘记。现存建筑在东西两条轴线上,占地面积约 670 平方米,东侧主体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照厅、厅屋、堂屋和廒房,其中堂屋青砖硬山顶,布瓦屋面,面阔三间并东侧暖房一间共 14.3 米,进深七檩 7.3 米,穿斗式梁……
142、
头巷陈宅
现存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东侧为厅屋、堂屋、后楼、廒房和东部花厅、书房等,西侧为厅屋、堂屋和厢房等,占地面积约 1200 平方米。楼屋为二层砖木结构楼,面阔三间 11.4 米,进深七檩 8.4 米,梁架用材粗大,柱下方形石础上置木櫍,几何形木质栏杆,木质楼梯尚能使用。?陈氏古宅是陈氏家族开设酒坊……
143、
斗姆宫
始建于后周(951-960),原名仙翁祠,祀仙翁王冶,后毁于兵燹。宋建隆年间(960-963)奉诏重修,祀吕祖兼祀王仙翁。元泰定年间(1324-1328)改为斗姥宫,清嘉庆十一年(1806)重建,于前殿祀吕祖,正殿奉玉皇,后殿奉斗姥。现存吕祖殿、玉皇殿、大厅、厢房等建筑,东有花园遗存。玉皇殿硬山屋面……
144、
李啬庵故居
李氏住宅(李嗇庵故居),位于海陵区五一路24-26号北侧东部。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年间(一八二一至一八五零),原宅主李氏为晚清泰州豪富。后俗称范家花园。青砖灰瓦,肥梁胖柱,为泰式民居的代表作之一。李氏住宅原有三条轴线,东侧原有房屋六进,西侧房屋有三进,现最西侧建筑,除原书房外均已无存。西侧四进,现为“一……
145、
泰州朱氏住宅
原址在东进路 173-3 号,始建于明代,清初归朱氏。现存堂屋为明代建筑, 2000 年移建于梅兰芳纪念馆内。房屋硬山屋顶,面阔三间 12 米、进深七檩 7.3 米、脊檩高 5.6 米,抬梁式架构。明间用中柱,柱下覆盆式石础,梁架扁作,双步梁上饰以荷叶墩;次间用山柱,上有天花,下有地板,明、次间用板……
146、
安定书院旧址及胡公祠
安定书院在泰州迎春路西江苏省泰州中学内,为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就在泰山左侧建安定书院,是江苏省内最古老的书院之一。最初,泰州奉祀胡瑗的祠堂就在安定书院内,清初才在书院中自成院落。明嘉靖初,安定书院移位现址后屡经扩建,至清光绪间颇具规模:有大门三间及左……
147、
中共泰州地下县委活动
为漆匠胡桂芝私宅,1929 年 4 月 3 日起,中共泰县县委书记曹起缙在此工作,屋南天井中有井一口。该屋坐北朝南,面阔四间 13.9 米,进深五檩 4.5 米,脊檩高 3.8 米,小瓦屋面。最东一间为大门堂,大门朝北,二门朝东,通向天井,最西一间为曹起缙卧室。曹起缙,扬州人,任泰州县委书记时,化名……
148、
储巏墓
据《道光·泰州志》记载,储巏的墓地位于泰州西郊九龙河东侧的唐楼庄。明成化十五年,储巏生母王氏病故。储巏在西郊九龙桥买地一块,用以葬其母。储巏去世后,也葬在了这块土地上。据《储氏族谱》中“谕葬图”所绘,墓地原有三个高大的封土堆,左为储巏夫妇合葬墓,中是储巏父信、生母王氏、继母董氏合葬墓,右系储巏弟嵃墓……
149、
州署遗址
自南唐建州城始,此地历来为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明宣德五年、正统十年、清康熙十三年、光绪和道光年间分别修缮,民国为县政府所在地。原有照墙、东西牌坊、大门、土地祠、监狱、仪门、东西吏舍、大堂、西库房、东西厢房、二堂、楼屋、从舍、东宅、幕舍、厨房、荷池和西厅等建筑,现仅存荷花池遗迹。……
150、
徐家桥西巷戈宅
位于泰州市海陵区徐家桥西巷 15 号,原为戈氏所有。现有厅屋和堂屋两进,另有西侧雕花门和东北侧古井,占地面积约 310 平方米,堂屋硬山顶,布瓦屋面,面阔三间并暖房共 14.5 米,进深七檩 7.3 米,用材粗大考究,柱下可见木櫍,雕花门上部有砖花脊,砖雕繁缛精美。……
151、
陈庵
陈庵在泰州东门大街南侧,是明代陈佞佛所筑的家庵。所谓家庵,系指旧时大户人家,为家0-家修行的人而建造的小庵。此类家庵,各地比比皆是。但泰州陈庵,却非同一般。陈庵始建时,明魏国公徐中山(达)为庵题写门额,后书法家董其昌又为其题写了门榜,可见规格之高,影响之大。清康熙十五年(1676),泰州安丰场著名诗……
152、
泰州草河
泰州草河位于海陵区城北街道老城区北,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其他。泰州草河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53、
管王庙
明《(万历)泰州志》记载的街市北关大街中,有一条“管王庙巷”,就是因这座建筑内供奉管王为管王庙,才产生出来的地名管王庙。 管王庙,顾名思义是祭祀管王的庙宇。 管王是古代的盐官管仲。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设……
154、
泰州新安会馆
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现存土地神殿、关夫子殿、朱熹殿(茶王殿)及议事厅三进建筑共二十余间。第二进关夫子殿原样尚存,面阔三间 12.8 米,进深 8 米,脊高 4.9 米,七架梁前卷棚,硬山顶,两山有搏风砖。东边围墙尚有一截,西边围墙痕迹依稀可辨。该处建筑南北长 38.4 米,东西宽 41.9……
155、
泰州育婴堂
康熙六十一年(1722)建,嘉庆四年(1799)同知尤彬重建育婴堂,原育婴堂改为义学。育婴堂旧址现存大门、门房、账房、客房、大殿、大厅、乳妇号房等主要建筑,大门、门房东向,面阔六间 17.9 米,进深五檩 4.4 米;大殿与大厅并列,坐北朝南,共六间,通长 21.3 米,大殿抬梁式硬山尾面,进深七檩……
156、
渔行过街楼
渔行过街楼位于泰州城北渔行大街东侧的夹河西岸。架空建在街道两边房屋间,下部通行,上为楼屋。楼面距地表 3 米,街道宽 2.1 米。楼前为开敞的四角攒尖亭,后为硬山楼屋,晚清建筑。……
157、
府前街明代住宅
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前、后厅两进,为明代建筑。大门东向,门楼上有精美的砖雕;前厅面阔三间 11 米,进深七檩 6.4 米,硬山屋顶,屋脊高 4.8 米,括梁式架构;后厅面阔三间 11 米,进深七檩,硬山屋顶,屋脊高 5.2 米,明间梁架上装饰有斗栱、荷叶墩、山雾云和抱梁云,脊檩下有脊枋,脊檩和金檩下有……
158、
泰州八角琉璃井
始建于宋代,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有记载,谓泰州有井七口分布如北斗,俗称“七星井”,此井即为古七星井之一,又称八角琉璃井。该井青石质井栏,外壁八角形,直径 0.8 米,内壁圆形,直径 0.3 米,通高 0.37 米,井栏内壁有十多道被井绳勒凹的深槽,砖砌井壁,保存完好,仍在使用。……
159、
石氏宗祠
始建于 1921 年,南向,有大门、正殿、厢房各三间,为四合院式。大门上嵌“石氏宗祠”额,正殿硬山屋面,面阔 11.00 米,进深 6.65 米,脊檩高 5.02 米,保存完好。据《民国续纂泰州志》记载:石氏宗祠为石张氏建,其公爹石小泉“学博以文行显”,夫石和钧优禀生,子抱中和守中都是神童,可惜家遭……
160、
顾家巷10号王宅
位于海陵区涵东历史文化街区顾家巷 10 号,原为王氏所有。原有照壁、大门、东西侧门、楠木厅、轿厅、花厅、堂屋、阁楼、厨房、厢房等,现主体建筑仍存,分布在东、中、西三条轴线上,占地面积约 870 平方米,中部从南往北为楠木厅和堂屋,东侧为门堂、东侧门、厨房和阁楼,西侧仅存西堂屋。建筑年代不一,东侧门和……
走遍海陵区
泰州市旅游景点
海陵区文物古迹
海陵区红色旅游
海陵区4A级景区
海陵区十大景点
全部海陵区旅游景点
海陵区特产
海陵区美食
海陵区地名网
海陵区名人
海陵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陵区A级景区名录
海陵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陵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陵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陵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