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文物古迹介绍
121、
徐学谟墓
徐学谟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潭东上天井村。年代为明,墓坐北朝南,封土存高1.5米,底径3米。原有墓道已毁,碑碣石构件均已被盗,尚存的鸟形云纹状石刻件,墓穴尚在,现在的墓碑是新立的,在墓冢后的墓圈内侧,有一幅嵌在墓圈上的寿星石刻,还有劫后幸存的“后土之神”石碑。……
122、
诸稽郢墓
诸稽郢墓位于西山秉汇村诸家河头与陆家河头之间。诸稽郢,春秋时越国大夫。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曾派诸稽郢出使吴国,通过重贿太宰伯嚭求和,是越国功臣之一。据清康熙年间西山慈里人王维德的《林屋民风》载,消夏湾陆家河秦嘉铨在营造别墅开凿池塘时得一石碣,上有“越大夫诸稽郢之墓”字样,字体古朴苍健,似秦汉时……
123、
中区小菜场旧址
中区小菜场旧址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上湾村16号西侧,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中区小菜场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124、
秦仪墓
秦仪墓位于西山飞仙山麓的秦家堡,当地人俗称王坟。墓地约存十亩,封土较完整,高3米,周约40米,南向有青石墓碑和祭台。碑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立,刻“故宋翰林驸马都尉元德秦公娥明公主合墓康熙四十二年岁次昭阳协洽之桂月立”。秦仪(1229-1273),字元德,西山秦家堡人,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八世……
125、
叶圣陶墓及执教处旧址
叶圣陶先生墓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古镇景区叶圣陶纪念馆西北。1988年12月18日,长子叶至善及其亲朋护送叶圣陶部分骨灰至苏州甪直,安放在石棺中。墓园坐西朝东,墓台高1米,长11米,宽10米,碑墙高3米,宽5米,全部由花岗石建成。碑墙上镌刻赵朴初题书“叶圣陶先生墓”六个鎏金大字。叶圣陶的骨灰储放在墓……
126、
张陵山遗址
张陵山遗址,在吴县甪直镇西南2公里处。1956年发现,1957年南京博物院复查。张陵山实为东西两座相距约100米的土墩,俗称东山、西山,面积各约6000平方米,高出地面约6米。1977年和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西山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和1984年对张陵山东山遗址进行发掘,……
127、
陆龟蒙墓
陆龟蒙,是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墓在吴县甪直镇保圣寺西院原白莲寺旧址内。陆龟蒙,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举进士不第,一度做过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后边赋诗论著,边从事农业,《新唐书·隐逸列传》记他经常同农民一起耕种,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具有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128、
钱元璙及其家族墓
钱元璙墓,在吴县木渎镇七子村横山九龙坞内。钱元璙初名传璙,字德辉,是吴越武肃王钱镠第六子(一说四子)。五代时,各割据势力纷纷争雄,吴越钱氏是其中较强的一支,据十三州之地自称为王的钱镠,定都杭州,分令诸子把守疆土,授钱元璙为中吴军节度使,镇守苏州。继而又封为检校太尉、中书令、广陵郡王等衔。钱元璙死后,……
129、
金圣叹墓
金圣叹墓,在吴县藏书乡五峰山博士岭下西山坞内。金圣叹,长洲(今苏州)人,原名张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又名人瑞。“圣叹”是他以孔子叹许的不愿作官的曾参自比而起的别号,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戏剧评论家和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处在明清易代、--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的时刻,主张“民贵君轻”思想,对清统治者,取……
130、
董其昌墓
董其昌墓,在吴县胥口乡渔洋里。董其昌墓,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编修,历任湖广副使、湖广学政、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光宗立,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1622)擢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参加编修《神宗实录》。后又擢吏……
131、
王鏊墓
王鏊墓在吴县东山陆巷村“御道”旁小山坡上。王鏊,字济之,别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人。王鏊参政的宪宗、孝宗、武宗时期,正是明朝统治开始走向衰败的时期。面对这样的政局,王鏊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与当时“专横弥甚,祸流缙绅”的宦官刘瑾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王鏊的晚年,是在吴县家乡东山度过的……
132、
大休上人墓
大休上人墓位于吴中区灵岩山与天平山之间的天马山,年代为民国。2014年6月30日,大休上人墓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133、
东崦草堂
东崦草堂位于光福镇杨树街花园弄,又名徐家花园,或吴家花园。旧《光福志》载:“东崦草堂原为明末光福里人徐鉴湖所筑,故名徐家花园,后经久颓废,至清道光年间,鉴湖公五世孙徐傅重建。徐傅,字月坡,光福人。自幼颖异,博涉经史,过目成诵,久客楚湘,广交豪客、名士。晚年归里,收拾祖业,重建先祖东崦草堂,并扩建,增……
134、
湖沙刘公堂
湖沙刘公堂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湖沙里华侨公墓办事处,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湖沙刘公堂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135、
柳毅井及碑
柳毅井在东山席家湖启园畔,旁为桔林,距太湖不足200米。相传神话故事《柳毅传书》的柳毅就是从此井进入龙宫的,井以此得名。井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南宋《吴郡志》即已记载此井。井圈为浮康石凿成,苔痕班驳,古趣盎然井似不深,可俯身探鞠,而旱涝无盈沽,风要亦不浊。井水香甜津润,异于它井,历史上为东山名泉之一。……
136、
三山师俭堂
三山师俭堂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东部湖滨,年代为清,为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137、
具区风月桥
具区风月桥,又名风月桥、渡水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渡桥社区、东山与武山之间,太湖别称“具区”,故此桥名为具区风月桥。桥横跨具区港,三孔花岗石青石混建石拱桥,明弘治九年(1496年)重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民国初年多次重修。具区港由东北至西南,长达12公里,贯穿东……
138、
芥舟园
芥舟园位于东蔡村秦家堡,为秦氏故居,俗称秦家花园。秦家堡是因南宋时秦观六世孙秦宗迈定居于此而得名。秦氏系宋代四大名家之一的秦少游后裔。宋末元初,龙图阁直学士秦观,因爱洞庭西山风物,迁居于太湖西山岛。秦氏以医学名世,善治伤寒,兼理妇科,累十代而有“秦一帖”之美声。芥舟园今为十代世医秦魁元,九代世医秦少……
139、
后塘桥
后塘桥位于苏州胥口镇水桥村。该桥为花岗石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跨南官塘上。桥基础为武康石;有青石(疑为石灰石),上刻有“普?济”字样,应该为宋代古桥构件。后塘桥长22.5米。桥拱跨径5.1米。桥边水栈宽阔完整。桥东侧楹联为“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桥西侧楹联为“合山众姓重建,道光已丑。”据《苏州……
140、
张永夫墓
张永夫墓位于灵岩山寺下院东侧。张锡祚(1672—1724),字永夫,清初诗人,与盛青嵝、黄子云、沈盘同称“灵岩四诗人”。少年时与住横山的叶燮学诗,和沈德潜同为叶氏的得意弟子。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他与沈德潜、张景松、徐夔等创立城南诗社,终日苦吟。后迁居木渎下沙塘。以授徒、占卜为生,生活贫苦,有……
走遍吴中区
苏州市旅游景点
吴中区文物古迹
吴中区名人故居
吴中区4A级景区
吴中区十大景点
全部吴中区旅游景点
吴中区特产
吴中区美食
吴中区地名网
吴中区名人
吴中区A级景区名录
吴中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中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中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