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文物古迹介绍
21、
太湖西山水月禅寺
太湖西洞庭山,古谓包山,俗称西山,现名金庭。西山距苏州城45公里,南北11公里,东西15公里,面积达79余平方公里,为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据俞家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西山已有人类居住生活。4000年前,大禹治水过西山,留有禹王庙、禹期山等古迹。春秋时期,……
22、
灵岩塔
导 游 位于苏州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灵岩山灵岩寺中。也叫永祚塔,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为木构砖塔。两宋期间重修,明代后期被雷电所毁,现存砖塔为清乾隆十五年(750年)所建。 介 绍 塔平面呈八角形,7级,实心塔,塔壁有多处宋代铭文砖。每层四面辟门,逐层交错,形式与市内的双塔相同。交 通 ……
23、
太湖西山罗汉寺
罗汉寺位于苏州太湖西山秉场村罗汉坞,地处幽谷,为西山景区仅存的少数几个寺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明洪武初归并上方寺,明永乐年间僧悟修重修,不久寺废,明天启二年觉空禅师来居,寺始兴,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寺得重建成,有《重兴古罗汉寺碑记》。清末后渐废,解放后沦为仓库,1984年……
24、
旺山宝华寺
宝华寺,又称智显禅院,它座落于旺山村薛家湾宝华坞,在吴县西南三十里处。该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说天监二年,有位憨憨尊者,从天竺远游震旦,一天路过尧峰,见这儿山势奇特,展开的山脊,左三右四,像枝盛开的莲花,心中万分欢喜,于是就在这儿驻足停留。当时这里有……
25、
苏州光福寺(铜观音寺)
光福寺又名光福讲寺,铜观音寺,临光福镇下街而筑。光福寺建于梁朝天监二年(503年)是吴地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光福寺前身是私家住宅。据《吴门表隐》记载:陈黄门侍郎顾氏野王舍宅寺,便有了光福寺,是吴中早期的寺观园林之一。现存的大雄宝殿及西方殿都是自1993年后陆续修建。光福寺的布局,以舍利塔为中心,根据方……
26、
木渎明月寺
明月寺位于木渎古镇山塘街上,从严家花园往东百米远远望去,那杏黄色的外墙,袅袅飘出的青烟,让人感受到一种宗教氛围,顿生肃穆崇仰之情。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僧明智所创,明洪武初归并普贤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道根重修。“文革”中遭毁,1993年修复开放。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
27、
楞严经石刻
楞严经石刻位于吴中区光福镇司徒庙。狮林寺位于光福下绞村凤凰山西麓,相传建于南宋。当时,香火极盛,庙宇宏大。清乾隆帝至江南巡视到玄墓山,途径狮林寺小憩,手书狮林寺御额。光绪年间,住持定元法师时曾中兴一时,后日渐衰败。民国期间尚留金刚殿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观音殿五间、飞锡堂三间以及厨房等用房二十余间。文……
28、
包山寺
包山禅寺位于林屋洞西北的包山坞中,据史志资料记载,该寺初创于南朝之初,初名福愿寺,梁大同二年(536)正式建寺。唐上元九年,唐高宗李治赐该寺名为“显庆禅寺”;因西山四面为水所包,俗称包山,该寺又是山上第一大寺,唐肃宗李亨又赐名为包山寺,所在的山坞亦得名为包山坞,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自唐朝至清朝,包山寺……
29、
太湖东山法海寺
法海寺在莫厘峰西坡下法海坞中,相传隋代莫厘将军舍宅所在建,至五代十国时的后梁乾化年间,寺改名祗园。宋大中祥五年(公元1012年),恢复法海寺旧名。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寺内置以铜钟和铜观音像。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东山进士吴惠所撰《重建法海寺记》碑竖于山门内。明万历年间,寺重建天王、弥……
30、
楞伽寺塔
楞伽寺塔俗称上方塔,位于石湖上方山顶。进入上方山森林公园大门左拐,至山脚拾级而上,便到了楞伽塔院,而楞伽寺早废。塔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年),由吴郡太守李显所建,因“树因之最,无过起塔,崇福之重,讵甚建幢”,故“在郡城西山顶上营造七层宝塔,以九舍利置其中,-外重,石椁周护,留诸弗朽,遇劫火而不烧,……
31、
胥口还带禅寺
还带寺座落在胥口香山,面临太湖。唐代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裴度(公元765-839年)游玩该寺,在观潮亭旁拾得玉带三条,设法归还失主。事后裴度在贞元五年考中进士,官运逐步高升,历任四朝宰相。裴度不忘香山寺菩萨灵护,把寺扩建一新,并改为“还带寺”。从此香火旺盛,经久不息。李根源隶书“还带观潮”碑刻在亭……
32、
摇城遗址
摇城遗址位于车坊大姚村的大姚山。《越绝书》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大姚山是古摇城的一部分,摇城是春秋时期的一处封邑,初有吴王子受封于此,吴国灭亡之后,又成为越王摇的封地。吴王子和越王摇都是享世卿世禄的王室宗亲,他们的受封,正是吴越两国继承西周分封制度的实例,受封者不仅得到财产,还得……
33、
穹窿山宁邦寺
据史料记载,宁邦寺始建于梁代,当时称“海云禅院”,重建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抗金英雄岳飞被秦桧谋害后,同为抗金名将的韩世忠看破朝廷的腐败,奸臣当道的局面,便隐退在苏州市的沧浪亭,他的六位部将也随之来到苏州,在穹窿山隐居参禅。他们虽然离开了朝廷,但依旧希望国家和平安宁,因此将“海云禅院”改称……
34、
木渎古松园(蔡少渔旧宅)
山塘街鹭飞桥东五十步有古松园。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有一株明代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古松园为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蔡少渔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货生意,发达回乡……
35、
诸公井亭
诸公井亭位于东山镇西街。井成于明代,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太湖涸,东山居民用水发生困难,时里中父老倡议募金挖井,以解水荒。迨井建成,周围居民得益匪浅,为纪念创建父老和捐金者,命名“诸公井”,以志不忘。井亭建于清代。东山旧俗中,以正月上旬出“猛将会”最为热闹。东山人称猛将神为“会”,非常信……
36、
太湖西山禹王庙
禹王庙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在甪里古村北端三面临湖的甪里洲。景区占地五十亩,由山门、牌坊、梨云亭、大禹像、太平军土城遗址、禹王殿、财神殿、天妃宫、古码头等组成。禹王庙是西山岛民为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建立的祠庙。西山禹王庙现为太湖中仅存的一座禹王庙,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庙有大……
37、
寂鉴寺石殿
寂鉴寺石殿位于苏州城西12公里处吴县藏书镇(善人桥)北天池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建。寺平面呈椭圆形,山门两侧依山凿筑有仿木构石屋极乐园与兜率宫,分别为重檐歇山顶和单檐歇山顶。寂鉴寺石殿名为西天寺,南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明间后部突出,故石殿平面呈“凸”字形,宋代称之为“0屋”。石殿紧挨山崖……
38、
圣恩寺
导 游 坐落于光福邓尉山(玄墓山)南麓,始建于宋宝佑年间,为佛教南宗发祥地,清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多次驻足于此。 介 绍 现寺中尚存石坊、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等古建筑,现存结构比较完整、规模较宏伟的一处佛教寺院。 现寺内住持传至融宗大师,已有五十余代。寺内塑有四大天王、释迦牟尼等金身佛像……
39、
文徵明墓
文徵明墓文徵明墓,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40、
沈家弄沈宅
沈家弄沈宅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东市下塘街沈家弄3号,是水乡古镇中比较罕见的花园洋房。沈家弄沈宅目前占地面积为249平方米,有大厅1栋、花园洋房1栋、香台1个。该宅建于民国初期,原有两路四进,坐北朝南,规模较大。1954年,曾为甪直镇人民政府驻地。该宅后期多处翻建和重修,至今仅存东、西二路,东路有大……
走遍吴中区
苏州市旅游景点
吴中区文物古迹
吴中区名人故居
吴中区4A级景区
吴中区十大景点
全部吴中区旅游景点
吴中区特产
吴中区美食
吴中区地名网
吴中区名人
吴中区A级景区名录
吴中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中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吴中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