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文物古迹介绍
41、
武夷路17号民国建筑(萧友梅旧居)
萧友梅旧居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833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1幢数间,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青砖外墙,人字顶,青瓦,建筑面积为293.6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萧友梅,户名登记为萧勤(萧友梅之子),解放前该处曾出租给伪资源委员会使用,解放后该处先代管,后按政策拆销代管并拆价……
42、
华侨招待所旧址
原国民政府华侨招待所旧址位于中山北路81号。该建筑始由我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范文照设计,建于1930年,1933年竣工。系中国宫殿园林式传统古典风格建筑。其主建筑坐西朝东,楼高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钢混结构,朱红方柱,雕漆画栋,飞檐翘角。民国年间,最初为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招待所,1947年后改……
43、
狮子山炮台遗址
狮子山炮台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顶,建于清末,为江宁(今南京)沿江炮台之一。狮子山的地形,可以一览无余俯瞰下关段长江两岸。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末,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下令在狮子山上建立炮台。甲午海战的次年,在海战失利、有海无防的背景下,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成立江宁要塞,重修、扩充了金陵狮子山炮台。孙中……
44、
陈裕光旧居
陈裕光旧居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解放后,该建筑曾为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等人所居。基本上保持着原有风貌,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陈裕光去世后,该建筑房产权归其……
45、
颐和路22号民国建筑(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旧址)
颐和路22号原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旧址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积1439.9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659.6平方米,原产权人为王文矶。王文矶,字定华,浙江杭州人,生于1889年,曾任国防交通审查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国民政府铁道部参事,交通部参事等职……
46、
颐和路39号民国建筑(俞济时旧居)
俞济时旧居原为谭少华(伪新华银行董事,后逃往美国)化名潭谦吉,于1928年-1937年间购地873.06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西式风格的主楼,附属楼及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434平方米。抗战胜利后,该处为俞济时使用。1949年5月,因业主不在宁空置,后由市房产局执行代管。目前该处仍有主楼,附属楼、平房各……
47、
南京清凉寺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清凉大道场是南京佛教传统文化、清凉山精英文化、金陵地域文化的……
48、
钱塘路12号民国建筑(黄杰旧居)
黄杰旧居建于194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小楼及平房1幢,建筑面积501平方米,原产权人为黄杰。解放前,黄杰自住,解放后由市房管局代管,先后拨给三野招待所等单位使用,目前,该处仍有主楼,附属小楼、平房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粉色外墙,人字顶,青瓦带……
49、
五台山1号-2民国建筑(袁晓园旧居)
袁晓园旧居原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工程师谭季甫和谭延垲之长子谭伯羽于1930年自建,其总基地面积16153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其楼房坐西北面东南,地下一层,地上假二层,米黄色拉毛外墙,四坡顶,人字顶,红瓦错落有致部分外墙下半部分为石头垒沏,屋顶带老虎窗……
50、
还阳泉
还阳泉位于鼓楼区清凉山83号,年代为南唐。南唐古井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公园的清凉寺院内,又称还阳井、还阳泉。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还阳井挖掘于南唐保大三年(945年)。据说,当时还阳井水源丰沛,俨如泉涌,水质甘醇清冽,即使外面的世界再干旱,这口井也从来没有干涸过。还阳井名字神奇,故事也神奇。相传,经……
51、
首都饭店旧址
首都饭店旧址位于中山北路178号。该建筑有2幢主要楼宇,分别为西楼、东楼。西楼建于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由华盖建筑事务所童寓设计,大华复记建筑公司和成记营造厂联合建造,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竣工,该建筑坐北朝南,钢混结构,西式风格,中间四层,两翼三层,十分壮观,建筑面积。东楼高五层,面积约……
52、
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原石头城小学南侧城墙转角南端旁的悬崖顶部,东汉年间因孙权在此山上建城,史称“石头城”,简称“石城”,意为石头山之城,自此石城又成为南京的代名词。由于地壳运动,石头城段挺直的悬崖峭壁屹立于长江岸边,远远望去,清凉山像一只卧伏的猛虎,鬼脸城段如高昂的虎头,诸葛亮谓之“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
53、
颐和路13号民国建筑(林彬旧居)
林彬旧居建于1935年以前,其占地面积1166.46平方米,共建有西式风格的主楼1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其原产权人为林彬,产名登记为林佛信。解放前由林自住,1949年6月15日,因户主逃台而由市房管局代管,后由三野部队和军区司令部招待所先后住用。目前,该处建筑基本保持它原有的建筑风格……
54、
南京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位于南京龙蟠里20、22号。魏源(1794——1857年)道光进士,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诗人,爱国名臣林则徐的挚友。其巨著《海国图志》最终由60卷扩充至100卷,充溢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对后来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曾产生过积极影响,成为我国不朽的文化遗产。魏源故居,原称“湖干草堂”,后……
55、
莫干路6号民国建筑(范汉杰旧居)
范汉杰旧居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394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346.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许擀方。许擀方,伪立法委员,解放前夕逃往香港,1946年许将该处出让给范汉杰居住,直至解放前夕。解放后,该处由市局代管,先后由二野秘书处,炮……
56、
傅抱石纪念馆(汉口西路傅抱石旧居)
傅抱石纪念馆傅抱石先生早年因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引荐,留学日本,进人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学习,1937年归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他一生孜孜不倦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俯瞰六朝,学习石涛、米芾、扬州八怪等名师画技,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抱石皴”山水技法,寥寥数笔,即可取得群峦竞秀、气象森蔚之效果,尤其是画瀑……
57、
颐和路11号民国建筑(英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旧址)
颐和路11号英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建于1936年,其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共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平房1栋,建筑面积523.8平方米,产权人为刘既漂。1946年。刘既漂将房子租给英国大使馆空军武官处使用。至1949年9月16日英国人迁出,即由刘妻兄潘树荣迁入入住。1951年6月该房由市房产局代管……
58、
南京拉贝故居
南京拉贝故居南京拉贝故居是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JohnH.D.Rabe)的故居。是为记念在“-”中救济大量中国难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其故居修缮后将于明年8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南京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是3层楼房构成的院落。据了解,2003年9月,时任德国总统的约翰内斯·劳在访问南……
59、
下关浦口铁路轮渡桥
南京火车轮渡始建于1930年12月1日,至1933年9月全部建成;同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1930年10月9日,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下关浦口铁路轮渡设计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比多种设计方案后,确定采用铁道简任技正兼设计科长郑华所提的“活动引桥”轮渡方案。当年11月,成立“首都铁路轮渡工程处”,郑……
60、
原国民政府旧址
原国民政府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包括:原国民政府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主席官邸、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央监察委员会、临时政府参议院、最高议院、最高法院等旧址,是近代建筑的精华。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的原国民政府外交部,由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钢混结构的现代平屋顶,外部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
走遍鼓楼区
南京市旅游景点
鼓楼区文物古迹
鼓楼区红色旅游
鼓楼区名人故居
鼓楼区4A级景区
鼓楼区十大景点
全部鼓楼区旅游景点
鼓楼区特产
鼓楼区美食
鼓楼区地名网
鼓楼区名人
鼓楼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鼓楼区A级景区名录
鼓楼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楼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楼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鼓楼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