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市
>
青阳县旅游
青阳县文物古迹介绍
1、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AAAA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从1995年缘起动意建造大愿佛圣像,1998年批准立项,1999年9月9日破土动工,2002年规划延伸扩大,历时17年,终于在2012年7月以庄严神圣的姿态,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尊宏伟壮观的铜像,是九华山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万年……
2、
九华山月身宝殿(肉身宝殿)
地藏菩萨真身所在—九华山月身宝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而九华山是与金地藏,金乔觉的名字分不开的。金乔觉(696-794);系新罗僧人,俗称金地藏,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相传其人“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削发为僧,……
3、
九华山祗园寺
祗园寺位于九华山东崖西麓的迎仙桥东,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祗园、东崖、百岁、甘露)之首.祗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723年),原名“祗树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1796-1820年)祗园寺住持乏人,庵将倾颓,诸山长老议定迎请禅居伏虎洞二十多年的隆山和……
4、
九华山化城寺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领岭,四面环绕如城,古人有“内外峰围涌玉莲)之称。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存的一口洪钟,重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钟铸造精美,体积超……
5、
旃檀林
旃檀林,全国重点寺院,又称“旃檀禅林”。位于九华街西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清道光时寺尚存,咸丰年间兵毁。光绪十二年(1886)定禅和尚募化重建。又称大悲宝殿。是慧深法师于1992年在国家级重点寺庙旃檀林东侧扩建的梵刹宝殿,1993年8月6日,大悲楼上正梁剪彩,正梁刚一落位,便……
6、
天台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朝高僧宗杲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
7、
心安禅寺
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佛教名山九华山东麓,是安徽省52座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它南邻黄山太平湖,东望铜陵长江大桥,北接318国道,距青阳县城不足20公里路程。所处海拔800—1000米,高山环抱,俊峰笋立,竹林如海,古枫参天,环境静谧,气候宜人。不因其周围三、四平方公……
8、
九华山翠峰寺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被誉为开创中国僧伽教育史上设立华严大学之先河,成为信众朝礼参学圣地的千年古寺――翠峰寺,就座落在九华后山的朱备镇青峭湾滴翠峰下。翠峰寺是安徽省重点保……
9、
天桥寺
天桥寺又为半山寺,俗称“吊桥寺”,半山寺古名“翠云庵”,安徽省重点寺院。小庙背依山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半山寺庵瓦舍5间,正中三开间为佛殿,两边为僧人住房。殿前为室内走廊,下装板壁,上安玻璃,可凭窗远眺。走廊东西各开一扇小门供出入,是步行游天台往来的咽喉要地。0结束以后,九华山的佛教慢慢有了复……
10、
青阳天池寺
天池寺又名天池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同治时期独立出来,现为尼僧庵堂,位于东崖西麓,与太白书堂近邻,安徽省重点寺院。因院内有泉出石罅,下凿石池,名“天池”,故以此名寺(庵)。据说来自地藏王菩萨,曾在此修行打尘,并饮用过池中圣水。天池呈方口形,边宽1.5米,深1.4米。久旱不涸,久……
11、
闵公禅寺
九华街东侧有一座闵公墓,墓主人是九华山当地的一位员外,据称闵公家产丰盈,为人慈善,每天斋僧99人。后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的善人便修建了这座闵公禅寺。闵公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始建年代不详,后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在住持释妙性法师带领下复建。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大乘大集……
12、
二圣殿
又名二神殿、九华庙,省级重点寺院。位于九都河东岸二圣村境内,龙潭溪从东南方向北流,绕寺而过。古时此地为九华山北麓登山之道,今有新修的佛光大道过此。二圣殿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整修。现存殿宇为清末皖南民居式建筑,殿内供二圣像,一文一武,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束玉带,足蹬朝靴,身高七尺,面庞丰润,黑色的……
13、
上章李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该祠堂座落于青阳与黄山接界的黄萌岭下,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87m2。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重建大宗祠碑记》记载:此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46年(1781),嘉庆四年(1799)完工,历时二十年。其建筑工程巨大,雕刻技艺高超,一向为人称道。而最为众……
14、
太平山房
时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乡所村。太平山房,又名“聚德堂”,为徽派祠堂式建筑,初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建筑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通面阔五开间共16.5米,进深三大进,共71.6米,占地面积1173平方米。每进以走廊、厢房、天井相属,严谨有致。正面是高大门坊,坊作四柱三……
15、
癨园寺
癨园寺坐落于青阳县九华镇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始建于明代,称 “癨树庵”,清康熙年间 (1662~1723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 (1796~1820年)住持隆山在此重建殿宇,其规模为九华山寺院之冠,遂易今名,其后屡有修建。整组建筑坐东朝西,现存清代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光……
16、
神光岭南尼庵群
由老街蹬石级上神光岭,沿途有净土庵、净洁精舍、广济茅蓬和无量寺等一级尼庵建筑群,与街区大寺相映衬,格调清新。净土庵为西进两厢建筑,后有翘角飞檐的观音殿。山门前竖一堵并不高大的照壁墙,上 书明憨山大师的《醒世文》,游人常驻足观看,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这《醒世文》,“引以为训”。由净土庵上行,足蹬刻有莲花和……
17、
九华山净信寺
净信寺,位于莲花峰东麓的金冲村境内,距青阳县城仅八公里。沿金山村后拾阶而上一公里许,在一片修篁掩映之中便隐约可见一座不起眼的庙宇,这便是“净信寺”。当地人称“老庵”。相传唐代那个修道成佛的疯癫和尚道济曾在此居庵多年。据《九华山志》载,净信寺始建于唐代,一名“安禅院”,又名“碧云庵”,俗称“老庵”。南……
18、
九华山百岁宫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又名“插霄峰”)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也是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供无瑕禅师肉身。据寺前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和尚,号“无瑕禅师”,由五台山云游至九华山,见此地九峰如莲,便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布……
19、
慧居寺
慧居寺原名“慧庆庵”,位于九华山天台峰山腰,始建于清朝,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允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抗日战争期间,青阳中学迁于此地。1943-1953年,果乐、果宽、理空先后任住持。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全寺建筑面……
20、
济阳曹氏宗祠
时代:清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关茶东。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别具一格。享堂和寝……
走遍青阳县
池州市旅游景点
青阳县文物古迹
青阳县4A级景区
青阳县十大景点
全部青阳县旅游景点
青阳县特产
青阳县美食
青阳县地名网
青阳县名人
青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青阳县A级景区名录
青阳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青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青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