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
>
大荔县旅游
大荔县文物古迹介绍
1、
丰图义仓
AAAA
丰图义仓位于在陕西省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朝邑粮站大院内。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阉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
2、
八鱼石墓博物馆
AAA
大荔县八鱼石墓博物馆依石墓群原址而建,紧靠原址北边,坐北朝南,新建成的石墓博物馆大气恢弘,四面高墙筑垒,更显神秘。大荔八鱼李氏家族石墓群,共发现大型石墓22座,清理发掘11座,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结构、规模及出土实物,对研究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官僚制度,乃至当时社会葬俗文化,特别是其书法绘画和……
3、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梁家坡遗址在羌白镇梁家村东北1公里处,距县城西南12.5公里,属洛河南岸二级阶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0年10月,西博和县馆作过初步调查。1981年秋,试掘224平方米。文化层分上、下两层,晚、早两期:晚期,发现半地下室结构的房屋遗址2座,椭圆形灶坑3个,圆形袋状、桶状和……
4、
金龙寺塔
金龙寺塔建于明代。位于大荔县城东17.5公里处的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古黄河西岸上,地理坐标为东径110°06′,北纬34°47′。塔,原为朝邑县十二景观之一,亦是金龙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西与岱祠相临,后因寺毁唯留其塔孤立旷野。为了保护方便,于1962年扩入岱祠内。该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明嘉靖……
5、
八鱼清代李氏家族石墓群
陕西省考古队在大荔县成功地发掘了八鱼李氏家族墓群。大荔八鱼李氏家族石墓群,大型石墓22座,清理发掘11座,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结构、规模及出土实物,对研究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官僚制度,乃至当时社会葬俗文化,特别是其书法绘画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石墓群位于黄河流域华山脚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
6、
长春宫遗址
长-遗址位于朝邑镇北寨子村,距县城东16.2公里。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宇文护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因晋城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大业十……
7、
大荔县般若寺和金塔寺遗址
般若寺和金塔寺遗址,寺位于县城北门偏东,即现在的城关中学和城关粮站内。创建时间不详,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夏,隋文帝杨坚出生于般若寺内。据此,其创建时间应在南北朝时期。隋开皇四年(584),隋文帝下令对般若寺大加修葺,遂改名大兴国寺。其修葺规模,据法琳《辨正论》卷三《十代奉佛篇》载:七重周垣,百……
8、
梁家坡遗址
梁家坡遗址在羌白镇梁家村东北1公里处,距县城西南12.5公里,属洛河南岸二级阶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0年10月,西博和县馆作过初步调查。1981年秋,试掘224平方米。文化层分上、下两层,晚、早两期:晚期,发现半地下室结构的房屋遗址2座,椭圆形灶坑3个,圆形袋状、桶状和椭圆形袋状窖穴6个,硬土……
9、
朝邑文庙遗址
文庙与原朝邑县政府一路之隔,在其南。距现在的朝邑农场场部东偏南0.3公里,距今县城东16.5公里。文庙始于西汉,历代先后增葺。彼时的建筑有:大殿五间,东西庑各十三间,戟门三间,灵星门三间,泮池,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列东西衢,启圣祠三间在大殿东北,尊经阁在东西通衢,砌有砖洞,以便行人。上筑一阁和博文……
10、
甜水沟遗址
甜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东的甜水沟内,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30万年~50万年。遗址发现有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大荔人”。大荔人头骨化石粗壮,眉脊发达,前额后倾,带有明显的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体质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但是其顶骨较大,枕骨隆凸前面呈凹陷状,鼻骨窄长,眼眶近乎方形……
11、
九龙庙(池)遗址
九龙庙(池)遗址在石槽乡九龙村东北紧邻,距县城东南4公里。因有九穴同流,故名九龙泉,又名九龙池,也叫鹅鸭池。《大荔旧志稿》称:“县城南八里,沙苑九穴同流,同州所由得名也。”即指此池此泉。唐懿宗咸通中(860~874)太守王龟建南溪亭,昭宗时(889~904)创建大王庙,乾宁中(894~898)节度使……
12、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史载汉武帝时修筑,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创“井渠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其后引洛灌溉代有传承,民国时期在龙首渠基础上修建洛惠渠,发展至今,灌溉农田74.3万亩。龙首渠是陕西省洛惠渠的前身,修筑于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因穿渠得龙骨,故名龙首渠。文……
13、
大荔赵家遗址
赵家遗址在伯士乡赵家村西,与村一路之隔,距县城东南8.2公里,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的大部分1975年划作新庄基,为新居覆压。1982年8月,西博和县馆对该遗址试掘面积50平方米。文化层呈灰褐色,最大厚度为240厘米。主要遗物陶器有罐、盆、瓮、缸、甑、大口尊、鬲、陶纺轮、陶刮器。石工具有斧、刀、铲……
14、
朝邑县城遗址
朝邑县城先在原上,后移原下。明景泰二年(1451)知县申闰创建城垣,成化三年(1467)、十七年(1481),嘉靖二十年(1541),时圮时葺。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修,三十七年(1698),坡水大发,东、南、北三面冲崩几尽,四十六年(1707)重建:“城周四里,城墙高一丈五尺,池深广各一丈,城……
15、
大荔县永丰粮仓遗址
公元589年,南北朝对峙结束,隋统一全国,在沙苑建立了永丰粮仓。《续朝邑县志》载:“唐高祖自河东引兵而西济河至朝邑,舍于长-,休甲养士,仍资永丰仓为用,后尝命太宗镇此。”《大荔县志》载:“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诏永丰仓出十五万石米付同州,减时价十千粜于百姓。”据地名资料考察,原朝邑县的仓西村,……
16、
大荔魏长城遗址
大荔魏长城位于今大荔县西北,距今大荔县城约15公里,靠近洛河东岸。勘探表明,自大荔县西北党川村至长城村,即由南向北由党川村、党家窑、东高恒村至长城村南北长达7公里,均发现有魏长城的遗迹。大荔境内的魏长城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现在保存在地面的计有12处,其中保存最长的为长城村至东高恒西北一段长城,计长2……
17、
大荔白村遗址
白村在羌白镇北偏东,遗址在白村的东北角与村紧邻,距县城西南9公里。1983年5月,西博与县馆在该遗址试掘48平方米,发现椭圆形袋状窖穴2个,小沟1条。遗物中陶器有罐、盆、瓮、缸、簋、鬲、大口尊、瓶和纺轮(均残);石工具有斧、锛、镰、铲、磨石和砺石;骨器有锥、簪、镞、匕、管和牙铲以及蚌饰铜镞等。纹饰有……
18、
“大荔人”遗址
“大荔人”遗址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类学者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的一个代……
19、
沙苑文化遗址
沙苑文化遗址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三门峡水库区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本县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县馆组织的调查组在沙苑地区调查时在s19地点发现了人头顶骨化石。以后又与陕西省考古所相继进行了四次调查和普查。在沙面上发现了大量石器。但未见地层关系。石器遗物分布面广,……
20、
紫冯遗址
紫冯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大荔县埝桥镇阿河村保护范围:东至紫冯村东水泥路西侧,南、西至边缘第一道冲沟边界,北至阿河村九队生产路南侧。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紫冯村宅基地西边缘,南、西、北至A区外扩50米。2018年,紫冯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大荔县
渭南市旅游景点
大荔县文物古迹
大荔县4A级景区
大荔县十大景点
全部大荔县旅游景点
大荔县特产
大荔县美食
大荔县地名网
大荔县名人
大荔县A级景区名录
大荔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荔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