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象山县旅游
象山县文物古迹介绍
1、
塔山遗址
在浙江省象山县丹城塔山东南麓,依坡濒海,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8年发现后,在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主持下,1990年、1992年两期发掘601平方米。,使象山地域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象山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波市最南端,从历代《象山县志》记载来看,春秋战国时期……
2、
殷夫故居
殷夫,原名徐祖华,1909年出生于宁波象山县大徐村。殷夫是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先驱,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曾担任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的。1931年2月7日被-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殷夫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孩儿塔》等。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1991年……
3、
日寇“华中矿业公司”遗迹
遗址包括“万人坑”、“杀人场”、碉堡及住房等,散布于茅洋砩矿矿区附近。一九四一年五月十八日,日本侵略军二百余人,押解五百余名劳工侵入茅洋,开设“华中矿业公司”。随后,强划矿区,驱赶居民,建筑碉堡,布设电网,掠夺砩矿资源。“万人坑”在茅洋上湖山麓,分东西两处,相距十一米。被日寇打死、病死或塌方、冒顶、……
4、
东门灯塔及任氏二难墓
石质圆形建筑,占地约9平方米。外径3.3米,分上、下两层,下层高5.59米,周筑乱石墙,厚0.25米,西辟一门。上层高2.08米,无墙,八木柱支一伞一形顶,现残留4柱。伞顶置一球形体,为置灯处,1999年重修。 任筱和(1876-1944)、任筱甫(孚)(1879-1953)同母兄弟,东门村人。凡地……
5、
纪子庚墓
纪子庚墓位于象山县石浦镇汝溪自然村口, 墓在石浦汽车东站西南方约100米。墓向朝东偏南,为“落地龙头式”。是纪子庚先生与其父母的合葬墓。墓门前栏碑,额题“道泽孔长” 四字,立双象、方形四柱,八字头前柱为双狮,镶栏板上石刻松鹿、寿星、梅鹤、麻姑蟠桃等图案。雕刻精良。墓龙脊背中内侧嵌青石碑,书颜体“流芳……
6、
三戒堂
三戒堂位于象山县晓塘乡黄埠村,该院落南向,三进三院石板明堂,占地约2000平方米,系清乾隆年间府按察知政潘必金建。正屋(高)平房,混合构架,用月梁。两侧重檐楼房,南山做成小歇山式,左厢南间辟为院门,门外原有八字影壁。建筑用材粗大,制作规矩。一二进正屋梁架接点多斗拱,平身科,明间三攒,次间二攒。明间皆……
7、
王家谟烈士故居
王家谟烈士故居位于象山县丹西街道北山路14-16号,故居是丹城西桥头王家之上道地西厢房,系烈士诞生与成长之地。故居座西朝东,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造,双坡小青瓦屋面,通面宽13.20米,进深5.0米,分隔成三间一弄。明间五架梁、穿斗式,前檐出挑,露明,故居保存完整。2006年烈士百年诞辰纪念之际,作了整……
8、
赤坎游仙寨遗址
赤坎游仙寨遗址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赤坎村东部,设置于明永乐年间,驻官兵二百五十人,为爵溪所管辖。民国《象山县志》载,游仙寨“城高一丈八尺,门一,有楼,四角置窝铺。正统八年,倭寇由此登陆,乃筑城。嘉靖三十一年,倭贼攻寨,失守。百户秦彪与弟豸举兵来援,俱遇害。暨贼退,统兵刘恩玉乃增筑城。”至清道光年后渐废……
9、
鉴池公祠
祠由陈孔房遗孀孔粹卿独资建造,历时十载,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竣工。参照天童、国清诸寺建筑样式设计,以福建迁象后陈氏第十四世祖茂宁公号“鉴池”命名为鉴池公祠,俗称为新祠堂。祠占地十亩,朝向西南偏西,自前往后,由祠堂河(池)、照壁、门楼(连戏台)、大堂、后堂等构成,三进两院。大堂,重檐歇山顶,广深……
10、
爵溪街心戏亭
亭在爵溪十字街口,一称“桅亭”,因爵溪古城俗称“沙船城”,后建此亭象征“桅杆”。今存戏亭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亭基约五米见方,由圆形石柱四根支撑上部建筑。上部建筑为木结构,外形分两层,底层高约四米半,上层高约七米左右,皆呈四角飞檐状。上层顶部有一葫芦状尖顶。飞檐内外,雕有龙凤,花卉等各式图案,亭内四角结……
11、
王家谟烈士墓
王家谟(1906-1927)小名小曼。参加革命后常用嘉谟、亦政、家伦等化名,丹城镇西桥头人。一九二五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党支部组织工作。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组织“鸣社”,发行“鸣报”,并参与成立支部外围组织“青年娱乐社”。一九二五年十月,被选为中共宁波地委组织委员,后任地委书记。“四·一二”……
12、
花岙兵营遗址
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现有兵营遗址、遗迹多处,除了兵营遗址外,还保存有其他军事设施遗址,如练兵场、哨所、了望所以及可能是屯垦之用的梯田等;两大兵营一在濒水山岙,一在山上,前者机动性好,后者利于防守;包括其他设施的布点等,皆是因地设置,相宜安排。兵营设点隐蔽,在树木掩映下远观近视都不易发现;兵营……
13、
丹城石屋及摩崖石刻
丹城石屋及附近摩崖石刻,明、清,在县城西北0.5公里处蓬莱山山腰处,背山而面向东南。周围竹木葱郁。石屋实为几块巨石形成的石穴加以修整而成。其上覆巨石为顶,洞内右侧巨石作壁,左侧岩石上填充少量块石成壁。后壁隆起向外倾斜延伸。据道光《象山县志》载:“石屋岩面开敞如屋,其邃可容数百人。” 石屋附近原有八景……
14、
东门天后宫
东门天后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嘉庆二十四年重建。1988年又进行了重修。宫坐北朝南,门楼连戏台、厢楼,与大殿合为纵长方形四合院落。大殿歇山顶,通面宽16.8米,五开间,进深8.77米,明间侧缝为七架前后廊,前廊露明,四架卷棚式轩廊。石板地面、门楼、厢楼硬山道混合构架。门楼五开间、五架梁、明次间前步……
15、
陈汉章故居和墓
陈汉章故居位于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西北部古民居群中,2007年,陈汉章故居被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汉章故居包括学圃堂和缀学堂,整体格局保存较好,学圃堂现作为陈汉章先生史迹陈列纪念馆。陈汉章墓位于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姆岭洞水井跟山北麓,原为与妻妾合葬墓,四穴。四十年代末,墓室被挖掘,后又几遭破坏。……
16、
石浦城隍庙
庙建于明初,根据志书记载,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作过维修更新,民国时期亦曾作小的修理,为清中晚期庙宇建筑。 建筑群分主次轴线,主轴线上自南至北为门楼兼倒座台楼连前戏台、大殿,后倒座台楼连后戏台(原后殿等),前后院均有厢楼。大殿通面宽二十五点三五米,通进深十一点八米。明、次间抬梁式构架,为九架前后双步……
17、
游仙寨
该寨设置于明永乐年间,驻官兵二百五十人,为爵溪所管辖。民国《象山县志》载,游仙寨“城高一丈八尺,门一,有楼,四角置窝铺。正统八年,倭寇由此登陆,乃筑城。嘉靖三十一年,倭贼攻寨,失守。百户秦彪与弟豸举 兵来援,俱遇害。暨贼退,统兵刘恩玉乃增筑城。”至清道光年后渐废。寨城依山面海,东北紧靠大爿山,西北距……
18、
爵溪抗倭城墙
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明洪武31年建爵溪千户所,千户王恭筑城,“高二丈八尺,址广三丈,延袤三里,辟东西南三门,楼如之,设吊桥于南门外,罗以月城。城上雉堞八百有三、警铺二十三、敌台十一、外为濠三百五十丈。”以后,永乐、成化、嘉靖以及清代乾隆、光绪年间曾为修整。城墙为明代抗倭军事设施,距今已五百八十多……
19、
山海楼
山海楼原为民宅,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新桥镇黄公岙村里,是一座两层楼房,座北朝南共三间。1948年农历正月上旬,上海中共外省工作委员会派党员唐侃夫妇来象山工作,住地下党员史中平家,即山海楼楼上西首一间。根据上级指示,为开展象山革命工作,决定成立“中共象山工作委员会”,并在山海楼上举行会议。此后,又在……
20、
镇潮庙
镇潮庙位于象山县定塘镇大塘中站村,该庙是清道光年间为纪念围垦大塘的“十八太公”而建。庙座北朝南,中轴线为:广场、门庭、戏台、穿堂、大殿。大殿五开间,明间抬梁式,余皆穿斗式。牛腿、梁枋构建成月亮形,柱头科及物件有部分雕刻。穿堂用抬梁式,戏台与穿堂构体均有雕刻。东西厢房各四开间,穿斗式构架。厢房与穿堂戏……
走遍象山县
宁波市旅游景点
象山县文物古迹
象山县红色旅游
象山县名人故居
象山县4A级景区
象山县十大景点
全部象山县旅游景点
象山县特产
象山县美食
象山县地名网
象山县名人
象山县A级景区名录
象山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象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