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连平县旅游
连平县文物古迹介绍
1、
六祖燕岩古寺
陂头广东六祖燕岩古寺历史悠久,它的建寺时间大约有1700多年。根据该寺现保留的“惠远结连社于庐山”碑文(不完整的碑文),陂头燕岩古寺在公元3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因为,惠远和尚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创建了“灵泉寺”。公元384年到庐山,后与全国123名高贤结社,弘扬佛教文化三十多年。……
2、
塔岭烈士墓园
塔岭烈士墓园位于连平县绣缎镇塔岭村大地墩山上,距大湖圩镇约3.5公里。大湖、绣缎是连平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斗争中,涌现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得自由、得解放而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原桂林队钢铁连连长曾坤延同志为了纪念在塔岭、狮脑山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顺应烈士遗属和老区人民的愿望……
3、
白云楼战斗旧址
白云楼位于连平县大湖镇盘石村,解放战争时期为大湖区盘石乡地主曾启瑞三兄弟的宅院,座落于大湖圩镇西北向约3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1948年3月,国民党重兵进剿大湖后,国民党连平县政府派遣谢岳臣率县警队、伍桂芳率联防队近百人驻防于此。他们依仗白云楼独特的地理位置、坚固的楼阁和精良的装备,顽固……
4、
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队部旧址
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队部旧址位于连平县油溪镇茶新村茶壶耳屋,距油溪镇府500米处。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是东南亚各国华侨组成的抗日救亡团体,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公开的抗日救亡团体,1939年1月,东江特委在惠阳区淡水成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总部设在惠州城,同时派出工作团队奔赴……
5、
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
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隆街镇隆兴村朝山半山腰处,距隆街镇府约1公里。隆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北江支队在隆街、溪山、田源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牺牲的25位烈士而建,1949年11月始建于隆街卫生院内,1980年因卫生院建设移至朝山。纪念碑坐西北向东南,总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碑呈四方塔形,由碑……
6、
茶壶耳屋
茶壶耳屋位于油溪镇茶新村。因此屋前栋外墙筑饰为“镬耳形”,当地称为“茶壶耳”,故得名“茶壶耳屋”。该屋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是落居该地黄氏十七世祖锡桐公所建。坐西南朝东北。四进两横一围式围屋。总面阔84.5米,总进深65米,建筑占地面积5492.5多平方米。屋顶悬山式。砖木结构。中大门为凹……
7、
大嵩径摩崖石刻
大嵩径摩崖石刻位于连平县油溪乡九潭村大嵩径、野鸭潭两地。为两题有关凿山开道的摩崖石刻。分别刻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十二年。大嵩径石刻,镌于大嵩径河边石壁竖刻“大嵩径”3字,刻面长两米,宽1.2米,每字径0.6米,深0.01米,行书阴刻。上款“万历癸巳参政邑人李焘书”。下款“河源县忠信巡检……
8、
黄潭寺遗址
黄潭寺遗址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现有面积约12000平方米。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配合105国道建设发掘了850平方米,文化层可分二层,包括早晚两期遗存。早期遗存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纹饰主要为绳纹、条纹、偶见编织纹、方格纹和刻划纹;器型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主,有鼎、豆、盘、罐和……
9、
练恕夫妇墓
练恕夫妇墓 在连平县元善镇城黄泥岭。墓为民国24年(1935年)二次重葬墓,坐西南向东北,面积约12平方米。砖结构。墓碑刻文“十八世祖练公伯颖大府君妣练母刘氏老太君之墓”。练恕(1821~1838年),字辛福,号伯颖。元善镇东昌街练屋人,国学生。11至16岁编著了《后汉公卿表》、《后汉书注刊误》、……
10、
圣迹苍岩摩崖石刻
圣迹苍岩摩崖石刻位于连平县内莞镇小洞村圣迹苍岩岩口内右侧石壁,记载上党人、龙川知县韩京斥资修复圣迹苍岩的摩崖石刻。刻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全文面积0.8平方米,每字径0.08米。阴刻楷书,文曰:“上党韩京,顷尝从此地,念境幽地僻,山水之佳,往往不减衡霍。然重罹凶焰,梵宇一空,为可深惜。今兹……
11、
长沙大夫第
长沙大夫第位于连平县隆街镇长沙村的长沙大夫第修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赖家先祖赖运昭公获诰命连封三代“大夫第”所建,整体坐南朝北,三面环绕丘陵,大门(北面)前有半月型的池塘,池水四季充盈。大夫第建筑内部格局分布层次分明,房屋方正。前厅和中堂之间、中堂与主堂之间,修建的天井十分精美,天井内壁有形状完整的石刻……
12、
水西摩崖石刻
水西摩崖石刻在连平县田源乡肖屋村东南向约2公里处道旁石壁。系明嘉靖四十五年(1658米)总兵都督俞大猷等镇压李亚元等农民起义之后,班师回朝的纪功石刻。全文面积6平方米,镌60字,每字径0.20米,镌深0.05米。字体凌乱,深浅不一,疑为剑镌。全文为“明嘉靖丙寅岁二月初七日,总兵都督俞大猷、副使张子弦……
13、
上洋遗址
上洋遗址位于连平县陂头镇莲光村基头岩下。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1984年发现。文化层厚约1米。出土陶器有釜、鼎、罐、豆、纺轮等,鼎足造型丰富多样,纹饰有绳纹、方格纹、曲折纹等。石器有锛、镢、斧、镞、铲、刀、纺轮等。从遗物特征看,应属石峡文化。1986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
14、
文天祥二女墓
文天祥二女墓在太湖镇三角村苏坑北部山麓。墓的主穴碑文曰:“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横批是“仙宫”。墓穴前两旁,石雕丹柱成对高耸。遮墙石盖栉比鳞次,火砖石灰围墙延伸抱拢。墓前有一偌大拜坪,碑座林立。《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东西分立。其间,有历朝创、修墓地善信捐题芳名录,……
15、
连平合水塔
连平合水塔位于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塔岭山。建于明代。为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六角攒尖顶葫芦状收刹,高约22米。底层壁厚0.65米,门高1.8米,宽0.65米。塔身外壁每层均有腰檐及假平座,转角柱做成竹节状。每层间设一门及三扇假门。现除塔内木楼层已朽外,余皆基本完好。1985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
16、
朝山遗址
朝山遗址位于连平县隆街镇西边的朝山。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面积1万平方米。出土陶器有瓮、罐、盅等,纹饰有夔纹、方格纹、叶脉纹、编织纹、篦点纹、方格凸点纹等,其中不少是组合纹。有的陶器上可见刻划符号。还有两件青铜剑,有剑格及喇叭形剑首。是否墓葬遗物,未能确定。1986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7、
小水村风雨桥
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有座桥,吸引了很多游客去游览。这是全市唯一一座古廊桥,是河源市古代建筑景观设计史上的瑰宝。它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对研究古代建筑、地方交通史等有着重要作用。从连平县城沿105国道,进小水村道,跨越石狗坳,再走3公里的路程,即可踏上这座百年风雨桥。2015年12月10日,小……
18、
牛栏坑遗址
牛栏坑遗址位于连平县忠信镇小拓村下排牛栏坑西南坡。年代为战国时期。遗物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陶器主要有瓮、罐,纹饰有方格纹、方格凸点纹、圆窝纹、篦点与水波纹、夔纹、米字纹等。石器有铲、杵等。1986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
忠信福兴桥
宽阔的忠信河,犹如一条巨龙,从西北方向蜿蜒穿行于连平县忠信镇的繁华街市,绕榕树下、经合水塔,至忠信东南角的柘陂村,一座饱经沧桑的福兴桥横亘其间。忠信福兴桥也叫石塘水桥,全长66米、宽6.6米,用麻石条砌筑,曾经是惠州府规模最大的石桥。……
20、
国民革命军六十二军七十五师上岩、岩下军事仓库旧址
国民革命军六十二军七十五师上岩、岩下军事仓库旧址位于河源市连平县。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连平县
河源市旅游景点
连平县文物古迹
连平县红色旅游
连平县十大景点
全部连平县旅游景点
连平县特产
连平县美食
连平县地名网
连平县名人
连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