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紫竹院行宫
紫竹院行宫,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紫竹院街道中关村南路35号紫竹院公园院内,是清代乾隆皇帝同皇太后去万寿寺和苏州街的驻跸之所。行宫始建于明代,原为明代万寿寺下院,于乾隆年间建成行宫。据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紫竹院碑记载:“古刹紫竹院者,万寿寺之下院也。”乾隆皇帝位孝敬其母后钮钴禄氏,在庙…
蓟门烟树碑
秋战国时的燕国,以蓟城为国都,古称蓟城为蓟门。元明以来,一些人把德胜门外元建德门俗称土城关当作蓟门旧址。据传门外有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目前,碑位于学院路黄亭子。北京园林局绿化办公室的一位人士说,“蓟门烟树”作为西土城遗址公园的景点之一,已受到园林局的重视…
凤凰岭龙泉寺
龙泉寺,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南麓,始建年代不详,明朝志书有记载。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于山涧,上架单孔花岗岩岩石拱桥一座,寺为四合布局,由西至东并列三进院落。寺北山上有朝阳洞、三佛洞,寺东北有覆钵式塔,传为清朝继升和尚灵塔。寺西南有清朝所见娘娘庙一座,1938年曾重修,内有万缘…
广源闸桥
广源闸桥,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底区紫竹院街道辖区,东与紫竹院公园相通,西靠延寿寺、万寿寺。广源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89年),俗称豆腐闸,是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住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闸。该闸是元代通惠河上游的头闸,其结构大体分为闸门、闸墙和基础三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闸口宽约…
上方寺遗存
目的地介绍上方寺遗址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东距抬头村约5公里。遗址座落于山颠凹地中,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辽金时期的古刹,曾以妙峰为名。位置: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原有殿3重,大殿后建有覆钵式花岗岩石塔一座。寺后崖下,有2口石井,水与井相齐,称为满井,是当地名…
功德寺遗址
功德寺遗址位于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与玉泉山之间,是三山五园景区中历史悠久的寺院。功德寺原名大承天护圣寺,始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为奉敕御建,是元明两代兼有行宫性质的寺庙园林。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改名为功德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修,并立《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庙于清末民国年间被…
海淀香岩寺
香岩寺始创年代不详,最早为弥勒院,规模很小。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修,改名香岩寺。2003年经过修缮。寺坐西南朝东北。整体分三进院落,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左右配殿、门神殿、左右配殿、天王殿、左右配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山门筒瓦歇山顶,三拱券石门。钟鼓楼为重檐歇山,筒瓦屋面。门神殿亦为筒瓦歇山顶…
晏公祠
晏公祠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万安山麓。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为太监晏宏所建。原名道统庙,是儒家庙宇。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祠坐北朝南建于山坡上,东部为停云岩石洞,西为地藏殿,另有四方亭一座。停云岩石洞为南向,拱券顶,面阔三间,西间门券刻“四知室”,东间门券刻“三省斋”。四知室洞内壁上有大幅…
金仙庵
金仙庵,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阳台山麓,距北安河村约4公里。金仙庵又称金山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金水院。明成化年间重修。正德八年(1513年)太监谷大用出资扩建。清时改庵为寺。20年代,中法大学第三农事试验场曾建于此,现寺前公孙树林即为当时所植。抗战时期,寺被日军焚毁。…
马甸清真寺
此寺建于清康熙年间,清道光三十年重修。《重修京都德胜门外马店礼拜寺碑记》碑,碑中记云“……年久失修司事……大殿广十六间……殿出左庑为讲学经台右庑为清真小学讲以台……大殿外房间凡廿有一……”。1946年大修,1983年至1984年大修恢复原貌。大殿坐西朝东,寺中有“永垂不朽”、“清真古教”两通碑。山门…
海淀莲花寺
莲花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始建于明朝,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并扩建,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清光绪十四年、二十八年及三十一年三次重修扩建寺整体格局为坐西朝东,依山势分三级。一级有莲花池、告示碑及磨盘,二级有山门,卷棚硬山合瓦屋面,匾额“莲花寺”。三级分中院、南北跨院,均为四合布局。中院有山门殿、…
西埠头兴善寺
西埠头兴善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西埠头村。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俗称东庙。寺坐北朝南,前有古树两株,碑两通,两通碑皆螭首龟趺,西侧为《大明创建兴善寺碑记》,为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碑文记载“首列山门、中立佛殿,左列伽蓝堂而拥护之,右列祖师堂而翊卫之,钟鼓有楼,讲禅有室,供有田畴,福有爨具,环以僧庑,…
显龙山石刻
显龙山石刻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南显龙山顶。显龙山,又名堂子山,山为石灰岩质,海拔约90米。石壁上镌刻“水流云在”,每字高1.6米,书写端庄工整,气势宏大,为著名社会活动家英敛之(满洲正红旗人,《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创始人)于1913年手书,取杜甫诗《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之意,反映了英敛之…
海淀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海淀区北下关街道。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太监暨擢建。极乐寺坐落于高梁河边,曾垒石为岸以临清池,垂柳婆娑。寺内曾遍植国花牡丹,在京师名噪一时,是当时郊游的理想之所。原寺坐北朝南,分三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为花园,西跨院为僧房。寺内原有明嘉靖二十八…
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
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位于凤凰岭山麓,东南距台头村约2.5公里。原名妙峰庵,因其坐落于山谷深处,俗称旮旯庵,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庵原为四合布局,坐北朝南,今已圮,只存两座石窟。一窟在庵西侧,门向东南,面积约20多平方米,另一窟在庵东侧,因窟前有53级石阶而称“五十三磴”。五十三磴…
鹫峰山庄
鹫峰山庄,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北安河村西,鹫峰原名秀峰,海拔约450米,为燕山山脉的支脉,山顶有数株古松挺立,如一只雄鹫兀立而得名。山下有秀峰寺,坐西朝东,有殿三进,殿房数十间。秀峰寺南是我国近代自建的第一座地震观测台—“地质调查所鹫峰地震研究室”,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地震观测台站之一。…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城子山村城子山上,北临周家巷,西为大觉寺,建于清代。原山顶紫宸宫因系木结构建筑,遭雷火被毁,现遗存建筑为重建,为了避免再遭雷火之灾,建筑总体全部系砖、石、瓦结构建造。殿内为拱券顶,亦名无梁殿。中殿三间是东岳宝殿,东、西分别是药王殿和财神殿,各一间。东岳宝殿里为拱形顶…
瑞王坟
瑞王坟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瑞王坟村北京市农科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内。园寝始建于道光年间,嘉庆皇四子绵忻封瑞亲王,于道光八年卒,其子奕志袭瑞郡王,奕志卒于道光三十年(1850),谥号敏,葬于此。 园寝坐西朝东,前方后圆,沿中轴线依次是石桥(已毁)、碑亭(已毁)、隆恩门、隆恩殿、宝顶(已毁)。地宫青石板拔券,…
周家巷娘娘庙
周家巷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东。原名娘娘行宫,原档记载院内有“娘娘行宫”石匾一块,“万历十一年”落款。由此知明代时已有该庙。曾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已无存。分东西两院,东院有正殿、东配殿,西院有正殿,原中间有配殿。东院正殿面阔三间,硬山…
海淀秀峰寺
秀峰寺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鹫峰山下,明正德六年由太监高让所建,1925年道士王修真废寺为道观,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大律师林行规买下此寺院后,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抗战时期, 秀峰古刹是华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据点、平西情报站和新闻要报社址。1950年, 林律师的夫人将古寺捐给政府, 后归北…
走遍海淀区
北京市旅游景点
海淀区文物古迹
海淀区红色旅游
海淀区博物馆
海淀区4A级景区
海淀区十大景点
海淀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海淀区旅游景点
海淀区特产
海淀区美食
海淀区地名网
海淀区名人
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淀区A级景区名录
海淀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