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旅游
连云港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白鸽涧玄武石雕
白鸽涧玄武石雕位于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园林村白鸽涧山顶,是依山岩的自然形状圆雕而成。玄武石高40厘米,宽90厘米,通长186厘米;龟蛇相绕,作嬉戏之状。玄武的雕刻技法和孔望山圆雕石像、圆雕石蟾蜍的技法一样,蛇身又未刻出腹线,据此,玄武石雕可能是东汉晚期的作品。象这样大的汉代玄武石雕是少见的,是古代雕刻艺…
南城东山石刻群
南城东山石刻群位于新浦区南城镇东山顶,分布在东山南峰和去玉皇宫沿路两侧及玉皇宫东南侧“徒然洞”一带。共有明、清、民国时期各种字体大小不一的石刻30多处。石刻的最大字径为68-55厘米,最小字径25-16厘米,内容多为赞咏自然风光。此石刻群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旅游事业的开发和书法艺术…
黄窝水库大坝
黄窝水库大坝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1934年建,长约180米,顶面宽1.5米,基宽约35米,坝堤中部筑有半圆形观察堡。整体钢混结构。蓄水量31万立方米。黄窝水库对研究连云港建港史具有重要价值。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水库大坝外底脚线为准,向四周延伸50…
龙门村摩崖题刻
龙门村摩崖题刻位于连云区墟沟镇龙门村小棺材山(后大门)临海石壁上。石刻高1.5米,宽2.5米。为光绪己亥年(1899)黄道传书。文曰“云水荡胸”四字,隶体,字径约50厘米。下为跋文,楷书。石刻之书体规整,结体丰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士大夫循规蹈距的风格,为研究晚清书法艺术提供了资料。1982年公…
宿城人民会堂
宿城人民会堂(1968年)宿城人民会堂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宝山村桃园路。建于1968年10月初,整体建筑全石结构,中轴对称,进深46米,宽18米;门厅宽3.9米,长10米;廊柱直径0.4米,柱基石直径0.6米,高3.2米;三扇门偏门1.6米,高3.2米,中门2米,高3.2米。该建筑一直作为会堂…
赣榆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城里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赣榆知县徐树锷兴建。塔为楼阁式,砖结构,八角四层,原每层均为琉璃瓦檐,下挂铜铃,塔高13.2米,塔底边长2.1米,塔门、窗都是砖拱券顶。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已按原状恢复。塔身附有“文峰塔”碑,宽33厘米、高84厘米、字径5…
九龙口遗址
九龙口遗址在锦屏山东侧一个背风、向阳、名叫九龙口的谷地中,现地属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面积15万平方米。九龙口遗址1957年曾出土过一套战国编钟和商代的陶器,铜镞及战国陶片。其中一件红砂质分裆陶鬲,可见东夷文化的端倪。此遗址对探索东夷文化有重要价值。1982年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南城东大街石板路
南城东大街石板路(清)南城东大街石板路位于连云港市高新区南城街道凤凰社区。南城东大街系清代建筑,街道长约1.5公里,宽约4米。街道路面由长约2米,宽约0.4米的花岗岩质条石铺成。南城东大街保存了旧街道的风貌,对研究南城地区清代建筑的建筑结构、布局、技艺有较高的价值。…
龙潭涧摩崖石刻
龙潭涧摩崖石刻位于连云区高公岛乡黄窝村龙潭涧的石壁上,共二处,一为民国辛酉(1921年)新县张恩沛的隶书,一为民国十年(1921年)新县张百川的楷书。二刻皆为诗刻。张恩沛之隶浑厚凝重,张百川之楷工整丰腴,有一定的艺术价值。1982年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胡海墓
胡海墓位于连云区连云街道陶庵丫髻山西侧,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8年11月13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连云港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连云港市
江苏省旅游景点
海州区旅游景点
连云区旅游景点
赣榆区旅游景点
东海县旅游景点
灌云县旅游景点
灌南县旅游景点
连云港市文物古迹
连云港市红色旅游
连云港市名人故居
连云港市4A级景区
连云港市十大景点
全部连云港市旅游景点
连云港市特产
连云港市美食
连云港市地名网
连云港市名人
连云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云港市A级景区名录
连云港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云港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云港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云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连云港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