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旅游
连云港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位于东海县石梁河乡磨山顶。1945年原山东省海陵县抗日人民政府为纪念1942年磨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塔基海拔138.3米,面南偏东27度。塔由花岗岩片石砌成,分踏步、塔身、塔顶三部分,通高5.4米,塔身四面凹嵌,由石灰岩方形磨光片石拼成的碑面,高3.5米,宽0.65米,正面…
徐福祠
徐福祠位于赣榆县金山镇徐福村。1982年,据经有关专家考证,此为秦方士徐福故里。相传村内有徐福故居遗址台地一处。1985年,赣榆县人民政府于原故址前立村碑一通,碑通高324厘米,宽86厘米,碑阳镌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徐福村”三正楷大字,字径为28厘米。碑阴为赣榆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
国清禅寺中大殿
国清禅寺中大殿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院内。俗称大寺,始建于隋,清重建。原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三进,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方丈室等。1923年,寺院改为灌云县中学;1949年后改为板浦中学,拆大雄宝殿建礼堂。现仅存山门、中大殿,均为砖石结构,小瓦面,硬山式,拱形…
秋园龟腰桥
秋园龟腰桥(20世纪30年代)秋园龟腰桥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秋园“大盐河”上。“秋园”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经历年扩建,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初具规模,但尚未完成全部筑造计划。此园属于国民党两淮盐务管理局,共占地面积100余亩,既吸收江南园林的建筑特色,又独具一格。园内有山有水,人工…
板浦古民居
板浦古民居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西大街20号,大寺巷4号、6号、15号,西顾巷汪家大院共5处,多为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有的一宅三进,有的为联排式民居,各自为独立的庭院。主要建筑坐北朝南,青砖小瓦,硬山式,立字梁,内设板壁。主屋的右侧立有天香阁,古色古香,具有徵式建筑的特色,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东园村高空渠
东园村高空渠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乡东园村南。此渠高17.4米,泵口渠宽5米,主体工程由15个1×2米方柱石墩支撑而立,14个弧形桥孔,孔距9米,每个墩柱上端还有三个小圆弧孔。石渠全部由块石垒砌而成,算地面部分全长400米,机站有三台高扬程水泵,引水水位1.6米,送水高度19米,加上二、三级提水高5…
李汝珍故居
李汝珍故居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利民街,原为清“板浦盐课公司衙门”之一部分,名“盐课司门”,为一宅两进的徽式建筑。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清直隶大兴县人。19岁后随长兄李汝璜迁居板浦,寓居于在盐课司门宅内,著成小说《镜花缘》一书于世。1985年,灌云县人民政府决定依此旧址建“李汝珍…
城后土城遗址
城后土城遗址(汉)城后土城遗址位于东海县白塔埠镇城后村南,西南距东海县城约18公里。该城址保存较完整,四面城垣基本未遭破坏。城址内外及城墙上种植杨树、松树等。城墙东北角及南城门西侧各有砖房一座,城内现为公墓,城址北门为公墓的入口。经钻探,遗址平面近正方形。南、北城垣长115米,东城垣长119米,西城…
城头大河东文化遗址
城头大河东文化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大河东村北,现存庙墩东西长77米,南北宽50米,高约2.5米。据当地居民讲,明朝时在此墩上有一座庙,在清朝时被毁。从遗址表面裸露的遗迹来看,遗物有豆柄、鬲足、陶片等文物碎片。曾经有江苏省文物专家来此考察,初步断定为商周时期文化遗址,有一定历史价值。2006年…
振亚桥及题刻
振亚桥及题刻(1924年)振亚桥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留云岭村虎口岭南坡路西侧。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法起寺监院振亚建造,全石结构,桥面为长条石铺成,桥墩为块石砌成。20世纪60年代前,此桥长期为山民进出宿城山的唯一通道,也是新中国成立前信徒朝山进香的主要通道。振亚桥题刻,为振亚桥题名勒石。…
东亚旅社
东亚旅社(含门前石板路)位于新浦区新市路35号。1919年由地方军阀-集资建成,故又名“白公馆”、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连体建筑。两层40余间、高约9米、砖木结构,门厅为欧式风格,置阳台、穿堂,东西两侧各砌圆柱形门柱,柱头为砖雕,雕以卷叶堆纹浮雕图案。院落内廊柱、廊沿、楼梯、扶手等,或雕…
连云港人民影剧院旧址
连云港人民影剧院旧址(1958年)连云人民影剧院旧址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临海社区云台路南端。前身为20世纪30年代的同乐戏院,1953年改为职工剧场,1958年建成人民影剧院,1978年增加了剧场舞台、化妆间、观众厅。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838座位,剧院为木石结构,进深41.8米,宽16.…
长茂石经幢
长茂石经幢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田楼镇长茂村。经幢盛行于唐、宋,元、明以后逐渐消失。多为六面体与八面体,分幢顶、幢身、基座三部分。主要出现在佛寺、交通要道、墓地等附近。长茂石经幢立于灌河东岸50米处,此地原名和尚庄,曾建有和尚庙,和尚庄因此得名。据佛教密宗记载经幢有无限法力,可以去邪镇魔,当地百姓传说长…
古凤凰城门
古凤凰城门位于新浦区南城镇东大街南首,现存的古凤凰城门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海州牧黄金韶修复,门额“古凤凰城”四字,字径50厘米。上款:“咸丰辛酉”,下款:“海州州牧黄金韶”。1958年凤凰城拆毁,城门留存。因城门漏水严重,1985年由省拨款维修。现城门东西长18.27、高6.14。城门洞高3、…
海峡巷朱氏民居
海峡巷朱氏民居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办事处海峡巷6号。民国建筑,系连云港建港初期朱家自建别墅,分东、西两宅:东宅为单体别墅,东西径深12.1米,南北面阔16.2米;西宅为四合院,东西径深16.6米,南北面阔19.5米,高5米,建筑总面积520平方米。整个房屋为石木结构,室内木质吊顶,木质地板。该…
海州碧霞宫
碧霞宫位于海州区白虎山东麓,曾为海州砂轮厂仓库。碧霞宫现存二进院落,有大殿、后殿各东西三间,系砖木结构。据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鉴定,基本上保持着明末清初的建筑式样和风格。其西壁嵌有一块清顺治六年的《灯油田记》碑,可能是清初修理此建筑时砌入的,为考定碧霞宫的建筑年代提供了佐证。我市康熙七年大地震前的建筑…
宿城仙人屋石刻
仙人屋一名“半半居”,又名“瓢崖洞”,位于连云区宿城乡万寿山南坡,洞内有门,有窗,有案,佳境天成,自古就是东海胜景之一。仙人屋石刻共有四处,镌于洞内外的石壁上。其中“仙人屋”、“玉女窗”题刻和“仙人屋”诗,刻于“道光乙未(1835年),为两江总督长沙陶澍题;“半半居”题勒为宿城法起寺住持裕通书。陶澍…
赣榆刘少奇旧居
刘少奇旧居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为抗日战争时期旧居。1942年6月17日至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1959年当选为国家主席)在这里住了25天,指导抗日革命斗争。现存当年刘少奇同志住过的草房五间,1942年至今,旧居保存完好,2003年曾修复过。2006年被…
连云区碉楼民居
连云区碉楼民居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朝阳街道、中云街道和云山街道。共有9处,其分别是黄崖村何氏民居碉楼、黄崖村张家大院、大金湾王氏民居、新县孙家炮楼、金苏顾氏民居、黄岭村汪氏民居、黄岭村大巷24号金氏民居、黄岭村大巷30号金氏民居、云门寺陈氏民居。建筑多为四合院,全石结构,在院落的边角处筑有一个(少数有…
墟沟天主教堂
墟沟天主教堂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街道舍利山下。建于1905年,为天主教上海教会徐州教区派法籍神职人员来墟沟选址所建。故又名“法国人教堂”。教堂为欧式,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局部二层,余一层。至今保存完好。现为铁道部职工疗养院用。该建筑对研究连云港地区近代天主教的传播和建筑艺术有一定参考价值。20…
走遍连云港市
江苏省旅游景点
海州区旅游景点
连云区旅游景点
赣榆区旅游景点
东海县旅游景点
灌云县旅游景点
灌南县旅游景点
连云港市文物古迹
连云港市红色旅游
连云港市名人故居
连云港市4A级景区
连云港市十大景点
全部连云港市旅游景点
连云港市特产
连云港市美食
连云港市地名网
连云港市名人
连云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云港市A级景区名录
连云港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云港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云港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连云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连云港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